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不是來了嗎 ?
2009/08/18 00:52:40瀏覽521|回應0|推薦3
無頭蒼蠅…馬的假性急迫感

八八水災造成南部大浩劫,我當年也是葛樂理颱風的受害者,頗能感同身受。但是家園假以時日可以重整,更令人擔憂的是政府當局的救災指揮行動協調失度、荒腔走板,連國外媒體都批評。目前尚有大量災民猶未脫困,卻聽到劉揆說「救很快了」,而馬總統在救災前線依然滿口「依法行政」。這些訊息顯然和民眾的期待「差很大」,難怪民怨宣洩如滔滔洪水。

雖然馬政府內閣的學歷之高史無前例,但其自我防衛的厚顏能耐卻也達空前之高,究竟問題出在那裏?

我研究哈佛大學領導大師科特教授於二○○八年所著的「急迫感」一書,發現其中有一些馬團隊所能學習之處。科特強調具有真正急迫感的人,面對「重要」的事務時,他們的行動時機一定是「當下」。「當下」意指每一個行動都要取得實質連續進展,「重要」的意思就是重大會議必須達成「解決問題」的成果—不僅是「限時召開會議」。而「缺乏當下的急迫感」,豈不正是馬團隊長期予人的負面印象?

馬政府的表現模式,和科特描述的「假性急迫感」頗有相似之處。假性急迫感經常被誤認為真正的急迫感,源自於對失敗的焦慮和挫折,面對「亂七八糟」的局面時,他們的表現就像無頭蒼蠅一樣漫無章法,充滿不具「生產力」的假動作:組成專案小組不停地開沒有結論的會,忙著自我辯護和推卸責任、攻擊別人,部屬們則忙著寫不完且難免忙中有錯的報告,心力交瘁但是成效有限。「假性急迫感」和「自滿」不同:自滿導致慵懶遲鈍,是成功經驗的副產品,假性急迫感卻可能充滿能量,是失敗經驗的副產品。國民黨輸了八年後再度執政,其高層人士的問題並非在於自滿,而是出自假性急迫感,所以馬政府其實需要重新建立真正的急迫感。

科特建議:每個人在冷靜的理性下面都有一個洶湧的情感世界,領導人要更重視情感的力量—說理完美不如態度誠懇,唯有能創造「感動」才是偉大的領導人。身為典型的法律人,馬總統長期習慣說理,壓抑了情感功能,領導魅力難免扣分。科特提出四個戰術建立團隊的真正急迫感:一、積極導入外部現實,引進撼動人心的資料、人物和聲音;二、行事表現急迫感,把握各種機會傳達真誠情感;三、在危機中尋找機會,步步為營永遠保持警覺;四、有效化解破壞者的反彈,削弱唱衰力量。

馬總統的內心也許真正是「苦民所苦」,但災區百姓卻感受不到。為了台灣人民的幸福,我們衷心期待一個具有「真正急迫感」的領導人趕快出現。

==============================================================

博士/學者的通病是...紙上談兵
這次救災
民眾不滿的對象是...在第二線的決策官員,
而不是在第一線奮鬥的基層!
官員缺乏同理心,才會像無頭蒼蠅!
我不是來了嗎?
你要我為你做什麼?
這兩句傻話,足以顯示官員心中的無奈!?
我們都做...這麼多,做...這麼快了!?
你們到底...還要我做什麼 ?
他哪會知道...人民盼了多久?
他哪能體會...人民吃了多少閉門羹?
面對...蔣經國總統的訪民照片,
他除了淡淡的說說...訪了幾次?
還能從中得到什麼感觸?
蔣經國在蘇聯吃過的苦,
才是他親民的動力來源;
自然流露而不做作!
這不是
在溫室中成長的官員
所能體會的!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inrichard&aid=323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