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5/27 19:55:42瀏覽5778|回應0|推薦39 | |
臨江仙
盤石水頭飛白練,幽林曲徑人聲。 海天連璧出溪亭,茶香濃溢處,一笑道真情。 昨夜酣紅擱淺醉,微醺還醒飄零。 更闌偏遇月華清,欲書無黛墨,說與亂雲聽。 浸水營古道簡介: 浸水營古道,是台灣使用年代最久、最具代表性的步道。清光緒八年(1882),由清兵修築「開山撫番」道路,通往後山卑南(台東),稱為「三條崙、卑南道」;日據時改為西起枋寮新開,越過中央山脈,東至台東大武的警備道路,全長47公里,稱為「浸水營越嶺道」。因沿途潮溼多雨,年平均雨量高達5,200mm,致終年雲霧浸濡、潮濕不已,駐軍遂稱之為「浸水營」。數百年來,歷經荷、日、民國各年代,荷蘭人、卑南族、排灣族、平埔族、漢人及日本人,均使用這條越嶺道,從事山產交易、移民、販牛、爭戰、傳教、郵遞、巡視、健行、學術調查及軍事活動等,在該步道留下斑斑史蹟,成為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 浸水營古道,是台灣史上使用年代最悠久的古道 里龍山: 高1,062米,小百岳No 80,位於屏東縣楓港附近,山勢尖聳,為恆春半島最高峰,一等三角點基石,展望極佳、視野遼闊,可眺望鵝鑾鼻、小琉球一帶,飽覽南國美景。 登山步道全長3.85K,有北面之紫竹林(由台26線3.5K進入)與南面之竹坑(從台26線6.5K進入)二處登山口,其中以竹坑登山口較陡峭難行,但風景綺麗、流水潺潺,值得一遊。稜線上鞍部有休憩平台,寬緩林蔭,有涼亭、桌椅及溪水可供泡茶歇息,每到假日必定人潮蜂擁,為南部熱門的登山路線。 活動單位:桃園縣龍潭山岳協會 活動日期:2011/05/21(六)~2011/05/22(日) 參加人員:周盛松(領隊)、王錫堂、曾福媚、蔡吳香、吳添泉、胡台雲、王東銘、倪德方、曾寶貞、周盛龍、林秀櫻、黃立雯、羅其忠、羅姞、徐婉晶、楊秀美、王金柱、余金和、許可仁、蘇文福、吳淑華、廖萬臻、徐福運(嚮導)等23人 交通工具:中巴1台,進入屏東縣春日鄉大漢林道 里龍山為恆春半島最高峰,可眺望鵝鑾鼻、小琉球一帶 活動行程摘記(押隊時間): 第一天 (2011/05/21,星期六,晴午後陣雨) 04:08 龍潭會館集合完畢,出發。 行前會議時,領隊提出以「2天1夜」之行程為主案,「2天2夜」為備案,關鍵全視天候而定:如果雨大造成大武溪床無法行車,或大漢林道坍方嚴重、要踢過長之林道,則需提早出發,改執行備案行程。所幸前幾天南部雖下了雨,有助旱象舒解,卻未造成災情,因此活動按原定計畫進行! 06:13 古坑休息站。 08:11 下南州交流道,左轉至台1線南下,繞至枋寮火車站,接羅姞上車。 08:45 從台1線約431K處(即特別寬直的佳冬戰備道段),轉入132縣道,前行6K抵歸崇派出所,繳交入山證。 值班員警說林道有坍方,路不通。我們告知已電話詢問過林務局,在22K處確有坍方,但還可以通行,所以準備踢進去。其實,早上已有二位山友先進去,經電話連繫,確認可行、且有地方可以迴車。 大漢林道原為浸水營古道西段,現改為軍事戰備道 09:50 抵達大漢林道22K坍方處,一台小山貓正排除落石中。 停車整裝,準備穿越坍方處。此時,有人騎機車上來,勘察落石清除的進度,離去時告訴我們,約再半小時可完成,於是決定先午餐,避免浪費時間、也可減輕背包重量。 一陣鍋碗瓢盆後,由寶貞姐姐主廚的米苔目大餐,上桌囉...好吃啦!早上4點到現在,大夥也該餓了。 10:50用餐完畢,落石也清完,時間剛好,隊伍往23.5K的登山口推進。 前方不遠處另有一小坍方尚未清理,但不難通行,約3分鐘即全員通過。 