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NLP的親和感
2012/04/25 18:24:19瀏覽2624|回應0|推薦1

NLP的親和感

NLP的口語與非口語︰

◇學習溝通的“能力與技巧”:

1:“契合”是與他人共事的必要條件:(rapport)

  有一項認同並贏得親和感的方法就是去“契合”別人的肢體語言談話聲調。我們在某些情景裡,也很自然地在做這些。

  比如,當別人坐著時,我們會坐著與他們談話,當別人站著時,我們也會站著,如果反其道行之,就會覺得怪怪的。

  “契合”能使你進入別人的心靈世界,讓他覺得你瞭解他,你與他休戚與共。具備建立“契合”的能力,是一個人應該擁有的最重要才能之一。

  要知道“差異造成衝突、衝突產生差異、契合則產生認同與默契”,人與人之所以能夠相處愉快,絕對是“契合”的力量大於“差異”的力量,否則一定不會愉快,甚至會很痛苦的。

  “要想別人聽從你,先讓他相信你是他誠摯的朋友”…..林肯

2:“摹仿”(mirroring)或“配合”(matchig)也是重要技巧之一︰

  我們要如何建立“契合”呢?首先我們得找出雙方的相似點。用NLP的語言來稱呼這種過程,那就叫做“摹仿”或“配合”。

  例如:“摹仿”他的興趣、他的交友、或他的信念。如此“摹仿”便很容易建立友誼和交情。

  還有一種很好的方法,那就是借助“摹仿”以造成相同的神情舉止。

  例如:“摹仿”別人的呼吸方式、舉止、神情、語氣等,便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與那人達成完全的“契合”。

  “摹仿”可細分為兩部份:

  一是“敏銳的觀察”。

  二是“得具有彈性”。

  要想“摹仿”得維妙維肖就得用上你所有的感官,不過最基本上還是那三種常用的“儲憶系統”,即“視覺、聽覺、和觸覺”。以找出那人最主要的“儲憶系統”最迅速。

  語言畢竟是一種“下意識”的活動,而“生理狀態”才是“無意識”的活動,如果一個人直覺地就認為你跟他個性很近,因而信賴你,你想這種關係會有多好。

3:接下來便是“呼應”與“導引”的技巧︰(Pacingand Leading)

  在NLP裡,所謂的“呼應”,就是去“契合”對方的“肢體語言”,“音調與字眼”,及尊重對方“信念與價值觀”。

  “呼應”實在是一門很有效的技巧,別人怎麼樣,你就怎麼樣,很快地你們便能達成“契合”。

  “呼應”是動態的,像流水似的,是有多樣變化的。

  “呼應”並不是將他人的“價值觀”等強加諸於你身上,而事實上,你要有對自我很強的意識,才能“呼應”好別人呢!

  “呼應”,就是能夠有“彈性”地去將就別的“世界模型”,而不是讓別人來將就你的。

  在製造外在和諧的裝備中,“呼應”技術是最簡單的技術。即使如此,它仍然是一創造親和感很有效的很迅速的技術。

  “呼應”是一種技術,憑藉這種技術,我們以非語言的行為來回應對方。這個親和感技術的假設是,如果我們把對方的行為映現在自己身上來回應對方,本質上我們就會變得和對方相似。

  如果我們把前述的定義“人們會被和他們相似的人所吸引”包含進來,那麼,“呼應”的結果應該會產生親和感的狀態,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當我們映現他人,吻合他們的行為時,我們不只提供他們有關他們自己的視覺和潛意識的意象,而且所傳達出的這個意象,也不會加進我們的意義。換句話說,人們會看見沒有我們的評論摻雜其中的他們自己。這讓他們可以自由地陶醉於自己的樣子,而且把自己無意識的意義添加到自己的樣子上,就像我們每個人都會這麼做一樣。

  這個技術的絕妙之處就在於當我們變得與我們所“呼應”的人越來越像時,我們就能建立親和感。簡而言之,“呼應”的重點就是與他人的行為舉止相似,就會實現親和關係的“外在和諧”。

◇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的提示來學習“呼應”技術:

  1.臉部表情:

