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
參考書目
王仲孚(2003)台灣中學歷史教育的大變動—代序。收錄於氏著,台灣中學歷史教育的大變動/歷史教育論集二編,頁1-16。
王甫昌(1996)台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兩次挑戰高峰的比較。台灣政治學刊1:129-210。
——(1997a)結構限制、運動參與與異議性意識:台灣民眾政黨支持的社會結構基礎初探。收錄於張笠雲、呂玉瑕、王甫昌主編,90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基本變遷調查研究系列二(下)。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1997b)台灣民主政治與族群政治的衝突。收錄於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頁133-156。台北:月旦。
——(1998a)光復後台灣族群意識的形成。歷史月刊131:30-40。
——(1998b)台灣族群政治的形成及其表現:一九九四台北市長選舉結果之分析。收錄於殷海光基金會主編,民主‧轉型?台灣現象,頁143-232。台北:桂冠。
——(1998c)族群意識、民族主義與政黨支持:一九九0年代台灣的族群政治。台灣社會學研究2:1-45。
——(1999)社會運動。收錄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15章。台北:巨流。
——(2001)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台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台灣史研究8(2):145-208。
——(2002a)台灣族群關係研究。收錄於王振寰主編,台灣社會,第8章。台北:巨流。
——(2002b)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省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地區差異模式之解釋。台灣社會學4:11-74。
——(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明軻(1997)華夏邊緣的變遷:台灣族群經驗。收錄於氏著,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頁375-405。台北:允晨文化。
木金(1988)風雲,在醞釀中—方興未艾的客家族群運動。代聯會訊213:3。
王映月(1995a)寶島新聲:一群年輕教授的夢想。聯合文學11(5):97-98。
江文瑜(1995)台灣母語教育現狀之探討。華文世界75:59-65。
何明修(2000)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的環境運動為例(1986-1998)。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呂宗芬(2003)台灣的反核四運動與政治轉型-政治機會結構的觀點。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喬(1988)自大的福佬人,自卑的客家人,自棄的原住民。收錄於氏著,台灣人的醜陋面,頁135-157。台北:前衛。
李朝(1988)客籍民進黨員談民進黨。客家風雲12:78-79。
李月蓮(2002)香港傳媒教育運動:「網絡模式」的新社會運動。新聞學研究71:107-131。
李志忠(2004)紀念「還我母語運動」十五週年。客家163:34-37。
李易蓉(1995)台灣弱勢語族語言反抗運動之解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慶華(1997)我對「認識台灣」教科書內容的質疑。新黨通訊51:22-23。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收錄於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業27-51。台北:業強。
吳中杰(1995)客語次方言與客語教學。收錄於曹逢甫、蔡美慧主編,台灣客家語論文集,頁289-306。台北:文鶴。
吳明時(1998)邊緣台獨的框架與運動參與。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頻道開放運動與台灣民主化—以一九九0年代的地下電台風潮為例。國史館主辦,「二十世紀台灣民主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9月24-26日。
邱秀年整理(1989)台灣語言政策的反省—從客家人的母語運動談起。客家風雲15:50-57。
邱炫煜(2003)國家考試「國文科試題爭議」之淺見。
邱書瑋(1988)民進黨如何看待客語。客家風雲13:21-23。客家161:20-21。
邱書瑋整理(1988)客籍人士對民進黨三全大會的建言。客家風雲12:73-78。
周平德整理(2001a)讓學術的回歸學術—國中《認識台灣》教科書內容是否妥當公聽會。收錄於王仲孚編,為歷史留下見證,頁193-216。台北:海峽學術。
——(2001b)台灣不能自外於中國和亞洲—《認識台灣》國中教科書總檢討記者會。收錄於王仲孚編,為歷史留下見證,頁217-236。台北:海峽學術。
若林正丈(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
林光華(1989)把歷史的還給歷史。收錄於褒忠義民廟創建兩百週年紀念慶典籌備委員會編印,褒忠義民廟創建兩百週年紀念特刊,頁12-14。新竹:褒忠義民廟創建兩百週年紀念慶典籌備委員會。
林彥亨(2003)客家意向之形塑—台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柏燕(2000)「鐵血與鐵血之外」—吳濁流作品國際研討會記評。客家文化研究通訊3:138-149。