古道開始為小緩坡,路面寬平 11:13 到達23.5K浸水營登山口,拍團照,起登。 開始為小緩坡,雖路面寬平,不必耗費大量體力,但濕滑的古道,因需小心踩踏,走起來反不怎麼輕鬆瀟灑。 11:41 過1K指標,遇一叉路口,依木牌指標,取左續行。 叉路口有浸水營國家步道的簡介牌。 12:02 州廳界,標高1,437米,地形寬緩,集合隊伍與小休息。 這裡為高雄州與台東廳的分界線,也是越嶺點所在,過此之後,即一路下行。 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從台東廳啟行巡視浸水營古道時,高雄州知事及各級官員都在此地迎接。此處終年雲霧深鎖,雨量多,地勢平緩處積水不退,乃浸水營得名之由來。 州廳界,高1,437米,古時官員送往迎來的界線 12:09 姑仔崙山叉路口,取右,依指標往出水坡續行。 左去姑子崙山單趟仍需220分鐘,路途遙遠,勿走錯了。 12:27 路過浸水營遺址,小休,拍照。 有駁坎牆一面,及平坦空地二層,周邊雜草叢生,佔地似乎不大。押隊才剛到,前鋒人馬已準備起程,行色匆匆,未及詳細踏勘...拍了幾張照片,卻模糊過半,怪哉? 浸水營遺址,1914年發生浸水營事件,日警與眷屬被殺 浸水營遺址標高1,280米,位於中央山脈主脊大漢山東稜轉東南稜處,光緒8年(1882)屯營,駐兵30人,原稱大樹林營,光緒20年,改稱浸水營。明治34年(1901),日人設浸水營駐在所,大正3年(1914)發生浸水營事件,日警與眷屬被殺,駐在所燒毀,昭和11年(1936)撤廢,遺址還有明顯之石砌駁坎、圍牆等。 12:46 下起雨來了,不大,眾人停下穿雨衣。 不到20分鐘,雨停,又脫雨衣。與前一週的雨勢相比,今天只算小雨而已,運氣不錯,感恩。 這一路下來,可以發現路旁有很多剛被刨挖開來的泥坑,及散落一地的"大水螞蟻"翅膀,本以為是山豬所為,後來才知,可能是「穿山甲」的傑作喔,算開眼界了。 路旁很多這種地洞,聽說是穿山甲的傑作 穿山甲:給我螞蟻,其餘免談 膽小害羞的穿山甲,是台灣唯一的鱗甲目動物,又稱「台灣鯪鯉」。因為牠常在土坡上挖出長洞穴,像要穿山而過的樣子,所以被稱為「穿山甲」。目前由於棲息地遭開發墾值,加上人類追捕,野生族群已稀少,且呈不連續分布。 穿山甲頭頸長44~56公分、尾長31~35公分,除臉部與腹部外,全身覆蓋著堅硬的鱗甲,遇到危險會捲縮身體,像顆用盔甲做成的球。其眼小視力差,行動緩慢,通常都在傍晚才出來活動覓食。有力的前爪,就像挖土機的怪手,非常適合掘土挖洞、撕裂蟻窩,也可以用前爪鉤住樹幹往上攀爬。 習慣晝伏夜出的穿山甲,在哺乳動物界是出了名的偏食,食物以白蟻與螞蟻為主,尤其常在下雨天出現的黑翅土白蟻和舉尾蟻。牠靠著敏銳的嗅覺找出蟻窩位置,利用強壯的前爪挖開蟻窩後,用長達20~30公分充滿黏液的舌頭,來沾取吞食。不過,穿山甲對蟻窩不會趕盡殺絕,以便等待蟻群恢復數量後,再來光顧。 古道旁的石砌矮駁坎 13:28 ~ 13:50 涼亭,大休息。 吃水果補充體力時,有人發現螞蝗(山水蛭)的身影,引來一陣尖叫聲,眾人連忙抬腳翻找,於是,螞蝗大量現蹤矣,十分駭人。東銘大哥的腳上首先見血,還被吸在血管上方,最後動用了貼布來止血。雖然發現不少隻,但被咬到的人不多,研判是在先前樓梯草密集段,剛吸附上來不久。於是拿出防蚊液,在需要的人腳上噴灑一圈,增強防護力。防蚊液等具揮發性的藥劑,對防治螞蝗確實有效,但有時效性,一段時間(約2小時)需再補噴。 14:14 經過一處石砌之駁坎矮坡。 浸水營古道二旁,多留下駁坎而已,少有建築物的殘留基礎或明顯遺址可供憑弔,若未事先做功課,會感覺與一般步道沒兩樣。 這一帶,由山蘇生成的鳥巢蕨不少,景像較為特殊,樹上也有少量的松蘿出現,表示此處水氣真的很足。既然潮溼,又樓梯草密布,沿路螞蝗必多。