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貼自國圖網頁)這隻真的是蛙!
2007/01/10 09:27:00瀏覽1366|回應0|推薦1




































































































系統識別號 U0001-1310200511123700
論文名稱(中文)
集體認同的建構:當代台灣客家論述的內容與脈絡分析(1987-2003)
校院名稱 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 國家發展研究所
系所名稱(英) Graduate Institut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學年度 94
學期 1
出版年 94
研究生(中文) 林詩偉
研究生(英文) Shih-Wei Lin
電子信箱 r90341006@ntu.edu.tw
學號 R9034100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文別 中文
口試日期 2005-10-07
論文頁數 15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王甫昌
委員-范振乾
委員-莊雅仲

中文關鍵字

客家文化運動

客家論述

族群政治

集體認同

英文關鍵字

Hakka cultural movement

Hakka discourse

ethnic politics

collective identity

學科別分類 學科別社會科學政治學


中文摘要 摘要




過去研究多從語言範疇或整體社會結構變遷的必然來理解客家文化運動的發展,本文嘗試在既有的研究基礎上,以兼顧微視和鉅視的角度來考察客家運動從1987
年至2003年的變化歷程。其中構成當代台灣客家論述的主要元素包括客家的語言、文化、歷史記憶,以及在此基礎上關於「族群想像」的範圍(即是否以「台灣
客家」作為族群界線)和「應得權利」共識的建立;客家論述興起的背景跟客家族群所面臨的「雙重同化」困境密切相關,而運動組織與反對運動陣營的策略結盟,
則促成客家議題的公共領域化,族群政治的競爭更讓客家文化運動獲得制度性的回應,此歷程的變化同時承載著運動訴求目標、潛在敵人與意義轉變的更迭;藉由對
客家問題的診斷、處方的提出和激勵參與動機的陳述,運動組織得以爭取潛在參與者支持運動理念,透過實際投入運動行列的過程,個人亦成為形塑客家認同樣貌的
建構者,而客家學術研討會的舉辦在此則實踐著集體認同的動態建構,「社會學干預」的進行使得客家論述再次受到強化與確認。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文獻回顧…………………………………………………5

第四節 研究架構……………………………………………….23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28

第六節 章節安排……………………………………………….30



第二章 客家論述的「內容」分析………………………………….32

第一節 「還我母語」大遊行………………………………….33

第二節 「客家電台」抄台事件……………………………….40

第三節 《認識台灣》教科書爭議…………………………….47

第四節 九年一貫之「鄉土語言教學」時數爭議…………….52

第五節 「國家考試閩南語試題」風波……………………….59

第六節 小結…………………………………………………….65



第三章 客家論述的「脈絡」分析………………………………….67

第一節 「還我母語」大遊行………………………………….67

第二節 「客家電台」抄台事件……………………………….75

第三節 《認識台灣》教科書爭議…………………………….82

第四節 九年一貫之「鄉土語言教學」時數爭議…………….89

第五節 「國家考試閩南語試題」風波……………………….92

第六節 小結………………………………………….........97



第四章 客家文化運動的「共識動員」………………………………99

第一節 核心的框架任務:客家問題的診斷、處方與激烈參與動

機……….....................................100

第二節 客家認同的「框架調整」…………………………….113

第三節 框架的強化:客家學術研討會作為一種「社會學干預」

……………...................................120

第四節 小結…………………………………………………….128





第五章 結論………………………………………………………….130

第一節 「客家」如何可能?………………………………….130

第二節 資源抑或限制?客家文化運動與台灣族群政治的發展

…...........................................132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35

第四節 結語…………………………………………………….137



參考書目………………………………………………………………138



附錄……………………………………………………………………147

附錄一 客家期刊整理………………………………………….147

附錄二 客家研討會整理……………………………………….150

附錄三 各爭議事件之具體爭議內容整理…………………….153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王仲孚(2003)台灣中學歷史教育的大變動—代序。收錄於氏著,台灣中學歷史教育的大變動/歷史教育論集二編,頁1-16。

王甫昌(1996)台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兩次挑戰高峰的比較。台灣政治學刊1:129-210。