林崇熙(2001)誰是客家人—作為一種意識型態的族群認同。雲林科技大學主辦,「文化山海觀—文化資產維護研討會」論文。雲林:雲林科技大學,3月10-11日。
林富士(1998)台灣的義民廟與義民爺。文化視窗5:12-18。
林福岳(2002a)族群認同下的族群傳播-以美濃反水庫論述為研究脈絡。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2b)認同建構為傳播基礎概念之初探:以美濃反水庫運動為例。中華傳播學刊2:47-99。
范文芳(1999)「客家語言文字與教育研討會」紀要。客家文化研究通訊2:103-107。
范佐雙(2003)國家考試有過勿憚改。客家160:65-72。
范振乾(2001)義民爺信仰與台灣客家文化社會運動。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主辦,「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兩岸三地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央大學,12月3-4日。
——(2002a)客家事務行政體系之建構。行政院客委會、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主辦,「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新竹:清華大學,6月21-22日。
——(2002b)台灣客家社會運動初探-從客家發聲運動面向說起。收錄於台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第4章。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2002c)統獨、日華之外遺漏的重要議題—從國中新教科書《認識台灣》漠視客家台灣人談起。收錄於氏著,存在才有希望—台灣族群生態客家篇,頁48-53。台北:前衛。
——(2002d)從「孤魂野鬼」到「忠義、英勇的神明」—談客家台灣人爭取台灣歷史社會的詮釋權和教育權。收錄於氏著,存在才有希望—台灣族群生態客家篇,頁54-59。台北:前衛。
——(2002e)對行政院成立「客家事務委員會籌備處」之期許。收錄於氏著,存在才有希望—台灣族群生態客家篇,頁142-148。台北:前衛。
尚道明、楊一峰(1997)民新兩黨重砲出擊,認識台灣戰火遮天。新新聞542:74-79。
官鴻志(1989)橫眉與冷眼—戰後資產階級反體制運動中的客家人。人間?:106-113。
洪惟仁(1992a)尊重客家人的母語情懷—兼論客家情結的正當發抒。收錄於氏著,台灣語言危機,頁232-243。台北:前衛。
——(1992b)倡組「客家黨」者請三思。收錄於氏著,台灣語言危機,頁244-248。台北:前衛。
——(2002)台灣的語言政策何去何從。收錄於施正鋒主編,各國語言政策。台北:前衛。
政策白皮書編纂工作小組編(1993)多元融合的族群關係與文化—民主進步黨的族群與文化政策。台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
徐正光(1991)塑造台灣社會新秩序。收錄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4-9。台北:正中。
——(1994)台灣的族群關係-以客家人為主體的探討。收錄於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381-399。
——(1998)台灣客家族群關係研究的回顧。客家文化研究通訊1:30-33。
——(2003)對於國家考試國文科試題爭議的幾點看法。客家160:61-62。
徐正光、鄭力軒(2002)當代台灣客家社會生活。收錄於台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第5章。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徐正光、蕭新煌(1995)客家族群的「語言問題」-台北地區的調查分析。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10:1-40。
徐亞湘(2001)兩岸客家表演藝術研討會紀要。客家文化研究通訊4:74-80。
涂春景(1994)台灣客家期刊的過去與未來。客家47:12-20。
——(1995)「如何公平分配廣播頻道,促進族群和諧」座談會側記。客家59:12-23。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收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5-45。台北:巨流。
張世賢(2004)客家復興運動與台灣民主進程。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辦,「台灣客家運動與社會發展研討會」論文。台北:客家文化會館,12月18-19日。
張茂桂(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1994)民間社會、資源動員與新社會運動:台灣社會運動研究的理論志向。香港社會科學學報4:33-66。
——(1997)台灣的政治轉型與政治的「族群化」過程。收錄於施正鋒主編,族群政治與政策,頁37-70。台北:前衛。
張屏生(2001)當前母語教育實施的困境。國文天地17(7):22-27。
張添松(1995)傷心!痛心!寒心!客家56:29。
張錦華(1995)從地下電台的挑戰看廣播生態的多元化與地方化。理論與政策9(4):84-103。
——(1997)多元文化主義與我國廣播政策—以台灣原住民和客家族群為例。廣播與電視3(1):1-23。
張鎮堃(1995)為客家權益請願。客家56:14-16。
陳板(2000)族群與地域:台灣客家在地化的文化觀察。收錄於徐正光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頁305-338。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文和(1989)客家人運動的觀察。客家風雲16:52-57。
