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6/09 07:41:45瀏覽1998|回應12|推薦79 | |
經濟發展狀況與健康指標之間,有著極大關連,可以說一個國家的政經狀況幾乎就決定了該國的平均壽命,以1999年世界人口統計資料顯示,最窮國的經濟生產值是最富國的四百分之一左右,而生命期望值只有42歲,比最富國少了37歲。愈窮的國家,似乎愈需要醫療。然而愈需要醫療的國家,愈沒有錢來發展醫療,非洲地區的醫療狀況,正陷入此種惡性循環之中。
對於經濟陷入困境的非洲國家而言,外來的援助在醫療衛生支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但也因此形成多頭馬車的走勢,不僅影響衛生政策之統合,亦相當程度的妨害醫療體系的正常運作。舉例來說,一個非洲國家級醫院內,往往充斥著來自不同援助國家的醫療設備,卻因不同原因而擱置無法使用,也許因為故障無法維修、少了某個零件、缺乏某些試劑等等。在非洲,一個援助計畫結束,留下一些當地人尚未學會如何使用的機器,並非特例,援助國以其自身之考量所提供的援助計畫,常常不符合受援國的需要,形成援助資源的浪費,幸而新的援助趨勢已開始重視受援國的自主性。 另方面,對非洲的醫療援助計畫常集中於一些特定項目上,造成資源分配不均。以盧安達為例,在1990年,有百分之二十的援助費用指定用在愛滋病的研究及防治,資金的過於集中對於其他同等嚴重的疾病,形成威脅,比如瘧疾、其他寄生蟲感染、營養不良或是兒童預防注射等,因其新聞性較低,較難得到國外資金挹注,形成防治上的死角。 以目前全球化的趨勢下,健康問題已非單純的國家問題,但在國際醫療援助組織上,亦有其政策困境存在。作為全球衛生領導地位的世界衛生組織(WHO),因其角色和功能的侷限,以及缺乏面對「全球化」的政策發展和責任行使,其職權遭到世界銀行之挑戰,後者並成為國際健康政策領域中最有力的贊助組織,但世界銀行所主導之國際衛生政策,以經濟作為首要考量,過度計算成本效益,能否真正照顧到普羅大眾尚有待評估。對非洲國家而言,如何整合來自各援助國的援助資源,加以統合,並做有效的運用,相信是各國衛生決策部門最重要之課題。 我國目前在非洲地區的四個國家派有醫療團:布吉納法索、聖多美普林西比、查德、馬拉威等,主要之工作內容為提供醫療服務,並期能透過技術轉移而達到提昇合作國家醫療水準之目的。但我國政府以外交為導向的醫療援非計畫,卻受限於以下因素,而使得其他國際組織甚至合作對象質疑台灣之援助動機及誠意: 1. 因政治考量成立之援助計畫,缺乏計畫執行前之設計,亦無執行後之效果評估。目前四個醫療團,除馬拉威之外,其餘三個援非醫療團之成立均為遞補中共撤出後所留下之空缺,雖滿足合作國家之要求,但明顯可見倉促成軍,且缺乏長遠之規劃之窘態。 2. 我國以外交為導向的援外醫療計畫,由外交部、大使館、以至國合會,決策層級太多,導致醫療團自主性有限,降低援助效益。 3. 人力問題,各醫療團目前皆以醫院臨床看診為主,醫師為醫療團之主力,但國內有意願到非洲的服務的醫師不多,醫師的招募較其他醫療人員相對困難,團員補足不易。 受限於國際政治的現實考量,相較於其他援助國家及國際組織,台灣的援外計畫在執行上有著另一層面的困難,如何在有限的舞台上做出完美的演出,以下為幾點建議: 1. 設定醫療援外計畫之長程目標:我國的醫療援外計畫普遍缺乏長遠目標,或是囿於外交醫療協定,將醫療團之工作限制於醫院看診或開刀的醫療服務,如此,就算門診量再大、開刀人數再多,對合作國家的醫療幫助還是有限。一個可讓受惠人數增多的醫療計畫應是紮根於基層的,並廣泛施行於大眾的,亦即著重於公共衛生層面的醫療服務,爰此,醫療團的長程目標應放在重建公共衛生體系上,教導當地居民正確的衛生常識、傳染病的研究及防治、以及訓練可從事基本健康照護的工作人員等,另方面,因應此長程目標,醫療團成員之選擇亦可由招募不易的專科醫師,改為公共衛生人員,解決醫師荒的問題。 2. 設法將國內援外的非政府組織(NGO)納入援外合作計畫:近年來由於各個國際非政府組織的積極參與,NGO已成國際開發的主角之一,且因其更能貼近一般大眾,更能將社會開發作更具體的實現。我國的外交空間因處處受到中共打壓,領域侷促,若能將不具官方色彩之NGO納入醫療援外的體制內,當更能拓展我國對外的能見度。但某些醫療援外團體的短期義診方式,雖然表面上風風光光,但無發展性,負面影響大於實質幫助,則難為國際其他發展組織所接受,似有匡正之必要。 3. 醫療團成員行前訓練及再教育問題:一般而言,醫療團團員於其專業領域上之知識皆已受到國家考試之認定,不成問題,問題在於語言能力,以及對駐在國的相關資訊的掌握。鑑於各醫療團使用之法語、葡語、阿拉伯語、以及各種當地土語,並非我國教育體系中必修之外語,若能於行前安排基本之語言訓練,以及給予新任團員駐在國之各類相關資訊,當能縮短適應期間,早日進入狀況。再者,醫療科技日新月異,醫療團人員長年住在資訊取得困難的非洲地區,每年五天的返國受訓是否足夠?值得商榷。 4. 醫療援助不應破壞當地現有之醫療制度:巴馬科制度(Bamako Initiative)在非洲行之有年。1980年代,經濟的問題導致許多非洲國家面臨醫療支出上之財務困難,1987年,41國衛生部長、UNICEF、WHO、以及世界銀行代表在馬利首都巴馬科舉行會議,並提出此制度。巴馬科制度之目標在於,讓大多數的人都有能力負擔基本的醫療服務,並佐以五大策略以達成此目標: ‧ 重建並革新公共衛生體系、醫療照護及後送系統 ‧ 去中央化之衛生政策決定 ‧ 建立社區財務系統以支付地方基礎醫療照護 ‧ 社區為單位經營基本醫療服務 ‧ 社區衛生站自行定義並提供醫療配套服務,如預防注射、孕婦照護、基本產後照料等 此制度的基本原則為使用者付費,雖因而被質疑是否違背其目標,但我國幾個醫療團目前採用看診後直接給藥的方式,明顯與其基本原則相抵觸,有檢討的空間。而此點亦暴露出醫療團成員對當地相關衛生政策不夠了解,有自我充實之必要。 在台灣,無可置疑的,醫師屬於高收入族群,因此願意到非洲地區服務者,通常懷抱著某種犧牲奉獻的理想,但作為一種專業,則空有理想是不夠的,必須有多方的配合方能成就大目標,政策的制定、專業的能力等,缺一不可。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