——(1997a)結構限制、運動參與與異議性意識:台灣民眾政黨支持的社會結構基礎初探。收錄於張笠雲、呂玉瑕、王甫昌主編,90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基本變遷調查研究系列二(下)。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1997b)台灣民主政治與族群政治的衝突。收錄於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頁133-156。台北:月旦。

——(1998a)光復後台灣族群意識的形成。歷史月刊131:30-40。

——(1998b)台灣族群政治的形成及其表現:一九九四台北市長選舉結果之分析。收錄於殷海光基金會主編,民主‧轉型?台灣現象,頁143-232。台北:桂冠。

——(1998c)族群意識、民族主義與政黨支持:一九九0年代台灣的族群政治。台灣社會學研究2:1-45。

——(1999)社會運動。收錄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15章。台北:巨流。

——(2001)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台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台灣史研究8(2):145-208。

——(2002a)台灣族群關係研究。收錄於王振寰主編,台灣社會,第8章。台北:巨流。

——(2002b)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省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地區差異模式之解釋。台灣社會學4:11-74。

——(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明軻(1997)華夏邊緣的變遷:台灣族群經驗。收錄於氏著,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頁375-405。台北:允晨文化。

木金(1988)風雲,在醞釀中—方興未艾的客家族群運動。代聯會訊213:3。

王映月(1995a)寶島新聲:一群年輕教授的夢想。聯合文學11(5):97-98。

江文瑜(1995)台灣母語教育現狀之探討。華文世界75:59-65。

何明修(2000)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的環境運動為例(1986-1998)。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呂宗芬(2003)台灣的反核四運動與政治轉型-政治機會結構的觀點。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喬(1988)自大的福佬人,自卑的客家人,自棄的原住民。收錄於氏著,台灣人的醜陋面,頁135-157。台北:前衛。

李朝(1988)客籍民進黨員談民進黨。客家風雲12:78-79。

李月蓮(2002)香港傳媒教育運動:「網絡模式」的新社會運動。新聞學研究71:107-131。

李志忠(2004)紀念「還我母語運動」十五週年。客家163:34-37。

李易蓉(1995)台灣弱勢語族語言反抗運動之解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慶華(1997)我對「認識台灣」教科書內容的質疑。新黨通訊51:22-23。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收錄於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業27-51。台北:業強。

吳中杰(1995)客語次方言與客語教學。收錄於曹逢甫、蔡美慧主編,台灣客家語論文集,頁289-306。台北:文鶴。

吳明時(1998)邊緣台獨的框架與運動參與。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頻道開放運動與台灣民主化—以一九九0年代的地下電台風潮為例。國史館主辦,「二十世紀台灣民主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9月24-26日。

邱秀年整理(1989)台灣語言政策的反省—從客家人的母語運動談起。客家風雲15:50-57。

邱炫煜(2003)國家考試「國文科試題爭議」之淺見。

邱書瑋(1988)民進黨如何看待客語。客家風雲13:21-23。客家161:20-21。

邱書瑋整理(1988)客籍人士對民進黨三全大會的建言。客家風雲12:73-78。

周平德整理(2001a)讓學術的回歸學術—國中《認識台灣》教科書內容是否妥當公聽會。收錄於王仲孚編,為歷史留下見證,頁193-216。台北:海峽學術。

——(2001b)台灣不能自外於中國和亞洲—《認識台灣》國中教科書總檢討記者會。收錄於王仲孚編,為歷史留下見證,頁217-236。台北:海峽學術。

若林正丈(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

林光華(1989)把歷史的還給歷史。收錄於褒忠義民廟創建兩百週年紀念慶典籌備委員會編印,褒忠義民廟創建兩百週年紀念特刊,頁12-14。新竹:褒忠義民廟創建兩百週年紀念慶典籌備委員會。

林彥亨(2003)客家意向之形塑—台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柏燕(2000)「鐵血與鐵血之外」—吳濁流作品國際研討會記評。客家文化研究通訊3:138-149。

