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科學傳播的網路新天地
2015/11/26 20:27:30瀏覽273|回應0|推薦0

科學傳播的網路新天地

兩岸科學傳播論壇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主要目的是希望建立兩岸科學傳播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的交流研討平臺,分享雙方理論研究與實踐成果,增益兩岸科學乃至人文知識的傳播發展。

本屆著眼於數位媒體科技的發展以及數位資訊的快速流通,促成網絡社會的崛起,而人們也藉此超越時空限制去傳遞訊息、獲取知識、營造氣氛,讓想像力與心靈無限馳騁,為順應此潮流本論壇因而選定「網路科普暨互動遊戲創新與發展」為本次主題,並由臺北藝術大學電影與新媒體學院承辦,於1112日與13日兩天在臺北藝術大學舉辦活動。

本論壇從一個全場互動音樂APP開始,帶給大家耳目一新的印象,之後的主題演講、分項論壇,各個參與者從自己的專業與經驗看到了網路帶給科學傳播巨大的改變,並且分析在其中所展現出的機會與挑戰。現今網路上不缺資訊,但缺加工,這需要跨領域地融合科技、文化、心理、藝術等層面,並加上無限的創意而成,還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在臺灣由科技部整合許多官、學的資料,彙集而成科技大觀園,並結合民間的泛科學協助宣傳,因此有很大而廣泛的資料庫,也逐漸接觸到大量的民眾。此外政府也與民視合作,拍攝一系列的科學再發現科普節目,也有不少觀眾收看。

但相較之下,中國擁有6.68億網民,手機網民規模也將近6億,如此廣大的市場孕育出更多科普網站,如果殼知識就是力量等,以及一般的平臺如騰訊。中國從全國性到地方性都有不同風格的媒體,各有其特色與定位,不過他們自謙覺得目前還缺少有影響力的科普網站,內容良莠不齊,缺少原創,民眾對科學知識興趣較缺乏,對聳動的議題較有興趣。

當天臺灣的幾個具特色的方式讓人有深刻印象,例如海洋大學程一駿教授透過網路傳播野生動物的生態知識及落實保育工作,讓保育知識的傳播與訊息的通報更有效率;泛科學則掌握現代人碎片化的閱讀特色,同時結合少數專家的「認知剩餘」去寫文章填補多數大眾的「認知不足」,並融入圖、文、影、音、APP等多媒體,提供兼具娛樂趣味與深度思辨的科學知識;另有以「社會議題」當節點的資訊設計平臺,結合科學家與設計師,並藉由具故事性的動畫影音來讓不同立場的人可以互相了解,創造對話,而非製造對立;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則是以嚴謹的態度提供科學的專業知識簡介,從讀者流量也可看出這是符合社會需求的。

眾多報告皆以「供給端」來思考,想要提供許多知識給一般大眾。另有大愛電視地球證詞的何佩玲製作人則以一個非科學背景的人來學習科學節目製作的經驗講起,回憶學校的學習為何讓她充滿挫折,目前紀錄片的導讀為何又能激發她的好奇心與主動學習的動力。而她介於專家與觀眾之間,須要幫觀眾提問,也要幫科學家軟化知識,慢慢有些心得。她覺得擴大感知經驗是個很好激發好奇心的方式,但可惜國內偏重知識面的學習太缺乏這方面的啟發。

此次論壇提供參與者從不同角度來分享科學傳播的經驗,茶敘或餐敘時大家也積極尋找具有互補性的人來合作。而網絡商業的特色往往是「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來付錢」,因此可以顛覆傳統想法,讓許多創意得以產生,期待下屆論壇會更有更豐盛的內涵。

( 興趣嗜好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3690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