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5/31 11:15:27瀏覽802|回應1|推薦14 | |
亞里斯多德曾提過:「快樂來自兩個元素,一個是愉悅,欣喜的感覺;一個是幸福,讓生命有意義的感覺。」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這邊,一定會點頭,說:沒錯沒錯,就是這樣。但接著,就開始產生疑問,「那麼我不快樂,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亞里斯多德短短的一句話,其實包含很多需要深思的事:甚麼是「感覺」?我對「欣喜」的定義是甚麼?甚麼叫做「有意義」?如何去做? 這些問題的解答,往往因人而異。可是,卻很少有人能體會,沒有釐清這些問題,會給自己的生活造成多少的混亂。尤其是當父母的人。 例如:你清楚知道自己的感覺嗎?你曉不曉得,發生甚麼事會讓你生氣?怎樣的情境會讓你舒服、愉悅?當你跟你在乎的人在一起時,你們創造了怎樣的氛圍? 這些問題看似無聊,其實,會影響你如何看待事情。 我演講時,會問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怎樣的小孩。許多爸媽都快速的回答:「我希望我的小孩是個『快樂』的小孩!」 緊接著,我都會質疑「那麼,你的孩子很快樂時,為什麼你經常不是很高興?」 不少爸媽都會狐疑我為什麼這樣講,我再解釋:「比如,你很疲憊的下班回家,結果,看到家裡的二個孩子興高采烈的在打遊戲,你會有怎樣的反應?」 聽到這邊,爸媽們就明白了。如果他們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快樂的小孩,那麼,看到孩子很開心的時候,應該馬上不覺得疲憊,反而會跟孩子一起開心的玩著。 所以好多小孩都覺得奇怪,為什麼父母嘴巴說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從小,我們都是在口號下長大。都誤會只要喊一喊,許多問題就解決了。卻不懂要完成這些口號,才是最困難的。更何況,往往只教「要」做甚麼,卻沒有教導人「如何真心」做甚麼! 真心最難! 我們都知道要兄友弟恭、和樂相處,但就是有人(而且是不少人),就是覺得跟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卡卡的。我遇到許多年輕的孩子,問他們家人之間的相處好嗎?百分之九十都說好。 再問下去,答案真的會讓人心疼。 這些回答「好」的孩子,他們認為「沒有吵架」就是好。所以,家人出遊,是到一個景點、一個餐廳後,各自滑手機,沒有互相說話,因為不曉得要聊甚麼。小孩不知道跟父母要講甚麼,也就罷了。還會有不少的父母說:「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世界,跟他們已經脫節,有甚麼好聊?!」 當我們全家坐在我先生的車上,光是從A地到B地,沿路就可以聊到鬧翻天。從音樂、電影、工作、感情,每個成員都會想讓其他人知道,自己發生了甚麼。甚至到達了目的地,大家還會在車上坐一下,因為要讓話題有一個暫停的地方。這才是相處的「好」吧?! 當有人告訴你:要用正能量來充滿自己的生活。這句話沒有錯,可是,甚麼是「正能量」?如何「充滿」? 要真的去知道自己心裡的感覺,接受並且懂得處理。想像一下,父母自己都不太了解自己的感覺,如何貼近孩子的心呢?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