  我們覺得愉快時,一定會有特定的表情。有時候,是嘴唇邊或眼角有皺折;有時候,則是有明顯可以觀察到的表情,例如微笑或蹙眉。我們都知道,當人們要想努力闡明重點時,都會有眨眼的習慣,不是嗎?適當地“呼應”各種表情,絕對會增進親和感的可能性。

  2.特殊的姿勢:

  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個人姿勢,那些姿勢很容易“呼應”,因為它們很獨特的。有時候很簡單,比如你的手移動的方向和對方一樣;有時候則可能是配合著呼吸節奏,以手輕敲桌面。

  當人們談到重點時,他們傾向於以某種特別的方式來移動身體,以便加強所要表述的重點。最好交叉呼應這些姿勢,以相同的身體移動,卻用不同的方向或角度來進行。

  3.呼吸:

  配合對方的呼吸模式,是另一個建立親和感的很好方式。盡你所能地“呼應”對方呼吸的深度、頻率和幅度。親和技術不是什麼秘密的東西,只是另一種激勵良好溝通的方式。在教練技術中大有用武之地。

  行為層級上的“呼應”,肢體與音調的“契合”,可以在行為層級上創造出親和感。如果你能不斷創造出親和感,你就是有“能力”去做到它了。

  但如果你在價值觀上與對方存在巨大差異,則肢體的“契合”還是不足以維繫住“外在和諧”。

  建立在信念與價值觀層級上的親和感是比較堅固的。擁有相同的價值觀與信念,可以建立起親和感。你不一定要與他們一樣,只要能認同並尊重他們就足夠了。

  建立親和感在這一層級上,也意味著尊敬你自己所置身的文化裡。它可能是外來文化,不同的商業文化或一種新的家庭文化。而最堅固的親和感來自於認同某人的“自我認同”。當有人自覺被人在一層級上認同時,他可能會將自己完全敞開,接受他的這個人的任何影響。

  “導引”就是“改變”自己的行為,如充分的“親和感”足以讓其他人追循。

  “導引”是緊接著““呼應””,達到“契合”的狀態時,你不要再“摹仿”他的動作,而以主動出擊的方式改變自己的動作,對方將會不知不覺地隨你而變。

  NLP有一個重要原則,那就是你溝通時所傳送的訊息在於你表達的技巧,所以溝通的責任是在你,而不在於對方。如果你無法說服某人做某事,那是你的錯,因為你並未找到一個方法把訊息有效地傳送出去。

  一旦你對不同的呼應方法熟悉之後,你就可以開始“導引”了。“導引”,就是替別人製造出可以“呼應”的行為。而且,由這個過程,我們可以證實是否真的建立了親和關係。我們可以改變“呼應”的速度,然後觀察對方是否也跟著配合我們的速度。如果你開始“導引”,使得對方不自覺地“呼應”你的行為,你就能夠客觀地測試你的親和關係。

  當你開始“導引”時,你必須表現得自在、溫和。事實上,如果你不夠自在、不適當的話,你就會覺得“導引”是一件令人挫敗的事情。你必須記住,你想要證實是親和感,所以,這個過程就暗示了一種和煦穩妥的態度。

  而且記住一點,當別人接受你的“導引”時,這表示他們由衷地信任你。所以,不要因為突然的成功而驚嚇到他們;不要笑,也不要對你所獲得的權力有不適當的表現。如果你試圖“導引”,但是卻沒有得到任何反應,可能就是還沒有建立起親和關係。這沒有關係,繼續嘗試。

 

親和感的建立與維護練習:

  ◇原理:

  人都喜歡和自己相像的人在一起

  ◇原則:

  建立親和感>>>呼應(Pacing)

  往預定目標前進>>>引導(Leading)

  ◇操作方法:

  直接映現,交叉映現>>>肢體映現(mirroring)

  契合音調、語氣、心情…感官用語>>>口語契合(matching)

  ◎練習:(兩人一組,每人10分鐘)

  1.A、B兩人一組,由A先主談雙方有興趣的話題,為時約2分鐘。B於此時在心中挑選要映現的行為。

  2.接下來的3分鐘,A還是繼續主談,而B重覆或是映現某項A的行為,並隨著A的節奏進行,這就叫做呼應。

  3.在接下來的5分鐘,B可於A繼續主談的過程中,改變姿勢、手勢..等,測試已建立的親和感是否堅固,看A是否也會跟著改變?也可改變呼吸的速度,看A的講話節奏是否改變。