林崇熙(2001)誰是客家人—作為一種意識型態的族群認同。雲林科技大學主辦,「文化山海觀—文化資產維護研討會」論文。雲林:雲林科技大學,3月10-11日。

林富士(1998)台灣的義民廟與義民爺。文化視窗5:12-18。

林福岳(2002a)族群認同下的族群傳播-以美濃反水庫論述為研究脈絡。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2b)認同建構為傳播基礎概念之初探:以美濃反水庫運動為例。中華傳播學刊2:47-99。

范文芳(1999)「客家語言文字與教育研討會」紀要。客家文化研究通訊2:103-107。

范佐雙(2003)國家考試有過勿憚改。客家160:65-72。

范振乾(2001)義民爺信仰與台灣客家文化社會運動。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主辦,「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兩岸三地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央大學,12月3-4日。

——(2002a)客家事務行政體系之建構。行政院客委會、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主辦,「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新竹:清華大學,6月21-22日。

——(2002b)台灣客家社會運動初探-從客家發聲運動面向說起。收錄於台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第4章。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2002c)統獨、日華之外遺漏的重要議題—從國中新教科書《認識台灣》漠視客家台灣人談起。收錄於氏著,存在才有希望—台灣族群生態客家篇,頁48-53。台北:前衛。

——(2002d)從「孤魂野鬼」到「忠義、英勇的神明」—談客家台灣人爭取台灣歷史社會的詮釋權和教育權。收錄於氏著,存在才有希望—台灣族群生態客家篇,頁54-59。台北:前衛。

——(2002e)對行政院成立「客家事務委員會籌備處」之期許。收錄於氏著,存在才有希望—台灣族群生態客家篇,頁142-148。台北:前衛。

尚道明、楊一峰(1997)民新兩黨重砲出擊,認識台灣戰火遮天。新新聞542:74-79。

官鴻志(1989)橫眉與冷眼—戰後資產階級反體制運動中的客家人。人間?:106-113。

洪惟仁(1992a)尊重客家人的母語情懷—兼論客家情結的正當發抒。收錄於氏著,台灣語言危機,頁232-243。台北:前衛。

——(1992b)倡組「客家黨」者請三思。收錄於氏著,台灣語言危機,頁244-248。台北:前衛。

——(2002)台灣的語言政策何去何從。收錄於施正鋒主編,各國語言政策。台北:前衛。

政策白皮書編纂工作小組編(1993)多元融合的族群關係與文化—民主進步黨的族群與文化政策。台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

徐正光(1991)塑造台灣社會新秩序。收錄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4-9。台北:正中。

——(1994)台灣的族群關係-以客家人為主體的探討。收錄於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381-399。

——(1998)台灣客家族群關係研究的回顧。客家文化研究通訊1:30-33。

——(2003)對於國家考試國文科試題爭議的幾點看法。客家160:61-62。

徐正光、鄭力軒(2002)當代台灣客家社會生活。收錄於台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第5章。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徐正光、蕭新煌(1995)客家族群的「語言問題」-台北地區的調查分析。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10:1-40。

徐亞湘(2001)兩岸客家表演藝術研討會紀要。客家文化研究通訊4:74-80。

涂春景(1994)台灣客家期刊的過去與未來。客家47:12-20。

——(1995)「如何公平分配廣播頻道,促進族群和諧」座談會側記。客家59:12-23。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收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5-45。台北:巨流。

張世賢(2004)客家復興運動與台灣民主進程。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辦,「台灣客家運動與社會發展研討會」論文。台北:客家文化會館,12月18-19日。

張茂桂(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1994)民間社會、資源動員與新社會運動:台灣社會運動研究的理論志向。香港社會科學學報4:33-66。

——(1997)台灣的政治轉型與政治的「族群化」過程。收錄於施正鋒主編,族群政治與政策,頁37-70。台北:前衛。

張屏生(2001)當前母語教育實施的困境。國文天地17(7):22-27。

張添松(1995)傷心!痛心!寒心!客家56:29。

張錦華(1995)從地下電台的挑戰看廣播生態的多元化與地方化。理論與政策9(4):84-103。

——(1997)多元文化主義與我國廣播政策—以台灣原住民和客家族群為例。廣播與電視3(1):1-23。

張鎮堃(1995)為客家權益請願。客家56:14-16。

陳板(2000)族群與地域:台灣客家在地化的文化觀察。收錄於徐正光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頁305-338。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文和(1989)客家人運動的觀察。客家風雲16:52-57。

