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五四運動九十周年紀念(II)--全盤西化?各說各話?
2009/05/05 22:32:22瀏覽4096|回應4|推薦20

文接:五四運動九十週年紀念(I)--失落的權威

接下來我們所要談的議題,就是五四運動的核心價值:「全盤西化」

就如同錢穆先生的感嘆,「當時已屆學絕道喪之際,根本就拿不出所謂『中學』來」,這個困境就成為了「全盤西化」論述的基調。

第一類的說法就是所謂的「線性史觀」。根據線性史觀的概念,歷史是一條「從原始文明到進步的直線」。由於這套「公例」的存在,人類的歷程即可分成特定的「階段」,在進化的歷程中亦然。其變化有一定的次序、不可跳躍。此外,由於對西方國家的嚮往,學者認為西方發展歷程是世界的「公例」、普世的歷程。認為只要循西方的「公例」前進,中國也可以成為富國強兵的國家。

反對這種歷史思維的人則認為這種思維模糊了中國歷史的「性質」,遂與支持者產生中國與西方究竟為「性質」或「程度」差異的論辯。錢穆即認為中西文化演進為「性質」的不同,不應以「程度」的差異來論斷。

胡適的觀點則是「線性史觀」的變種,雖然他也肯定中西文化的差異與「本國本位」的存在(關於本國本位的部分,在文章後段會加以討論),然而面對西洋文明,他還是主張「優勝劣敗」、「西方文明是優於東方文明的」。在〈東西文化的比較〉中,他認為東西文化「原來不過是進步程度的不同,後來時日久遠,就變為兩種不同的文化了。」「東西文化之成敗,就是看他們能夠脫離中古時代那種傳統思想到什麼程度,西方文化解脫中古文化之羈絆,可說是成功最大的;至於現代印度的文化,可說還是中古文化。在此兩極端之中,其它東方各文化,其成功之程度,就各有高下不同了。」

此外,在時代的演進上,胡適則全盤接受了「線性史觀」的思維。在〈東西文化的比較〉中,他主張「器具構成文化」,將人類文化紀元劃分為火的使用、農業發明、文字、印刷術、(中古時期世界各大宗教)、以至於近代工業文明的產物。他還說:

文化之進步就基於器具之進步。所謂石器時代、銅器時代、鋼鐵時代、機電時代等,都是說明文化發展之各時期。各文化之地域發展也與歷史的發展差不多。東西文化的區別,就在於所用的器具不同。近兩百年來西方之進步遠勝於東方,其原因就是西方能發明新的工具,增加工作的能力,以戰勝自然。至於東方雖然在古代發明了一些東西,然而沒有繼續努力,以故仍在落後的手工業時代,而西方老早就利用機械與電器了。

然而根據王汎森先生〈近代中國的線性史觀-以社會進化論為中心的討論〉對「線性史觀」的評析,這兩類線性史觀皆存在幾個共通的問題:其一就是排他性,只專注於「主軸」發展,常常會忽略了還有其他各色事項、多元的存在。而過於注重階段性的結果,也常忽略了歷史可能是進退交雜的現象。

至於近年在全盤西化的論述上,歷史學家唐德剛的「中國轉型史觀」則極具代表性。

在唐德剛先生《晚清七十年》書中提到,大凡人類歷史皆可分為「轉型期」與「定型期」兩個階段。所謂「轉型」的定義為:由某種社會模式轉入另一社會模式,亦有量變(改良)與質變(改制)、文改(變法)與武改(革命)之區別。這種轉型是透過「必然」和「偶然」的千百中基因組合而成,並非「單線」發展出來的一種「歷史的必然」;而這種轉變程序由於牽涉各項相關事物,也是要經過是百年的時間才能安定下來。