我不斷提醒羅博士的女兒羅姞,要閃避樓梯草,因她警覺性似乎不夠;無線電那頭也傳來周盛松的聲音,說前鋒人員抓螞蝗抓得不亦樂乎,要大家注意些。不過來不及了,羅妹妹已被吸了一口...看來浸水營的螞蝗傳說,並未消失! 一到達涼亭後,大夥只顧翻找有無被螞蝗附身 14:40~14:52 過9K里程牌,到達第二座涼亭處,休息。 眾人心有餘悸、繼續翻找螞蝗...愈找愈多...自己走最後,有刻意閃避草叢,仍從腳上剔出4隻來,幸好未被得逞。寶貞姐姐更厲害,一共挑掉了10隻,竟都沒被咬到,不像周盛松雖只找到一隻而已,卻是吸飽飽的一大隻... 晚上,阿媚姐做了問卷調查,算一算,全隊一趟下來,總數應該破百了! 15:20 出水坡山叉路口,里程碑11K處,取右上,攻取山頭基點。 緩行約20米,抵達出水坡山。基點位於雜樹林中,是座不像山頭的山頭,標高655米,有顆No 1196的二等三角點,其右側10米處,另有一顆No 79的新補點基石。 眾人輪流拍照後,折返古道,續前行。 穿過綠色鐵柵門,表示就快抵達台東大武的出口了 15:51 經過「木炭窯」遺址,在山徑左下方,有頹殘的土窯一座。 16:18 新姑仔崙駐在所,標高345米。 匆匆路過,除樹林一片外,實在很難一眼看出遺址的所在... 16:32 看見姑仔崙溪的溪床了,並隱約聽見溪裡施工的機械聲音。 A、B二隊的距離,從原本的300米逐漸拉長,最後相差已有20分鐘之遙。周盛松一路用無線電查詢我們的進度,一直解不透為何這麼好走的路線,也可以拉距那麼遠? 16:55通過綠色鐵欄干入口,到達溪底營盤遺址,現則稱為「苗圃」處。 此地海拔150米,已近溪床,平緩寬敞的台地上,適宜居住,路右有一排筆直的九芎樹,最為特色,左側有營舍殘址。 光緒10年三條崙道開通,此地曾設溪底營,商旅、官吏往來古道,多會在此過夜歇腳。大正5年(1916),日人設立姑仔崙駐在所,12年(1923)遷移至稜線上方(新姑仔崙駐在所)。民國57年,林務局改設為苗圃及林相變更招待所。民國65年,林相變更工作人員撤出,只留下林務局所立的解說牌,訴說過往。 清代溪底營盤遺址,民國57年,林務局改設為苗圃及林相變更招待所 16:59 抵苗圃出口,右轉,過姑仔崙吊橋,看到中巴與久候的大夥了。 在吊橋入口處,拍團照,圓滿完成古道之旅。自行搭車從台北下來,比我們早出發的二位山友,也在此地等候,準備搭便車到尚武的民宿去。 這次的中巴司機,以跑商業團的熱門路線為主,沒走過大漢林道與加羅板,一路抱怨很多。原以為他不敢將車開到吊橋登山口,我們也有踢出去的心理準備,最後竟然如約抵達,有點意外。其實,如果司機沒把車開進來,損失的是他、不是我們,因為不進來,我們只多運動一下而已,他卻永遠不會知道大武溪河床路長什麼樣子,若同業問起,實有愧職守。 17:22 眾人換裝,上車,沿著溪床路,往加羅板部落前進。 這幾天的雨,對大武溪床幾乎沒影響,所以車行十分順暢。我們這次會急著把活動排在5月份,正是想避開此路之雨季威脅。 姑仔崙吊橋,左前方往加羅板方向之溪床路清晰可見 18:38 楓港晚餐。 19:10 晚餐後,夜宿附近的招待所,洗個舒服的熱水澡。 盥洗後,大夥本想逛逛楓港市區,沒想到才8點多,街道商家已冷清一片,沒有搞頭,最後只剩那間超商可以光顧而已。於是,眾人分頭準備飲料小菜等,返回招待所停車場,露天喝酒聊天...爬完山,能洗個熱水澡、再暢飲啤酒冰品,這才叫過隱! 第二天 (2011/05/22,星期日,晴) 05:00 起床。 06:00 早餐。 早餐託櫃台小姐代訂,她是在地人,熟門熟路,保證新鮮好吃,我們也樂得輕鬆與方便掌控時間。 06:20 抵達里龍山竹坑登山口,整裝。 現場除小狗2隻外,停車場空蕩蕩,就屬我們這一隊人馬最早到了。 羅博士父女二人未下車,原來,昨天羅妹妹在浸水營古道操累了,今天準備放棄里龍山...