  4.如A沒有跟著改變,則B可再恢復原來的映現過程,過幾分鐘後,再測試之。

  5.剛開始的時候,B選擇覺得最容易的做法,然後再逐漸嘗試各種不同的呼應方法。可以同時呼應幾種不同的行為(如姿勢、音調、呼吸…等),或一次只一種。

  6.10分鐘後,角色互換,重複上述步驟。

  7.兩人都結束後,花5分鐘互相交換剛才的經驗與心得。

 

穿別人的鞋子走路練習:(兩人一組,每人15分鐘)

  1.B先當A的影子,當A以其平常的方式走路、流覽或沉思時,B盡可能地模仿其肢體語彙。

  2.約經10分鐘後,A與B互相分享彼此經驗,B注意到有那些經驗是與平常的經驗相類似的?有那些是不同的?而B的觀察是否也符合的經驗?

  3.分享後,角色互換,重複1與2的步驟

 

一致不一致應用練習:

  1.找出自己在過去生活中,三次做到言行一致(例如︰做了正確的決定。)的經驗。

  2.找出這三個例子中的共同點,以決定何者是可靠的指標,表示自己在那情況下,能做到言行一致。選取三次經驗中,共有的某項自發性感覺,並試著在自己意志下,使這感覺可以產生,如沒法產生,則繼續進行下去。如可以產生,則另外再找一個感覺,直到找到一個,你無法由意志控制產生的感覺。

  3.重複1~2步驟,只要換為不一致(例如︰做錯誤的決定)的例子。

  4.想著某項你必需替未來做的決定,在想像決定的過程時,注意心中的感覺,與那一個經驗相近,是言行一致的,還是不一致?

 

與批判的自我溝通練習:

  找尋自己內在一個經常在批評自己的聲音,那個聲音經常是斥責你,試圖要強迫你去做某些事情。

  仔細傾聽這個聲音,找出它的聽覺次感元,以及傾聽時,觸覺的感受。

  1.正向意圖︰

  問問那個聲音,它對你的正面希望是什麼?或對你的期望是什麼?

  2.檢視意識的自我︰

  是否贊同它的正面意圖?如果是,就繼續下一步。

  3.生態檢驗︰

  問問那個聲音,是否願意在符合它的意圖下,試著改變它對你的說話方式,好讓你更容易瞭解、接受?如果同意,繼續下一步驟。

  決定三種不同的說話方式,以作為下一步驟的探索方式。

  例如︰柔和親切的語調、鼓勵支持的口吻…等。

  進入內在,邀請那個聲音,開始試試看這三種不同的說話方式,瞭解轉換後的聲音對你的不同影響。

  選擇一個最佳的方式,請內在的聲音未來轉換為該方式來與你溝通。

 

化解自我衝突練習:

  1.B請A找尋一個經常出現的自我批判的情境。

  2.A選擇兩種不同顏色的筆,分別在紙上寫下“行為的我”及“批判的我”。並在地上標示出這兩個相對的位置。

  3.B導引A進入“批判的我”的位置,面對“行為的我”,以批判的姿勢,開始重複所有的批判。

  4.B讓A中斷情緒後,進入“行為的我”的位置,看著“批判的我”,聽著他的批判,感受觸覺的感受。

  5.B讓A中斷情緒後,再次進入“批判的我”的位置,看著那個“行為的我”,想想看,他這些行為背後有哪些正面的意圖。

  6.B讓A中斷情緒後,再次進入“行為的我”的位置,看著剛剛那個“批判的我”,想想他批判的背後,可能有哪些正面的意圖。

  7.B讓A中斷情緒後,以旁觀者的觀點角度來看,這兩個自我的正向意圖有哪些共同點。

  8.A再次進入“批判的我”的位置,在瞭解“行為的我”的正向意圖之後,給他一句鼓勵的話。

  9.A再次進入“行為的我”的位置,在瞭解“批判的我”的正向意圖之後,聽著他的鼓勵,想像將他擁抱進來,與自己合而為一。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hbc&aid=638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