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狂犬病來襲~請注意!
2013/07/17 10:36:12瀏覽37|回應0|推薦0

一、前言: 
狂犬病為自古以來,就已被人們所知,為人畜共同的傳染病之一。本病是由分類上屬桿狀病毒之狂犬病毒,經咬傷而引起。人或家畜經由狂犬病畜咬傷時,唾液中之狂犬病毒,由傷口進入体內,最後達中樞神經,而在神經組織增殖,結果呈嚴重之神經症狀,其斃死率幾乎高達100%,為人畜共同傳染病中,對人類威脅性最嚴重之傳染病,所以大家不得不提高警覺。

本病有多種名稱,但一般正常之稱呼為狂犬病(Rabies),係從拉丁字的rabere(發狂)衍變而來,俗稱為瘋狗病,而尚有稱為恐水病者(hydrophobia),係因病犬咽部肌肉發生痛苦痙攣,口渴看到水喝不到水之症狀而言。

狂犬病由二個重要方式所傳播流行:一為社區型,主由犬隻所傳播。二為野生動物型,主由狐狸、貓鼬、臭鼬、各種狼或野狼以及吸血蝙蝠等,扮演著本病傳染之非常重要角色,也構成甚為複雜之傳染型態。依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之摘要,本病之傳播途徑為吸血蝙蝠,先感染於犬再感染於貓、犬再感染於人。或野獸感染牛馬羊豬等家畜,再由家畜感染於貓犬,犬傳染觀賞動物,最後感染於人等,構成複雜的途徑,傳播本病之重要動物認為係犬、狐狸、臭鼬(skunks)狼、貓鼬(mongoose),蝙蝠等。

雖然一般認為犬感染狂犬病後,患犬一定斃死,然近時中非及東非等曾有犬之痳痺型狂犬病耐過病例,或健康犬血清中證明中和抗體以及病毒分離陽性報告。而在泰國,健康犬中有4%之血清中和抗體以及腦螢光抗體陽性之報告,因此犬的狂犬病不顯性感染不得不警愓。



本病除澳大利亞外,世界每一角落均曾有發生報告,但經各國多年之防疫及撲滅,迄至目前,雖已有很多國家已經絕跡,但依資料顯示,世界各地,仍有很多國家還在發生。本病之潛伏期,基於咬傷部位與中樞神經腦部之距離,唾液中含有病毒量與病原性,動物之感受性等因素,均有多少差異,短者10日,長者至數月,但一般為犬2-6週,豬2-4週,牛馬4-8週,人3-9週,人被咬傷腳部為60天,手腕部為40天,近頭部為30天之平均潛伏期。

本病在台灣曾經猖獗流行過,據人醫方面的資料記載,於民國40年發生之病例最多,後來經家犬之預防注射,野犬之撲殺等,至民國48年3月以後就沒有再發生之報告,目前台灣地區經世界衛生組織宣佈,認為是無狂犬病地區,這是從事公共衛生人員努力的結果,這種成就得來不易,故應好好珍惜,惟本病在國外曾有不顯性感染病例,故不得不提高警覺。

二、病因

本病是由濾過性病毒所引起,其在病毒分類上屬於桿狀病毒群(Rabdovirus)之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病毒粒子大小為寬75~80mu,長180mu,形如小子彈狀粒子,核酸構造為RNA,對PH之安定範圍為6-9,乙醚氯仿,胰蛋白 有感受性,很快被不活化,試驗動物以犬、家兔、田鼠、老鼠(Rat)及小白鼠被廣用,小白鼠對本病之分離高達90%,野外分離之病毒,對組織培養細胞不呈CPE,自然感染動物體內之病毒分佈,以中樞神經尤其大腦間質、視床、延髓最高,大腦髓質、小腦、脊髓為次,有關藏器及組織內之病毒分佈,依動物及進入部位而異。

狂犬病病毒依毒力之不同分為市街毒(Street Virus)固定毒(Fixed Virus),雞胚胎順化變異株,及Flury株等四種。市街毒連續繼代家兔腦內100代後,其僭伏期縮短至6日,對未稍神經的感染不如市街毒性之敏感,且殆不形成內基氏小體,與原來市街毒性狀大部發生變異,市街毒變成固定毒所需之代數,隨病毒而異,有的要20~50代,有的毒株更多,有的完全不能固定,一般言之,毒力強者固定快,而且此固定毒是不可逆性。

三、症狀:

狂犬病又稱為瘋狗病,為歷史最悠久,古已被知人畜中最可怕之一種傳染病,本病症狀以興奮,狂躁、意識障礙為主、死亡率幾達100%。

甚急性型者並無明顯病徵突然斃死或痙攣發作後斃死。臨床上分為下列三期:

興奮期:發生在本病之前驅期,以興奮喜吃異物為特徵,通常為半天至二天。 

狂躁期:由於極度之興奮後呈狂躁,因意識障 ,亂咬人畜及其他物體為特徵。並且由於喉頭神經痳痺而發嘶嘎聲,舌咽神經及舌下神經痳痺嚥下困難,流涎而痳痺死亡,通常為2-4天。

痳痺期:由於神志沈鬱陷入昏睡狀態,因下顎痳痺而經過1-2天,至全身痳痺斃死。除狂躁期患畜較易診斷外,其他病期在野外之診斷並不簡單,不過被咬傷之犬隻,呈狂犬病症狀者通常於10天內顯示上述之症狀而斃死。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ullijolli3575338&aid=7959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