陳石山(1994)客家社團的凝聚與衝突。收錄於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321-332。
陳玉華(1994)發燒的麥克風!—地下電台成了選戰義勇軍。財訊,1994年12月號。
陳秋鴻(1993)新客家人的條件。收錄於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台灣客家人新論,頁62-66。台北:台原。
陳昭如(1988)客家人的社會定位—訪客家風雲雜誌 邱榮舉。代聯會訊213:3。
——(1991)重建台灣族群關係—談客家運動之理念與意義。收錄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198-203。台北:正中
——(1994)Call in!!地下電台—台灣新傳播文化的震撼與迷思。台北:日臻。
——(1995a)族群問題的再思考—談《客家》雜誌。收錄於氏著,歷史迷霧中的族群,頁123-126。
——(1995b)族群與地下電台。聯合文學11(5):122-125。
陳運棟(1987)誰說褒忠義民是客家之恥?客家風雲1:58-61。
——(1989)台灣的客家人。台北:台原。
——(1991)義民乎?不義之民乎?—重探林爽文事件與「義民」之舉。收錄於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新个客家人,頁102-116。台北:台原。
——(1994)從歷史與族群觀點看義民信仰。收錄於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193-203。
梁榮茂(2004)「新个客家人」論述—台灣客協的主張與運動析論。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辦,「台灣客家運動與社會發展研討會」論文。台北:客家文化會館,12月18-19日。
郭敏郎(2001)從「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看台灣母語教育政策的改變與展望。中正高工學報1:22-29。
曹逢甫(1995)台灣閩南語母語教學評述。台灣研究通訊5-6:2-18。
——(1997)族群語言政策—海峽兩岸的比較。台北:文鶴。
曹逢甫、蔡美慧(1995)台灣客家語論文集。台北:文鶴。
馮建三(1995)異議媒體的停滯與流變之初探:從政論雜誌到地下電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177-234。
——(1999)地方政府的隱身:論台灣音像政策的特徵,以歐美為對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6:187-216。
黃秀政(1996)國民中學「認識台灣」(歷史篇)科的課程研訂與教材編寫。國立編譯館通訊9(2):11-16。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
——(1995)多元社會中的語言政策—台灣各語言的前途。收錄於蕭新煌主編,敬告中華民國。台北:日臻。
黃榮洛(2001)台灣的義民廟與義民爺。客家130:39-43。
黃應貴(1991)東埔布農人的新宗教運動:兼論當前台灣社會運動研究的幾個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2、3):1-32。
曾金玉(2000)台灣客家運動之研究(1987-2000)。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逸昌(2003)客家概論,作者自印。
彭欽清(2002)台灣客家社團之發展。收錄於台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第2章。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彭瑞金(1994)遞變中的台灣客家社會與文學。收錄於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73-83。
彭維建(2004)政黨輪替後台灣客家運動之語藝觀察—以2003年考試院閩南語試題為例。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辦,「台灣客家運動與社會發展研討會」論文。台北:客家文化會館,12月18-19日。
楊長鎮整理(1988)為四百萬客家人的母語請命!政府應速制定合理化的語言政策。客家風雲8:14-20。
楊長鎮(1988)重建和諧的語言生態。客家風雲13:28-29。
——(1989)還我客家話大遊行報導—街頭運動的新典範。客家風雲15:14-22。
——(1991)社會運動與客家人文化身份意識之甦醒。收錄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184-197。台北:正中。
——(1993)對「重建台灣人性的多族群社會」之我見—並兼回顧一二二八還我客話大遊行。客家43:15-17。
——(1994a)在民族國家的邊緣-台灣反對政治中的「客家問題」意識。收錄於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400-412。
——(1994b)我們要有力地切入政策—從《廣電法》修法行動失敗談客家運動策略。客家44:63-65。
——(1997)民族工程學中的客家論述。收錄於施正鋒主編,族群政治與政策,
頁17-35。台北:前衛。
楊國鑫(2001)客家研究是一門學問嗎?客家130:14-16。
楊智穎(2001)九年一貫鄉土語言課程的政治、族群與制度文本分析。台灣人文6:269-285。
楊碧川(1987)簡明台灣史。高雄:第一出版社。
楊鏡汀(1994)簡介「客家台灣文化學會」的成立與運作。台灣史料研究3:211-212。
——(1995)從母語教學的回顧談解嚴後的海陸客語教學。收錄於曹逢甫、蔡美慧主編,台灣客家語論文集,頁341-366。台北:文鶴。
——(1998)義民爺為何變成孤魂野鬼?—從歷代志書探討義民神格被貶的經過。客家95:43-46。
新黨(1995)新黨政策白皮書。台北:新黨。
新黨政策會主編(2000)新黨2000年政策綱領。台北:新黨全國競選暨發展委員會。