(後來聽說又跑回招待所補眠?) 里龍山步道全長3.85K,為南部熱門登山路線 06:27 起登,初沿水泥路上行。 上回探路時,有看到牛隻攔阻,今天則未見牛影,一切順利。 06:32 遇叉路,依指標取左行,進入山徑步道。 此處海拔160米,為林務局整修過之850米長步道的起算點,沿途有原木棧道與粗麻繩的圍護指引,建設十分完善,無迷路之虞。 這段路,沿著大石盤溪二側而行,一路有小溪、瀑布、巨石、棧道、吊橋、海景展望、岩峰和翠綠山谷等相伴,溪水潺潺、鳥鳴猴啼、風景秀麗絕塵,是里龍山的菁華路段,連我們常爬山的人看了,也驚嘆不已,不愧是屏東的名山。也慶幸今日選走U型路線,才無遺珠之憾。 早晨的陽光雖被山頭遮蔽,不過低海拔的溪谷中悶熱無風,眾人揮汗如雨,直讓人領教了南部郊山的特色。 左側樹林中,傳來幾隻獼猴的吵鬧聲,或許我們人多,牠們的聲音很快就沈寂下去... 攀石而上,但不難走 07:00 到達850米步道終點之木橋牌示處,海拔291米,過橋後續上行。 此處開始,緩上好走的路段結束,迎面而來的是岩石陡上坡,直接拉升到海拔680米的鞍部涼亭休憩區,山勢有點嚇人。除王大哥3位健腳先上涼亭煮茶外,眾人走走停停、緩慢而行,途中還被幾位在地山友超了過去。 這段路有幾處展望點,可遠眺海景,二側山峰則石岩裸露、氣勢磅礡,景致極美,不虛此行。 行至較高處,終於涼風輕拂,沒那麼悶熱了。 造景特殊的飛瀑 08:41~09:10 上到鞍部休憩區,約里程之2.5K處,大休息。 休憩區雖林樹茂密、未見人影,卻可聽見鼎沸之人聲,已聚集不少山友了。原來,大夥挑軟不吃硬,多循北面輕鬆的紫竹林登山口而來,怪不得我們一路上來,遇到的山友不多。這個休憩區無展望,卻寬緩蔭涼、溪水汩汩,角色與北插的水源地極為相似,所以才有這麼多人來此活動健身,順便泡茶聊天。 先抵達的王大哥,早煮茶數壺迎接眾人,大量流汗後有茶可喝,乃暢快之事,感謝! 補充體力後,除周大哥等2人未攻頂、看守裝備外,其餘19人空手或精簡裝備,續往里龍山基點上行。 這段約50分鐘的攻頂路,由樹根盤繞的土坡構成,雖無木梯崖溝之險,仍很有北插的味道,加上鞍部均有水源地休息平台,二者感覺還真有點雷同!所差者,在於天候與植物不同而已。 天然的小石橋 10:28~10:41 里龍山基點,在里程指標3.85K處。 海拔1,062米,有一等三角點基石與對空標誌,展望360度。 基點平台約可容納50人,位於二塊巨石中間,成犄角之勢,特別是入口的巨岩,緩斜而上,宛如自然之看台般,適合拍團照。不過石後即為垂壁,攀爬要小心。 我們請當地的山友幫忙拍團照,他們很熱心地把大夥的情緒帶動起來,留下瞬間美好的回憶...非常感謝! 今天氣候雖非最佳,但南、北里龍山稜線及西南方的海岸線,仍清晰可見,算小有收獲。 壯觀的石壁拉繩段 11:39~12:15 下返鞍部休憩區,大休息。 煮茶、泡咖啡與補充體力,正式午餐則留待山下解決。先頭部隊的王大哥,依然負起煮茶的重責大任,一解眾人饑渴... 此時的涼亭區,人數激增,沒有200,也差不多了,像大拜拜辦桌一樣,熱鬧不已。 喝完咖啡後,整裝下山,北行往紫竹林登山口推進。 13:04 經過大石壁區,續行。 當我們還悠哉慢晃時,無線電傳來先頭部隊已抵達步道入口的訊息了。 13:20 抵達里龍山步道入口,地方寬敞,可停不少台小車。 我們B隊的老弱殘兵,在拍過團照後,續沿產業土路下行。 13:26 前行約300米,遇產業土路與紫竹林登山口的叉路,取右行,有路條指引。 轉個彎,發現先頭部隊在此等候中,原來周盛松怕有人走錯,要集合隊伍。 此地到紫竹林,改為碎石山徑,太陽變大又少遮蔭之樹林,不太好走,差點被胡哥念爆了。 13:45 抵達紫竹林龍峰寺,司機與羅博士父女已久候多時。 來不及換裝,眾人即被司機催促上車,趕往楓港午餐。 