這種「轉型」的起因,根據唐德剛的觀點,乃是一個文化面臨崩潰時,人心思變的結果。換言之,亦可說「衰世文化就要變,優勢文化則不變」。

中國五千年來經歷戰國時期與清末民初兩次「轉型期」,前者是「自發性的」、「起於社會內部的」;後者是「被迫的」、「受外力影響的」。戰國時期的轉型是封建制度崩潰的結果,而因為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中國封建制度崩解後,並未像西方一般發展成小邦林立、重商主義的文化;相對的,則發展出一個「中央集權」的帝國體系與維持體系運作的「文官制度」。前者為「社會強於國家」,而中國的「國家強於社會」之運作模式則恰為其反面。是故同樣的「重農輕商」政策,漢武帝和美國的傑佛遜的施行結果會完全相反,原因就在於此。而馬克思的「資本主義」,在中國也就無從產生了。

上述這種制度其實不見得比西洋的「社會強於國家」來的差,因為在社會強於國家的體系下,權力如果被濫用,則全民皆成暴君專政的個體對象,就像盧梭的名言:「暴君之前,人人平等」。傳統中國雖然是「中央集權」的制度,但在層層節制的統治系統,縱使高層出現了一位暴君,他想透過層層金字塔奴役人民亦頗不易,因為暴君出現,首先須破壞自己的法統,法統既失,統治機器亦告失靈。是故權力金字塔底層的百姓,亦能自得其「乞丐民主」之樂。這種「健康之不自由」實比「無節制自由」來得好多了。

但是「時運不濟」,中國國運衰竭的時期,恰好碰上「歐洲擴張主義」的極盛時期,因此1842年以後的中國近代史,便成為「漢族中心主義」向「歐洲中心主義」的讓位史。唐氏認為,五四運動之後,已經不是「應否西化」而是「如何西化」與「選擇哪樣西化」的問題。直到千百年不變的「定型」發展出來,中國人民才能恢復已失去的優勢、向現有西方文明做反彈。

以線性史觀的標準來檢視唐德剛的「轉型期」,可知唐氏的轉型思想部份帶有錢穆「中西文化演進性質差異」 的觀點,其「近代被迫轉型」的觀點與錢穆亦頗為類似 ,與近代線性史觀「以西方發展為依歸」有顯著的差異。然而「衰世文化就要變,優勢文化則不變」這種「優勝劣敗」的觀點以至於「全盤西化」的論述,仍帶有「線性史觀」的思維。

只是根據唐德剛先生的觀點推論又會出現一個問題:是否清末中西文化衝突,中國全盤皆輸的結果,皆可歸責於「時運不濟」使然?這種「時運不濟」是否為中國須接受「全盤西化」的必然?是否中西文化衝突發生於康雍乾盛世,中國就不需要接受「轉型」的過程?

「全盤西化」的另一個危機,在王汎森先生〈近代中國的線性史觀-以社會進化論為中心的討論〉中就有提及:由於標準是由西方提供的,西方主流思潮改變,則使中國讀書人失去方向。唐德剛先生也認同,在中國選擇全盤西化之時,恰逢歐洲文明的分裂,胡適選擇了杜威、陳獨秀選擇了列寧;孫文先生在辛亥革命之前,採取的是美國模式,二次革命後漸趨獨裁,最後走向「以俄為師」。啟蒙後的中國,也就此出現分裂的狀態。

當然相對的,根據上文所提林毓生的主張,把外國東西當權威會「變成口號」、產生所謂「形式主義的謬誤」,那「全盤西化」是否就沒有這個必要?若以此觀之,「中體西用」所衍伸出來的問題並不會較「全盤西化」來的好解決,因為「全盤西化」僅止於單純的引進西方的東西,而「中體西用」卻還有「體」「用」之辨,而兩者皆有產生「形式主義的謬誤」的可能 因此所衍伸出來的怪論述也在所多有,《李敖大全集》第三冊〈文化論戰丹火錄〉中就有相關記載,例如柳浪《拾貝集》所謂「西方人不用碗喝湯」「西式坐式馬桶不如中式(蹲式)抽水便池」等


【意思就是說,在「馬桶」的選擇上,這些人屁股比大腦還「先進」,旨在諷刺柳浪的「西式坐式馬桶不如中式(蹲式)抽水便池」(文字出處:《李敖快意恩仇錄》)】

對此,胡適提出所謂「本位文化」的概念,他認為:

本國本位就是在某種固有環境與歷史之下所造成的生活習慣。簡單說來,就是那無數無數的人民。那才是文化的「本位」。那個本位是沒有毀滅的危險的。物質生活如何驟變,思想學術無論如何改觀,政治制度如何翻造,日本人還只是日本人,中國人還只是中國人。

簡言之,既然文化各方面的變動有一定之限度,所要做的只是「儘量將外來文化引進」就夠了。留存什麼、揚棄什麼,自然而然就會有所發展,並不在胡適等人的探討範圍。

從以上的論述可知,全盤西化的「全盤」定義為何,實非全盤西化應爭論的重點所在。過去做中西文化論戰的太把焦點侷限在這個地方打轉了。

當時「全盤西化」被「傳統捍衛者」攻擊最力者,就在於「全盤」這個字眼,因為若強調「全盤」,則必為「百分之百」之意,百分之九十九還算不得「全盤」,此種爭論就失去其原意了。

為避免爭論,胡適建議以「充分世界化」作為「全盤西化」的代替,他打個比方:一個人穿著中國的衣衫、用西式鋼筆、寫國字談西化,究竟「全盤西化」有百分之幾,已不生問題。認為這些詞語不過是應用上的便利而已 。然而胡適沒有注意到的是,在「充分世界化」的「充分」並未明確定義的情況下,怎樣的程度才叫做「全盤西化」又變成「各說各話」。

下一篇:五四運動九十週年紀念(III)--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2009/05/07 聯合新聞網首頁|意見評論

相關報導:兩岸學者:批判精神 可惜淡了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eshbird&aid=2919581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
2009/05/08 04:27
“西化”也是一个很笼统的说法

与其说全盘西化,还不如说全盘世界化。

人类文化趋同是大势所趋。适应未来发展的民族文化,自然也会融入世界文化。

文化是和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相适应的。


BigMac(freshbird) 於 2009-05-09 00:35 回覆:

之所以會用「全盤西化」

在於當初西方世界的確是科技文化龍頭的緣故

但是是否「人類文化趨同是大勢所趨」

這點我就不敢保證了

一來各國各民族都有其文化本位

再者,文化的接觸不單是融合,還往往伴隨著衝突的發生


7788
認真喔
2009/05/06 10:15

幾篇重要論文都看得很認真喔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冗長有理
2009/05/06 09:24
如今已不是談論文化精神的時代了, 粗淺的次文化在商業包裝下,大舉入侵,年輕人有幾個知道五四精神?悲哉!
BigMac(freshbird) 於 2009-05-08 10:56 回覆:
冗長有理?好奇怪的評價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看起來仗打不過人,非得強調科技不可
2009/05/06 03:28

時和 一直強調 國語、英文、及數學應該是國民小學的最核心課程,其中國文算是文化,英文和數學基本上是強調科技。

說實話,仗打不過人,政治經濟都會吃鱉。非得強調科技不可。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不得不的做法。全盤西化在實際上並不可行,只會引起不同階層的對立。

教育仍然是最重要的,先將全民的程度拉起來,讓經濟富裕、視野開闊,才是最根本的做法。


BigMac(freshbird) 於 2009-05-08 11:08 回覆:

然而,誠如錢賓四先生所言,「當時已屆學絕道喪之際,根本就拿不出所謂『中學』來」,此外,「中體西用」所衍伸出來的問題並不會較「全盤西化」來的好解決,因為「全盤西化」僅止於單純的引進西方的東西,而「中體西用」卻還有「體」「用」之辨,而兩者皆有產生「形式主義的謬誤」的可能 。

此外,如果只是在科技上做改善而不強調制度和思想的精進,則科技也不過是淪為一種「工具」。當年俾斯麥看到中日兩國留學生的情形後,就斷定了日後中國必敗,因為中國人都是來學理工、而日本人卻來學法政。他認為理工學的再好而沒有人文等思想,這些「理工」也不過是被支配的角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