管中祥、劉昌德(2000)戰後媒體反對運動。台灣史料研究16:22-54。
管燕蕾(2003)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成立專題報導。客家157:21-27。
蔡良文(2003a)國家考試閩南語試題爭議始末。客家161:22-24。
——(2003b)論國家考試閩南語試題爭議與解決。人事行政146:8-16。
蔡志杰(2002)怎麼辦?我們運動組織中的若干基本問題—以老礦工塵肺症議題為例的說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采秀(2004)以順稱義:論客家族群在清代台灣成為義民的歷史過程。台灣史研究11(1):1-41。
蔡金蓉(1999)「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紀要。客家文化研究通訊2:94-102。
劉豐年(1988)新聞局打屁安狗心。客家風雲14:13-15。
潘翰聲(1995)地下電台大事記。聯合文學11(5):134-138。
蕭新煌(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收錄於徐正光、宋文里合編,
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21-48。台北:巨流。
——(2002)台灣民主轉型中的族群意識變化。香港社會學學報3:19-50。
蕭新煌、黃世明(2001)戰後至今台灣客家族群政治力的發展變遷。收錄於台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上),第4章。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謝文華(2001)一件不曾發生的事—「還我母語二小時」遊行側記。客家131:60-62。
——(2002)客家母語運動的語藝歷程(1987-2001)。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麗君(1997)戰後台灣語言政策之政治分析(1945-1997)。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孝上(1998)忠義祠和義民廟是客家人的「忠烈祠」。客家95:47-48。
鍾春蘭(1987)變局中客家人的出路—訪台大社會系教授蕭新煌。客家風雲1:21-25。
鍾肇政(1991a)新个客家人。收錄於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新个客家人,頁16-18。台北:台原。
——(1991b)邁向光明未來。收錄於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新个客家人,頁19-21。台北:台原。
——(1991c)客家話與客家精神—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成立講詞。收錄於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新个客家人,頁19-21。台北:台原。
鍾榮富(2001)福爾摩沙的烙印:台灣客家化導論(上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2)台灣語言政策與實際語用的現況。行政院客委會、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主辦,「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新竹:清華大學,6月21-22日。
戴寶村、溫振華(1998)大台北都會圈客家史。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羅香林(1992)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南天。
羅烈師(1998)學術與運動共舞-客家民俗文化研討會紀實。客家文化研究通訊1:104-110。
——(1999)台灣地區客家博碩士論文述評(1966-1998)。客家文化研究通訊2:117-137。
蘇裕玲(1995)族群社區與族群書寫—當代台灣客家意識展現的兩個面向。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Alan Touraine著,舒詩偉、許甘霖、蔡宜剛譯(2002)行動者的歸來。台北:
麥田。
Albert O. Hirschman著,吳介民譯(2002)反動的修辭。台北:新新聞。
Donatella della Porta and Mario Diani著,苗延威譯(2002)社會運動概論。台北:巨流。
Kate Nash著,林庭瑤譯(2001)當代政治社會學。台北:韋伯文化。
Manuel Castells著,夏鑄九、黃麗玲、黃肇新、楊長苓、黃慧琦、劉昭吟等譯(2002)認同的力量。台北:唐山。
Mancur Olson著,董安琪譯(1989)集體行動的邏輯。台北:遠流。
Richard E. Palmer著,嚴平譯(1992)詮釋學。台北:桂冠。
Chang, Mau-Kuei (1995) From Discovery of the Other to Examination
of Selfhood. The Humanities Bulletin 4: 77-84.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Benford, Robert D. and David A. Snow (2000) Framing Processes and
Social Movements: An Overview and Assessment. Annual Review Sociology
26: 600-639. Buechler, Steven M. (1995) New Social Movement Theories.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36(3): 441-464.
