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1/09 22:39:26瀏覽840|回應0|推薦1 | |
楊瑪利、林孟儀採訪,林妙玲整理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目前各縣市的裁併校作法,多以人頭為標準,教授對這個問題怎麼看? 洪蘭答(以下簡稱答):不公平,教育部以為,這個山頭離那個山頭不遠,可是來回一趟就很遠了!每個地方的教育環境都不一樣,不能坐在辦公室中,大筆一揮就決定人家生死。 我去台南後壁一個稻田中的小學,正稱讚他們設備很好時,校長卻說我現在差一個學生,等著被關閉,正動員老師去各地借人頭。那天放學時的夕陽下,我看到孩
小孩沒安全感,容易變中輟生 問:裁併校政策主要理由是小校同儕互動、學習刺激不足,你知道有哪些理論根據嗎? 答:完全沒有,這都是坐在冷氣房裡的人想出來的。學校好好在這裡,說人家沒有同儕互動,證據在哪?我並沒有看到從小校出來的就沒有競爭力,反而看到小班
現在社會價值觀崩潰,學校比以前更重要。以前我們說學校、家庭與社會是三足鼎立,現在家庭與社會都功能不彰,只剩學校還存在,不能廢。 問:裁併校之後,小孩子這麼小就通車、住校,對孩子心靈上的影響是什麼? 答:在國小成長階段,安全感是最重要的。孩子一直被轉班、推來推去,會覺得被孤立、被歧視,這種創傷與烙印是一輩子的。受虐兒很多是被忽視、冷落,這一種被動的傷害,比肉體的傷害還嚴重。 美國早期有一個社福機制,為了培養孩子多元文化經驗,每六個月將小孩換不一樣的寄養家庭,結果造成孩子沒有安全感,永遠拎著包包準備搬家。人到陌生環
問:長遠來看,裁併校對孩子的學習上,最深遠的影響是什麼? 答:交通問題來看,小孩一天、兩天搭不上校車,第三天可能就不想上學了。中輟生的社會成本是很高的,不是裁併校成本算得到的。美國人曾經做過研究,一個中輟生將來犯罪被關到監獄裡,一生的成本就是130萬到250萬美元。 問:但有人說這些孩子念國中時也是要到都市來,早點讓他出來也比較能適應? 答:不行,他心智還沒有成熟。小孩學習就是要心情好,每天被歧視、被罵,就算你有這天資你也讀不會。孩子到外鄉讀書,找不到認同感,加上是後來者,很容
有一年冬天我去尖石鄉秀巒國小,看到黃昏時,一個住校的孩子流著鼻涕獨自坐在階梯上,很寂寞又不能回家。連幼稚園的孩子也要住校,自己洗衣服、曬衣服,老師還挑剔他們洗不乾淨。想想看你會讓自己家的一年級小朋友這樣做嗎? 城鄉交流、跑班教學是好方案 問:所以我們應該是把資源帶上去,而不是把孩子叫下來讀書? 答:對,是這樣。這是他將來要生活的環境,應該讓孩子待在那裡,去設想他們的環境,把資源運上山,把錢用在刀口上。現在又有網路、電視,可以增加文化刺激。其實城鄉交流,就能增加文化刺激。 問:除了城鄉交流,裁併校還有什麼解套方案?現在最迫切的是什麼? 答:憲法規定,人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如果是這樣,可不可以多給這些偏遠孩子一個機會、希望。如果真的政府沒辦法,那民間可不可以發起認養,讓我們去籌一些錢,讓這些學校可以繼續下去。 其實有很多應變方式,不是一定要把學校裁掉。今天有3萬6000名流浪老師,何不請他們來輔導孩子?另外,還可以統班上課,一到六年級同一個班級上課,混 齡教學。老師教某一年級時,其他年級自修,或者大孩子教小孩子,這樣也節省成本,學生也都顧到了。跑班教學也是一個方式。 問:現在裁併校不只對學生,對老師、校長,整個校園的衝擊也很大? 答:有,非常大。老師會想乾脆環境也不要打掃了,過一天算一天,士氣都沒有了。我最氣教育部的就是不管士氣,動不動就放風聲說要裁併校;這種不定是很可怕的,人不能生活在沒有未來的環境中。 問:什麼樣的學校可以放棄?還是沒有一個學校可以廢?就算沒有地方產業,只剩一個學生? 答:沒有哪個學校可以廢,因為那是小孩每天睜開眼,就要去上課,要看到熟悉的老師、同學的地方。就算只剩一個學生,一個學生也是人。 問:有關教育部政策,最不合理的地方在哪裡? 答:裁併小學最不公平的地方就是,你不可以因為他在偏遠地區就不給他的機會;你可以把平地的資源送上去,政府可以做互通有無的事情。他說我沒有剝奪他,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