陳石山(1994)客家社團的凝聚與衝突。收錄於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321-332。

陳玉華(1994)發燒的麥克風!—地下電台成了選戰義勇軍。財訊,1994年12月號。

陳秋鴻(1993)新客家人的條件。收錄於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台灣客家人新論,頁62-66。台北:台原。

陳昭如(1988)客家人的社會定位—訪客家風雲雜誌 邱榮舉。代聯會訊213:3。

——(1991)重建台灣族群關係—談客家運動之理念與意義。收錄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198-203。台北:正中

——(1994)Call in!!地下電台—台灣新傳播文化的震撼與迷思。台北:日臻。

——(1995a)族群問題的再思考—談《客家》雜誌。收錄於氏著,歷史迷霧中的族群,頁123-126。

——(1995b)族群與地下電台。聯合文學11(5):122-125。

陳運棟(1987)誰說褒忠義民是客家之恥?客家風雲1:58-61。

——(1989)台灣的客家人。台北:台原。

——(1991)義民乎?不義之民乎?—重探林爽文事件與「義民」之舉。收錄於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新个客家人,頁102-116。台北:台原。

——(1994)從歷史與族群觀點看義民信仰。收錄於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193-203。

梁榮茂(2004)「新个客家人」論述—台灣客協的主張與運動析論。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辦,「台灣客家運動與社會發展研討會」論文。台北:客家文化會館,12月18-19日。

郭敏郎(2001)從「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看台灣母語教育政策的改變與展望。中正高工學報1:22-29。

曹逢甫(1995)台灣閩南語母語教學評述。台灣研究通訊5-6:2-18。

——(1997)族群語言政策—海峽兩岸的比較。台北:文鶴。

曹逢甫、蔡美慧(1995)台灣客家語論文集。台北:文鶴。

馮建三(1995)異議媒體的停滯與流變之初探:從政論雜誌到地下電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177-234。

——(1999)地方政府的隱身:論台灣音像政策的特徵,以歐美為對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6:187-216。

黃秀政(1996)國民中學「認識台灣」(歷史篇)科的課程研訂與教材編寫。國立編譯館通訊9(2):11-16。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

——(1995)多元社會中的語言政策—台灣各語言的前途。收錄於蕭新煌主編,敬告中華民國。台北:日臻。

黃榮洛(2001)台灣的義民廟與義民爺。客家130:39-43。

黃應貴(1991)東埔布農人的新宗教運動:兼論當前台灣社會運動研究的幾個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2、3):1-32。

曾金玉(2000)台灣客家運動之研究(1987-2000)。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逸昌(2003)客家概論,作者自印。

彭欽清(2002)台灣客家社團之發展。收錄於台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第2章。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彭瑞金(1994)遞變中的台灣客家社會與文學。收錄於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73-83。

彭維建(2004)政黨輪替後台灣客家運動之語藝觀察—以2003年考試院閩南語試題為例。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辦,「台灣客家運動與社會發展研討會」論文。台北:客家文化會館,12月18-19日。

楊長鎮整理(1988)為四百萬客家人的母語請命!政府應速制定合理化的語言政策。客家風雲8:14-20。

楊長鎮(1988)重建和諧的語言生態。客家風雲13:28-29。

——(1989)還我客家話大遊行報導—街頭運動的新典範。客家風雲15:14-22。

——(1991)社會運動與客家人文化身份意識之甦醒。收錄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184-197。台北:正中。

——(1993)對「重建台灣人性的多族群社會」之我見—並兼回顧一二二八還我客話大遊行。客家43:15-17。

——(1994a)在民族國家的邊緣-台灣反對政治中的「客家問題」意識。收錄於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400-412。