Gamson, Williams A., and David S. Meyer (1996) Framing Political
Opportunity. Pp. 275-290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Mobilizing Structures, and Cultural
Framings, edited by Doug McAdam, John D. McCarthy, and Mayer N. Zal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bermas, Jurgen (1981) New Social Movement. Telos 49:33-37.
Johnston, Hank (1995) A Methodology for Frame Analysis: From
Discourse to Cognitive Schemata. Pp. 217-246 in Social Movement and
Culture, edited by Hank, Johnston, and Bert Klanderman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Klandermans, Bert (1984) Mobi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Social
Psychological Expansion of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9: 583-600.
——(1988) The Formation and Mobilization of Consensus. Pp. 173-196
in From Structure to Action: Comparing Social Movement Research Across
Cultures, edited by Bert Klandermans, Hanspeter Kriesi, and Sidney
Tarrow. Greenwich, Conn.: JAIPress Inc.
Klandermans, Bert, and Dirk Oegema (1987) Potential, Networks,
Motivations, and Barriers: Steps Towards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Movemen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2(4): 519-531.
Kriesi, Hanspeter (1995) The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 of
New Social Movements: Its Impact on Their Mobilization.Pp. 167-198 in
The Politics of Social Protest: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tates and
Social Movements, edited by J. Craig Jenkins and Bert Klandermans.
London: UCL Press.
Martin, Howard J. (1994) The Taiwanese Hakka Ethnic Movement:
Inventing
Ethnicity.收錄於謝劍、鄭赤琰主編,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頁223-240。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海外華人研究社。
——(1996) The Hakka Ethnic Movement in Taiwan, 1986-1991.Pp.
176-195 in Guest People: Hakka Identity in China and Abroad, edited by
Nicole Constable.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McAdam, Doug (1982)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The Framing Function of Movement Tactics: Strategic
Dramaturgy in the 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 Pp. 338-356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Mobilizing Structures, and Cultural Framings, edited by Doug McAdam,
John D. McCarthy, and Mayer N. Zal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elucci, Alberto (1989) Nomads of the Present: 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Individual Need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5) The Proces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Pp. 41-63 in Social
Movement and Culture, edited by Hank, Johnston, and Bert Klanderman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eshkin, A. (1985) Virtuous Subjectivity: In the
Participant-Observer’s I’s. Pp. 267-281 in Exploring Clinical Methods
for Social Science, edited by D. N. Berg, and K. K. Smith. Beverly
Hills, CA:Sage.
Scott, Alan (1990) Ideology and the New Social Movement. London: Unwin Hyman Ltd.
Scott, Hunt A., Robert D. Benford, and David A. Snow (1994)
Identity Fields: Framing Processes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ovement Identities. Pp. 185-208 in New Social Movements: From Ideology
to Identity, edited by Enrique Larana, Hank Johnston, and Joseph R.
Gusfield.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Snow, David A., E. Burke Rochford, Jr., Steven K. Worden, and
Robert D. Benford (1986) Frame Alignment Processes, Micromobilization,
and Movement Particip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1(4):
464-481.
Snow, David A. and Robert D. Benford (1988) Ideology, Frame
Resonance, and Participant Mobiliza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Movement
Research 1: 197-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