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尋求真理|討論九|葡萄樹
2011/09/06 08:31:14瀏覽366|回應0|推薦0

我是完全相信「靈魂」。

我一直嚐試用科學的論述來向人解說一件事,那就是,生命的本質就是靈魂。你可以從我的文章看出我的熱忱,我多麼希望每一位格友都能相信生命的本質就是靈魂。因為,一但相信,生命就會開始改變。

可是,我自己覺得,我之所以會相信靈魂,並不全然是基於理性的求證或論述;也許真正的原因是:我別無選擇。不相信靈魂的後果,不就是唯物論了嗎?所謂的記憶,完全失去了價值,不是嗎?當 Google 在八月十五日宣布以一百廿五億美元(約台幣三千五百九十四億元),收購摩托羅拉行動控股公司(Motorola Mobility Holdings Inc.)之時,就已經宣告軟體 (software) 將主宰硬體 (hardware)。這件驚動武林的大代誌,雖然跟生命本質的討論無直接相關,但我個人認為這是「靈魂主宰肉體」的啟示!

真理是屬靈的,不是屬物質的,千萬別將真理跟經驗與知識混為一談。不過,為了讓世人能理解真理,有些時候真理不得不「道成肉身」,直接利用人們易懂的經驗跟知識來做為表像來啟示真理本身。

如果生命的本質就是靈魂,而真理也是屬靈的,並且物質世界的經驗跟知識只是用來啟示真理的表像,請問,物質世界的慾念會領人走入真理嗎?如果有靈界的力量一直用物質來使信徒遠離屬靈的平安,你認為那是正靈還是邪靈?有求必應是件好事嗎?使貪念得滿足,使怨念得發洩,是好事嗎?小心啊,邪靈可是一直在找可以被吞噬的靈魂喲!惡念是一種副作用。當善意和正義得不到回報時,背後就會流出同等的惡念。惡念可能是憎恨或敵意,它會引進邪靈,邪靈會讓人相信自己有憎恨這世界及憎恨所有人的理由。邪靈就是想把靈魂捆綁於肉體中,使靈魂無法歸向真理,然後成為邪靈的奴隸。

《創世記》第三章裡有一段記載常常被拿來做文章,那就是亞當和夏娃吃了禁果之後還活著這檔事:

蛇對女人說: 神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麼?
女人對蛇說: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可以吃,惟有園當中那棵樹上的果子,    神曾說: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
蛇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因為    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
於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他丈夫,他丈夫也吃了。

亞當和夏娃吃了禁果之後,還活到九百多歲哩!當神說「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這話的時候,想必是說假的囉!且慢下定論!這件記載,讓我更確信生命的本質就是靈魂。請聽我一一道來。先來看聖經裡一段常令很多人強加解釋的記載,那就是《約翰福音》第四章記載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的對話:

耶穌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時約有午正。有一個撒瑪利亞的婦人來打水。
耶穌對他說:「請你給我水喝。」
撒瑪利亞的婦人對他說:「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馬利亞婦人要水喝呢?」原來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沒有來往。
耶穌回答說:「你若知道神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給了你活水。」
婦人說:「先生,沒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從那裡得活水呢?我們的祖宗雅各將這井留給我們,他自己和兒子並牲畜也都喝這井裡的水,難道你比他還大嗎?」
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婦人說:「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叫我不渴,也不用來這麼遠打水。」

水,是身體所需;活水,是生命所需。甚麼是活水?很多解經專家都說:活水就是聖靈。我不反對這樣的說法,只是覺得對非信徒來說,玄了些。讓我們再看一段經文,記載在《約翰福音》第十五章,耶穌對門徒說: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甚麼。人若不常在我裡面,就像枝子丟在外面枯乾,人拾起來,扔在火裡燒了。

枝子被砍掉,離開了葡萄樹,必然要枯乾死亡。Client disconnected from server means the end of an application.應用程式一但從服務器被斷線,就是被結束。只有連接在葡萄樹的枝子才有水;只有連接到真理的靈魂,才能得到活水、才能得到永生。常連接在葡萄樹裡面的枝子,葡萄樹的水份才會常在它裡面流動。枝子無需自己打水喝,只要一直連接在葡萄樹就好啦!

葡萄樹的寓言只是用來闡述真理,實在不用過度解釋。可是,我要問:你的靈魂有連接到葡萄樹嗎?你當真相信靈魂是不用連接到網路的嗎?

亞當和夏娃吃了禁果之後還活著,就像枝子被砍掉時,還是翠綠一樣,只是註定要枯乾。亞當能活到九百多歲,因為他所得到的活水,太給力了!

你知道枯槁的靈魂最渴慕的是甚麼嗎?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tmc&aid=5615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