——(1994b)我們要有力地切入政策—從《廣電法》修法行動失敗談客家運動策略。客家44:63-65。

——(1997)民族工程學中的客家論述。收錄於施正鋒主編,族群政治與政策,

頁17-35。台北:前衛。

楊國鑫(2001)客家研究是一門學問嗎?客家130:14-16。

楊智穎(2001)九年一貫鄉土語言課程的政治、族群與制度文本分析。台灣人文6:269-285。

楊碧川(1987)簡明台灣史。高雄:第一出版社。

楊鏡汀(1994)簡介「客家台灣文化學會」的成立與運作。台灣史料研究3:211-212。

——(1995)從母語教學的回顧談解嚴後的海陸客語教學。收錄於曹逢甫、蔡美慧主編,台灣客家語論文集,頁341-366。台北:文鶴。

——(1998)義民爺為何變成孤魂野鬼?—從歷代志書探討義民神格被貶的經過。客家95:43-46。

新黨(1995)新黨政策白皮書。台北:新黨。

新黨政策會主編(2000)新黨2000年政策綱領。台北:新黨全國競選暨發展委員會。

管中祥、劉昌德(2000)戰後媒體反對運動。台灣史料研究16:22-54。

管燕蕾(2003)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成立專題報導。客家157:21-27。

蔡良文(2003a)國家考試閩南語試題爭議始末。客家161:22-24。

——(2003b)論國家考試閩南語試題爭議與解決。人事行政146:8-16。

蔡志杰(2002)怎麼辦?我們運動組織中的若干基本問題—以老礦工塵肺症議題為例的說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采秀(2004)以順稱義:論客家族群在清代台灣成為義民的歷史過程。台灣史研究11(1):1-41。

蔡金蓉(1999)「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紀要。客家文化研究通訊2:94-102。

劉豐年(1988)新聞局打屁安狗心。客家風雲14:13-15。

潘翰聲(1995)地下電台大事記。聯合文學11(5):134-138。

蕭新煌(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收錄於徐正光、宋文里合編,

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21-48。台北:巨流。

——(2002)台灣民主轉型中的族群意識變化。香港社會學學報3:19-50。

蕭新煌、黃世明(2001)戰後至今台灣客家族群政治力的發展變遷。收錄於台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上),第4章。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謝文華(2001)一件不曾發生的事—「還我母語二小時」遊行側記。客家131:60-62。

——(2002)客家母語運動的語藝歷程(1987-2001)。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麗君(1997)戰後台灣語言政策之政治分析(1945-1997)。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孝上(1998)忠義祠和義民廟是客家人的「忠烈祠」。客家95:47-48。

鍾春蘭(1987)變局中客家人的出路—訪台大社會系教授蕭新煌。客家風雲1:21-25。

鍾肇政(1991a)新个客家人。收錄於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新个客家人,頁16-18。台北:台原。

——(1991b)邁向光明未來。收錄於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新个客家人,頁19-21。台北:台原。

——(1991c)客家話與客家精神—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成立講詞。收錄於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新个客家人,頁19-21。台北:台原。

鍾榮富(2001)福爾摩沙的烙印:台灣客家化導論(上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2)台灣語言政策與實際語用的現況。行政院客委會、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主辦,「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新竹:清華大學,6月21-22日。

戴寶村、溫振華(1998)大台北都會圈客家史。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羅香林(1992)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南天。

羅烈師(1998)學術與運動共舞-客家民俗文化研討會紀實。客家文化研究通訊1:104-110。

——(1999)台灣地區客家博碩士論文述評(1966-1998)。客家文化研究通訊2:117-137。

蘇裕玲(1995)族群社區與族群書寫—當代台灣客家意識展現的兩個面向。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Alan Touraine著,舒詩偉、許甘霖、蔡宜剛譯(2002)行動者的歸來。台北:

