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安於正法,守住安祥----- 向雲
2006/06/24 10:14:56瀏覽85|回應0|推薦0

 2006.6.22

 

    什麼是正法?“安祥禪”就是第一正法!而正法的內涵就是“安祥”,因為正法即生命,心靈的原態、生命的本質正是安祥。

 

    師父曾為我們指出,學法有理入與行入兩條路,而從理入極難!雖然  師父也為我們提出了許多條參究的路線,但仍提醒我們:「不管你秉賦高低,都要從保任安祥著手!」安祥禪重視安祥的正受,不重視知解;重視澈了,真正地解脫、自由。其實,這正是兩千五百年前  佛陀的立場:

    在舍衛城,有兩個感情甚篤的好朋友。有一天,兩人相邀聽佛說法,受了佛陀的感召,於是毅然出家學佛。兩人出家後非常精進,一起去跟隨戒師學戒,之後再跟隨其他老師學習佛法,這樣過了五年。有一天,兩人一同來到佛所,頂禮佛陀之後,向佛陀請示法要。佛告之以:一則內觀禪修,二則勤研經集。其中一人較為年長,恐研讀不力,於是從內觀禪修下手,他離開了他的朋友,隻身到森林裏禪修,精勤不懈,不久即證得了阿羅漢果。

  另一位較年輕的友人則立志研理,博覽群經,不久之後,即對三藏之學融會貫通,於是四方遊化,到處講經說法,收了五百比丘徒眾,又作了十八個佛教團體的住持。

  這位較年長的,因為成就了內證工夫,許多佛子去向他請法,這位「勝道沙門」均直接教以內觀禪修的方法,因此每個弟子都得開悟解脫,不久也學徒濟濟,道聲甚隆。他的弟子們想入舍衛城去拜謁佛陀,這位勝道沙門便令弟子們代向佛陀及佛陀身邊的阿羅漢比丘們問候,並令弟子們順道到他的好友──「博學比丘」的處所向他問好,弟子們拜謁佛陀之後,旋即遵囑到博學比丘那裏,表明來意,代他們的老師向博學比丘頂禮問訊,這位博學比丘卻一臉傲慢地問道:「誰?」弟子們回答:「您的老友××比丘。」

  之後,這位勝道比丘的弟子們常常輪流去拜謁佛陀,勝道比丘從不忘了令弟子們順道去頂禮他的老友──博學比丘,誰知這位博學比丘傲慢之餘又漸漸露出厭煩的神色,有一次又忍不住故意問前來頂禮的「勝道比丘」的弟子:「他是誰?」「您的老友××比丘!」「你們跟他學到什麼?有沒有研讀各類經集?」「沒有。」「有沒有研讀“法句”一句一偈?」「沒有。」博學比丘不客氣地說道:「怎麼出家那麼久,連一部小小的經集都沒研讀,他是怎麼教導你們的?你們的老師一大把年紀才出家,穿著糞帚衣在森林裏不知是怎麼過的,收了那麼多徒弟,竟然沒有一人讀過任何一部經集!」

  其實,這位博學的比丘對他的老友──一個年老出家、不識之無的老比丘,竟然也有那麼多徒眾跟隨,心裡是懷著嫉妒與輕視的,於是心下暗自盤算:「找個機會與他辯論一番,讓他出糗!」

  有一次,這位證果的勝道沙門入舍衛城拜謁佛陀,之前他先到老友博學比丘的處所將缽和袈裟寄放老友處,拜謁佛陀之後,旋即回到老友處所準備敘舊一番,博學比丘早已準備好了兩個位子,並召集他的弟子們前來,聆聽他倆的辯論。此時佛陀以佛眼觀此因緣,知道博學比丘雖然博研群經,然對內證工夫卻毫無所獲,夜郎自大,甚可憐愍,於是整裝朝著博學比丘的住處走來。

  佛陀的突然到來,令大眾頗感驚訝,頂禮佛陀之後,大家恭請佛陀上座,佛陀問博學比丘:「禪定是什麼境界?」博學比丘一時語塞,無言以對。佛陀轉身將同樣的問題詢問這位森林裏的阿羅漢比丘,他都對答如流,佛陀讚歎地說:「善哉比丘!」接著佛陀又問四果的內容情況如何?這些都是內觀實證的境界,阿羅漢比丘從容而詳細地稟告佛陀,博學比丘在一旁楞楞地聽著,心中慚愧不已,而佛陀又不住地讚歎阿羅漢比丘;博學比丘的弟子們眼看佛陀不停地讚歎那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比丘,而他們的老師那麼博學,又辯才無礙,卻沒有得到佛陀絲毫讚許,心中甚感不服,私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佛陀問明了原委之後說道:「你們的老師如同領工資的牧童,他只負責將老闆的牛帶到草地吃草,但卻沒有喝到擠下來的牛奶──從享盛名而不得法味;而勝道比丘,他堪稱我的徒兒,他領受了我的真髓──他有法味。」佛因而又說偈言:

「雖多誦經集,放逸而不行,如牧數他牛,自無沙門分。」

「雖誦經典少,能依教實行,具足正知識,除滅貪瞋痴,
善淨解脫心,棄捨於世欲,此界或他界,彼得沙門分。」

  大眾聆聽了佛的開示後,有許多人都得到心開意解。

    從這個小故事我們可以知道,重視正受,實證解脫,乃是正法的傳統。正見必須來自正受,才能保證此見之正確,正所謂「由定生慧」;當然,此「定」必須是「正定、正受」才行。

    提到「正定」,許多人會誤以為就是打坐、四禪八定,甚至還以為有著濃濃的神祕成分,其實不然。  師父指出,「正定」乃是“安定得很正確”,是心靈由“離執、去執而無執”的狀態。經典裡記載著一位比丘,因為終於將自己的心安定下來,清除了內心的雜質而解脫證果的故事,正好可以說明正定的涵意與重要性:

舍衛城有個牧牛的年輕人,因為遺失了一頭牛,跑到森林裏四處尋找,直到中午時分,終於找著了那頭牛,將它趕回牛群裏。此時這位年輕人方覺口乾舌燥,飢腸轆轆,於是他走進森林裏的一所寺院,向師父們頂禮之後,一旁坐下,比丘們見他飢餓的樣子,就對他說:「桶子裏還剩下些飯菜,你去吃吧!」

這位年輕的牧牛人,從桶子裡獲得一頓飽餐後,心想:「我日夜辛勤工作,卻無法賺得如此美味又豐盛的食物,在家生活有什麼好呢?不如出家算了。」於是他向比丘們表達出家的意願,希望加入他們的僧團生活,比丘們說:「善哉!優婆塞, 歡迎你成為僧團的一份子。」

他剛出家,倒還勤快,對於僧團分派的執事從未怠慢,又因為人們供養佛陀及比丘們的衣食非常豐厚,不久他就變得又胖又肥。

但是出家不久,他開始感到厭倦,心想:「我為什麼要過這種乞討的生活呢?還是還俗吧!」於是他便離開僧團回家去了。

才在家沒幾天,因為缺乏食物,身體又瘦了下來,於是不免又想道:「我為什麼要受這種挨餓的苦呢?還是出家去吧!」於是又回到僧團。但是過不了幾天,他又覺得修行沒意思,又還俗回家去了。回到家沒幾天又覺得不快活,又想到要出家:「我為什麼要當個在家人呢?我要出家去!」於是又重返僧團……。如此反反覆覆。當他第六次離開僧團還俗回家去後,比丘們都認為他是一個愛幻想,不能掌握自心,一任心念遊走不停,隨時會改變心意的人,因此就稱他為「質多手」比丘。

有一天,他從林裏工作回來,不禁又想到出家的種種好處,於是走進臥室要取他的袈裟,準備第七次出家。當他走入臥室,看見平時所貪戀的妻子躺在床上睡覺,髒衣服掉了滿地,妻子嘴巴張得像蛤蟆,嘴裏淌著口水,鼻子鼾聲大響,還不時發出吱吱的磨牙聲 整個人看起來就像一具腫脹難看的屍體。他心中猛然一震:「這不就是無常與苦嗎?我曾數度出家,但為了她,我始終無法安住在僧團,真是愚痴!」於是他拿起袈裟,將之綁在腰際,毅然決然地奪門而去。

住在隔壁的岳母看見女婿匆匆出門的樣子,心中訝異地想著:「他剛從林中回來,馬上就綁著袈裟出門,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趕緊跑過來女兒這裡,看到女兒醜態畢露的睡相,隱約看出了端倪,她對床上的女兒喊到:「起床啊!妳這貪吃好睡的女人!妳丈夫看了你這般醜陋的睡態,已經厭離而去了!此後再也不會為妳留下來了。」

「媽!您別吵!他能離開多久呢?過幾天他就會回來了。」女兒睡意猶濃,囈語般的回答。  

質多手尊者走在路上,腦海中不時浮現方才妻子的那一副睡相──昔時的嬌柔美麗不知何時變了樣?他反覆地思索無常和苦,終於得法眼淨。當他回到僧團,比丘們都說:「我們不能再接受你加入僧團了,你一次次的剃除鬚髮,卻始終沒有剃除你心中的貪瞋癡等雜染,你的頭已經像是專門用來磨刀的磨刀石了,你如何能安住僧團,做一個真正遠塵離垢的出家比丘呢?」

「尊者們!請慈悲再接受我一次吧!」他懇求著。比丘們想到他以前對大眾的種種協助,最後答應再給他一次機會。幾天之後,他不但證得阿羅漢果,同時具足四無礙解,很多不知情的比丘偶而會開玩笑地對他說:「怎麼這麼久還不還俗呢?如果你想太太就回家吧!」質多手尊者說:「尊者們!當心中仍有執著時,我會想要離開;但此刻我已斷除一切執著,不會再離開了。」

比丘們對質多手尊者的話仍然將信將疑,因而請示佛陀,世尊說道:「比丘們!這是真的,你們不須懷疑。當他心不堅定、不能了解真正的法義時,他總是善變而徘徊在出世與入世的生活中;然而此刻他已超越了一切是非善惡,不再有執著或恐懼了。」世尊因此而又說偈言:

「心若不安定,又不了正法,信心不堅者,智慧不成就。」

「若得無漏心,亦無諸惑亂,超越善與惡,覺者無恐怖。」

   聆聽了佛陀說法,與會大眾都得到了法益。

    時代不同了,修學正法不必出家,且更須善盡對於家庭與社會的責任義務;但“安於正法,守住安祥”的要求則是一致的。提出兩個佛典上的小故事,願我們莫再耽溺於知解的馳求,更莫在各種法門之間徘徊,因為摩訶般若安祥心,最尊最上最第一!也切莫於安祥心之外晃盪,只因守之常享彼岸樂,棄之則墮五蘊苦呀!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ncy22&aid=32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