鞍部休憩區,寬平蔭涼,有涼亭桌椅與潺潺溪水 14:35 午餐完畢,清洗、換裝,驅車北上,賦歸。 過東山休息站,開始下起了豪大雨,直到台中才雨勢稍歇。看到如此雨勢,除對南台灣的旱象解除,大有幫助外,才知上蒼這二天真的有在眷顧我們,也無豔陽也無大雨,讓這次活動能順利完成,真該好好謝天! 19:00 苗栗晚餐。 20:20 返抵龍潭,解散。 從里龍山基點,眺望西南方之墾丁沿海 結語: 浸水營古道西面入口之大漢林道22K處容易坍方,東面出口的大武溪床容易被沖毀,因此,行程安排,宜盡量避開雨季。 一等三角點的里龍山,山頭展望佳,而竹坑線的風景奇美,初訪者宜由此上山,方能盡覽。又聽說里龍山頭不久將另有他用,欲登頂者,請從速... 稍險處,均架有安全繩索或便橋 附註: 浸水營國家步道的變遷 (摘自林務局網站) 卑南王控管的時代(1500~1885) 約400多年前,驍勇善戰與巫高超的卑南族,控制了台灣的東部與南部,當時其他原住民部族,阿美族、排灣族都臣服於卑南王。浸水營古道的前身,即卑南王巡視管轄地,以及其他部族向卑南王進貢的道路。 荷蘭入主時期(1624~1661) 荷蘭人在統治台灣的38年間,自印尼引進黃牛作為耕作、搬運之用,在東部放養的牛隻,因水草豐足而身強力健,排灣族人逐從東部帶牛隻走浸水營道路到西部販賣,荷蘭也利用此一道路深入台灣山區,成為重要的越嶺探險孔道。 明鄭時期(1661~1683) 鄭成功來台之後,主要工作放在平原開墾屯兵,對山區原住民敬而遠之,浸水營道路只有排灣族人利用,平靜無事。 清朝(1683~1895) 康熙44年(1705)枋寮街日益富庶,排灣族與卑南族經常利用浸水營道路出入枋寮交易山產。嘉慶年間,民番交易日盛,水底寮興起,後山地區的卑南族、排灣族、阿美族與前山的排灣族,均利用浸水營道路往來,進行物產交易。 道光9年(1829),西部平埔族利用浸水營道路遷居東部,咸豐10年(1860)起,漢人也開始利用浸水營道路到東部墾居。光緒8年(1882),提督周大發率屯兵,循浸水營道路開築三條崙、卑南路至越嶺點,續由提督張兆連率兵向東開路。光緒10年(1884),三條崙、卑南路全線完工,沿線設石頭營、歸化門營、六儀社營、大樹前營、大樹林營、出水坡營、溪底營、巴塱衛營與卑南營。三條崙、卑南道開通後,除了繼續作為東西交易、向東移民、向西輸牛等用途外,長老教會的傳教士,也利用此路到東部傳教。光緒18年(1892),巡撫邵友濂令胡傳到台東視察,也以乘坐四人大轎循此路到達台東。 日人領台時期(1895~1945) 明治29年(1896)至大正12年(1923)期間,日軍及警方六次整修三條崙、卑南路,並改名為浸水營越嶺警備道。昭和10年(1935),壽卡越嶺車道(南迴公路)完工通車,浸水營道路在官方用途上,重要性逐漸喪失,但民間及登山健行者,仍時常使用。 民國時期(1945~) 光復後,浸水營道路成為軍事及訓練場所,民國57年,建軍用雷達於大樹林山頂,並將此山改名為大漢山,隨後拓寬道路,成為大漢林道,全長27公里。浸水營古道的西段已被大漢林道淹沒,東段部份則維持原樣,隨著歲月推移,古道漸被值林與蔓草佔據,時至今日,只有登山健行隊伍行走。2002年,林務局為推行國家步道系統規劃,選定浸水營古道為文化懷舊屬性的歷史步道,並完成沿線相關的人文史蹟調查,可以預期的是,這條充滿台灣本土歷史發展典故的古道,將再度躍上歷史的舞台,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里龍山紫竹林步道入口,空地寬敞,可停不少小車 浸水營與里龍山的活動照片集 |
|
( 興趣嗜好|運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