麥田。

Albert O. Hirschman著,吳介民譯(2002)反動的修辭。台北:新新聞。

Donatella della Porta and Mario Diani著,苗延威譯(2002)社會運動概論。台北:巨流。

Kate Nash著,林庭瑤譯(2001)當代政治社會學。台北:韋伯文化。

Manuel Castells著,夏鑄九、黃麗玲、黃肇新、楊長苓、黃慧琦、劉昭吟等譯(2002)認同的力量。台北:唐山。

Mancur Olson著,董安琪譯(1989)集體行動的邏輯。台北:遠流。

Richard E. Palmer著,嚴平譯(1992)詮釋學。台北:桂冠。

Chang, Mau-Kuei (1995) From Discovery of the Other to Examination
of Selfhood. The Humanities Bulletin 4: 77-84.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Benford, Robert D. and David A. Snow (2000) Framing Processes and
Social Movements: An Overview and Assessment. Annual Review Sociology
26: 600-639.
Buechler, Steven M. (1995) New Social Movement Theories.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36(3): 441-464.

Gamson, Williams A., and David S. Meyer (1996) Framing Political
Opportunity. Pp. 275-290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Mobilizing Structures, and Cultural
Framings, edited by Doug McAdam, John D. McCarthy, and Mayer N. Zal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bermas, Jurgen (1981) New Social Movement. Telos 49:33-37.

Johnston, Hank (1995) A Methodology for Frame Analysis: From
Discourse to Cognitive Schemata. Pp. 217-246 in Social Movement and
Culture, edited by Hank, Johnston, and Bert Klanderman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Klandermans, Bert (1984) Mobi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Social
Psychological Expansion of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9: 583-600.

——(1988) The Formation and Mobilization of Consensus. Pp. 173-196
in From Structure to Action: Comparing Social Movement Research Across
Cultures, edited by Bert Klandermans, Hanspeter Kriesi, and Sidney
Tarrow. Greenwich, Conn.: JAIPress Inc.

Klandermans, Bert, and Dirk Oegema (1987) Potential, Networks,
Motivations, and Barriers: Steps Towards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Movemen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2(4): 519-531.

Kriesi, Hanspeter (1995) The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 of
New Social Movements: Its Impact on Their Mobilization.Pp. 167-198 in
The Politics of Social Protest: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tates and
Social Movements, edited by J. Craig Jenkins and Bert Klandermans.
London: UCL Press.

Martin, Howard J. (1994) The Taiwanese Hakka Ethnic Movement:
Inventing
Ethnicity.收錄於謝劍、鄭赤琰主編,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頁223-240。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海外華人研究社。

——(1996) The Hakka Ethnic Movement in Taiwan, 1986-1991.Pp.
176-195 in Guest People: Hakka Identity in China and Abroad, edited by
Nicole Constable.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McAdam, Doug (1982)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The Framing Function of Movement Tactics: Strategic
Dramaturgy in the 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 Pp. 338-356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Mobilizing Structures, and Cultural Framings, edited by Doug McAdam,
John D. McCarthy, and Mayer N. Zal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elucci, Alberto (1989) Nomads of the Present: 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Individual Need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5) The Proces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Pp. 41-63 in Social
Movement and Culture, edited by Hank, Johnston, and Bert Klanderman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eshkin, A. (1985) Virtuous Subjectivity: In the
Participant-Observer’s I’s. Pp. 267-281 in Exploring Clinical Methods
for Social Science, edited by D. N. Berg, and K. K. Smith. Beverly
Hills, CA:Sage.

Scott, Alan (1990) Ideology and the New Social Movement. London: Unwin Hyman Ltd.

Scott, Hunt A., Robert D. Benford, and David A. Snow (1994)
Identity Fields: Framing Processes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ovement Identities. Pp. 185-208 in New Social Movements: From Ideology
to Identity, edited by Enrique Larana, Hank Johnston, and Joseph R.
Gusfield.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Snow, David A., E. Burke Rochford, Jr., Steven K. Worden, and
Robert D. Benford (1986) Frame Alignment Processes, Micromobilization,
and Movement Particip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1(4):
464-481.

Snow, David A. and Robert D. Benford (1988) Ideology, Frame
Resonance, and Participant Mobiliza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Movement
Research 1: 197-217.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ogbert&aid=642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