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行走在沙漠裡的創業家 | 沙塵暴篇(三)
2009/01/21 17:53:28瀏覽620|回應0|推薦0

在某些社交場合,當我跟別人交換名片時,我知道接下來的話題會是甚麼了,因為我的名片上的頭銜是President & CEO。『公司經營如何啊?』、『公司有多少人呢?』、『公司賺錢嗎?』諸如此類的問題等等。我的尷尬就此開始...

我們的公司不大,但所瞄準的市場卻是超大的,所以競爭對手多而雜。譬如說,有像Microsoft、Cisco、AT&T、Adobe、Citrix等等超級大A咖,也有不時冒出檯面的許許多多的小小C咖。我們的公司在台灣及日本還算A咖,在韓國才剛起步,在大陸只有零星個案,至於美國及歐洲嘛...目前尚處於「姜太公釣魚」的階段。這是標準的「青春期的尷尬」,不像大人,但又不是小孩。

通常「老闆」的頭銜只有對直接領他薪水的員工有用,另外就是對不知情的外人裝模作樣時有用。真正經歷過市場沙塵暴的經營者,才能深刻地領會「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句話,也因此會更謙虛、更低調。就拿人來當比喻好了,經營者就是大腦,員工如同肢體。一個人可以勤奮學習、鍛鍊體能、磨練技藝、節制飲食、毅力堅強、懂得長袖善舞、更能因勢利導,也不一定能成就一番事業。說難聽一點,可能就會因為一個誤解、一件事故、一起意外、一場天災、一陣風暴,生命就被大大地改變。更何況,人難逃一死,公司也一定會有停業的一天。可是有些老闆就是不當大腦,只想當嘴巴;更有些苦命型的老闆,一心地當手、當腳,跟員工搶工作。如果以外在生活機能來看,大腦跟豆腐一樣,軟趴趴的,沒有特殊專業,遠不如手腳的靈活強壯,這就是老闆。可是當身體有任何不適與傷害,感受最深刻的是大腦以及直接受傷的部位。如果公司裁員時,一個不會感到痛苦的老闆,就不是大腦,或者他只是一隻大恐龍的小腦袋瓜。

當然,公司有資產,如同人有衣服、包袱跟配飾一樣。一個不是大腦的老闆,或者大腦功能失調的老闆,才會寧可斷手斷腿,也不願將掛在手上的勞力士錶給扔掉,或寧可累死,也不願將包袱拋棄。有些員工事實上是資產而非肢體,甚至可能是包袱、可能是配飾。可是有些經營者就是看不透這些,才會淪為沙塵暴的受害者。

因為公司小,我還能勝任大腦的工作,並且很幸運地渡過兩、三個沙塵暴,不但保住核心員工,連離職員工也順利地找到更好的工作、進入更大的公司。時至今日,離職員工還會對我們提供適時的協助。只要公司財務透明,經營者能明辨核心員工、肢體員工、與外在資產的價值,並能衡量時勢,裁員或離職也可能是種子擴散、多處結果、然後肢體繼續成長。今天,公司員工的定義已經不是老闆與直接領他薪水的員工而已,廣義的員工應該包括所有認同企業信念、願意看到公司成長、以及任何可以從公司成長過程裡得到滿足的所有的人;建築物的外牆與樓板已經不再是公司的邊界,網路通訊科技老早就突破距離的限制。我們這間小公司HomeMeeting就是這樣經營的:雖然公司在美國西雅圖,卻有一位家住在台灣同事、有一位去年搬家到舊金山的同事,更有一位同事時而住在台灣、時而住在美國,而我本人曾經一年國外出差達160天以上。即使這樣,公司營運完全不受影響。給員工一個彈性的工作環境,員工也許更能接受沙塵暴後的彈性薪資。

沙塵暴之後,有多少水就用多少水,也就是說,有多少現金就發多薪水,這樣的日子我們也經歷過了兩、三次。沙塵暴過後、物換沙移,大環境勢必有所變動。如何選擇接下來行走的方向?能不能適時地挖到水,並且能用《行走在沙漠裡的創業家|水篇(二)》裡描述的方式取得那救命的一、兩滴水,是經歷過沙塵暴之後應該有的調適,「在沙漠中要找到水,就必須往下挖,尤其往乾河床的底下挖,比較有可能挖到水。你也要學會判斷土壤的濕度,沿著乾河床的土壤濕度較高,尤其是發現植物時,就在植物旁邊往下挖,或許就在一尺不到的深度,就挖掘到潮濕的土壤。大部分的狀況下,你可能無法直接取用到水,最好是撕下部分的內衣,將它壓入土壤來吸水,然後將略為沾濕的衣布用力擰出一、兩滴的水、滴入口中。」

公司經營是如此,個人也當是如此。不要被失業給擊倒。只要社會上有需要被幫助的人,你就不會失業太久。下次就來談談非營利事業的就業市場問題。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tmc&aid=2583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