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漢字恆流長 正體字廢不得
2006/05/27 10:12:17瀏覽278|回應1|推薦7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5046

漢字恆流長 正體字廢不得

2006/05/27

【李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中國文字自古以來,只有「正體字」和「異體字」之別;「繁體字」和「簡化字」是大陸文字改革後才有的名稱。大陸把「正體字」污名化為「繁體字」,是讓人產生錯覺,以為簡化字容易學,繁體字難。「簡體字」是教育部在民國二十四年所公布,計有三二四,大抵取之於宗元以東俗體字、古文、草書、別字等。

大陸的「簡化字」,計共二二三五字。其中有一七五三字是偏旁簡化而衍生,另有十四個簡化偏旁字,而真正簡化字只有四八二字,其中四分之三容納有「簡體字」。由於簡化方法雜亂無章,既無條理,又無定則,所以學習並不容易;而且筆畫越簡,字型的區別越小,辨識也就越難,再加上「一對多」的同音取代,更顯混亂。不見得好學,使用起來也會有困難。

大陸實施簡化字,旨在掃除文盲,所以層次比較低。學習「正體字」可輕易閱讀簡化字書籍,學習簡化字,則需再學一套正體字方可閱讀簡化字以外的漢字典籍,這是不合學習的經濟法則。

學習「簡化字」,就像吃「速食麵」一樣,也能飽餐,但非長久之計;要長久之計,還是得學「正體字」。外國人要學習「簡化字」,我們管不著,但總不能讓我們的子弟一輩子吃「速食麵」。

站在教育立場,為了開擴視野,我不反對認識「簡化字」,但不能與正規教育相提並論,正規教育只有「正體字」,好比射箭,只能有一個「鵠的」,否則就沒有標準可言,有失教育的意義。

「簡化字」最大功能,在於書寫比較簡便,但在電腦極為普通的今天,任何漢字,無論繁簡,都只要三碼就可以輸入,那簡化又有什麼意義?

【 2006/05/27 民生報】

個人覺得:

  1. 以現代需求而言,其實,人眼與大腦對於圖形的辨識能力很強,對於正體字的辨識能力自然會強於簡化字,以平面媒體、書籍雜誌、電子媒體與網路的傳遞訊息而言,正體字有優於簡化字的強勢好處。
  2. 個人主觀上,寫一手漂亮的正體字,令人有成就感、文化氣質高、溫文儒雅的象徵。只會簡化字,文化水準可能就有限了。
  3. 「以簡馭繁」是想法純淨或者是做事的原則,並不是以一種簡化的手段,繁雜性質的事情對象就會變得比較簡單。有時候反而顯得治絲益棼,愈做愈糟了。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inecyp&aid=288439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好好的正體字被無端竄改稱謂成繁體字
2006/06/23 14:29

難免使人望繁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