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標題:何謂彌陀四十八願
2023/09/03 15:01:17瀏覽112|回應0|推薦0
標題:何謂彌陀四十八願

古德曾云:「佛陀四十九年說經,在理論上、修學上、因果上說,《華嚴經》第一。《華嚴經》與《無量壽經》相比,《無量壽經》乃是第一,因《華嚴》部頭雖大,如不到最後求生淨土就不圓滿。」《無量壽經》是『淨宗五經一論』之一,也是 阿彌陀佛與 釋迦牟尼佛二佛所說,其第六章發『四十八願』就是 阿彌陀佛說的,所以第六章是淨土宗經典最原始的根據。它是 阿彌陀佛因地(法號是:法藏比丘)修行『菩薩道』時,要求 世間自在王佛為其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功德嚴淨,廣大圓滿之相,並思惟究竟選擇所欲,結得之大願。茲就『四十八願』分析如下:
(1) 國無惡道願。即無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
(2) 不墮惡趣願。即六道眾生往生彼國後,絕不復更墮三惡道。
(3) 身悉金色願。即往生彼國後,皆具紫磨真金色身。
(4) 三十二相願。即往生彼國後,皆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5) 身無差別願。即往生彼國後,端正淨潔悉同一類,形貌無有差別好醜。
(6) 宿命通願。即往生彼國後,能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作善惡。
(7) 天眼通願。即往生彼國後,能洞視十方去來現在之事。
(8) 天耳通願。即往生彼國後,能徹聽十方去來現在之事。
(9) 他心通願。即往生彼國後,皆得他心智通,能希知億那由他百千佛剎,眾生之心念。
(10) 神足通願。即往生彼國後,皆得神通自在波羅蜜多。
(11) 遍供諸佛願。即往生彼國後,能於一念頃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供養諸佛。
(12) 定成正覺願。即往生彼國後,能遠離分別諸根寂靜,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
(13) 光明無量願。即彼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亦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
(14) 觸光安樂願。即眾生見彼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往生彼國。
(15) 壽命無量願。即彼作佛時,壽命無量,國中聲聞天人壽命亦皆無量。
(16) 聲聞無數願。即彼作佛時,國中聲聞天人無數。
(17) 諸佛稱歎願。即彼作佛時,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數諸佛,皆共稱歎彼名,並說彼功德國土之善。
(18) 十念必生願。即彼作佛時,十方眾生聞彼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彼國,乃至十念,必得往生。
(19) 聞名發心願。即彼作佛時,十方眾生聞彼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蜜堅固不退。
(20) 臨終接引願。即彼作佛時,十方眾生以善根迴向願生彼國,且一心念彼晝夜不斷,臨命終時,彼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經須臾間而生彼剎,並作阿惟越致菩薩(不退轉也)。
(21) 悔過得生願。即彼作佛時,十方眾生若有宿惡,聞彼名字即自悔過為道作善,便持經戒願生彼剎,命終不復更三惡道即生彼國。
(22) 國無女人願。即彼作佛時,彼國無婦女。
(23) 厭女轉男願。即彼作佛時,若有女人聞彼名字得清淨信,發菩提心厭患女身願生彼國,命終即化男子往生彼剎。
(24) 蓮華化生願。即彼作佛時,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生彼國者,皆於七寶池蓮華中化生。
(25) 天人禮敬願。即彼作佛時,十方眾生聞彼名字,歡喜信樂禮拜歸命,以清淨心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
(26) 聞名得福願。即彼坐佛時,十方眾生若聞彼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
(27) 修殊勝行願。即彼作佛時,十方眾生若聞彼名,常修殊勝梵行。
(28) 國無不善願。即彼作佛時,國中無不善名(指二乘、女人、諸根不具三種名)。
(29) 住正定聚願。即彼作佛時,所有眾生生彼國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指正定聚,不退轉也)。
(30) 樂如漏盡願。即彼作佛時,所有眾生生彼國者,永離熱惱心得清涼,所受快樂猶如漏盡比丘。
(31) 不貪計身願。即彼作佛時,所有眾生生彼國者,不起想念而貪計身(執有我身而貪著計度)。
(32) 那羅延身願。即彼作佛時,生彼國者善根無量,皆得金剛那羅延身堅固之力。
(33) 光明慧辯願。即彼作佛時,生彼國者身頂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獲得無邊辯才。
(34) 善得法要願。即彼作佛時,生彼國者善談諸法秘要,說經行道語如鐘聲。
(35) 一生補處願。即彼作佛時,所有眾生生彼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
(36) 教化隨意願。即彼作佛時,所有眾生生彼國者,除其本願為眾生故,被弘誓鎧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雖生他方世界永離惡趣,或樂說法、或樂聽法、或現神足,隨意修習無不圓滿。
(37) 衣食自至願。即彼作佛時,生彼國者,所須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無不滿願。
(38) 應念受供願。即彼作佛時,生彼國者,應念即能供養十方諸佛(或因佛力加被,或以自力功圓,皆可隨念普供諸佛,福慧並修)。
(39) 莊嚴無盡願。即彼作佛時,國中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
(40) 無量色樹願。即彼作佛時,國中無量色樹高或百千由旬(一由旬四十至六十里),道場樹高四百萬里,諸菩薩中雖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
(41) 樹現佛剎願。即彼作佛時,欲見諸佛淨國莊嚴,悉於寶樹間見,睹其面像猶如明鏡。
(42) 徹照十方願。即彼作佛時,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光瑩如鏡,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睹者生希有心。
(43) 寶香普薰願。即彼作佛時,下從地際上至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寶香合成,其香普薰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行。
(44) 普等三昧願。即彼作佛時,十方佛剎諸菩薩眾,聞彼佛名已,皆悉逮得清淨解脫普等三昧,諸深總持住三摩地至於成佛。
(45) 定中供佛願。即彼作佛時,十方佛剎諸菩薩眾,聞彼佛名已,皆能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
(46) 獲陀羅尼願。即彼作佛時,他方世界諸菩薩眾,聞彼佛名者,證離生法獲陀羅尼。
(47) 聞名得忍願。即彼作佛時,他方世界諸菩薩眾,聞彼佛名者,清淨歡喜得平等住,修菩薩行具足德本,應時能獲一二三忍。
(48) 現證不退願。即彼作佛時,他方世界諸菩薩眾,聞彼佛名者,於諸佛法能現證不退轉。
由此觀之,四十八願中可分為三大類,即(1)攝法身願(12、13、17)。(2)攝淨土願(31、32)。(3)攝眾生願(其餘皆屬之)。它是法藏比丘(阿彌陀佛前身)對 世間自在王佛及當時諸大弟子所提出的修學報告,現在祂已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十劫,可見四十八願已經完全實現。雖然 釋迦牟尼佛曾在經典中開示過,有比西方世界更好的地方,但是西方世界有下列三項是任何世界所無法趕上的:(1)可以帶業往生。(2)往生後就不退轉。(3)往生後一生成佛。此外,西方世界還有下列五項殊勝之處,是十方世界所不能比的:(1)十方世界皆有階級,唯獨西方世界是平等的。(2)生西方世界的方法太簡單,只要一心稱名,十念必生。(3)西方世界無三惡道,無修道障礙。(4)十方諸佛剎土是佛與眾生善惡業所成,而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感,故清淨莊嚴。(5)凡去西方者阿彌陀佛皆不問,只要具足信願行即可。(6)此世界所有一切苦,西方世界都沒有,凡夫業未消,可以『帶業往生』,雖帶業到西方世界後,並無『惡緣』,所以不起作用(如同雖有種子而不把它放進土裏,又不給陽光和澆水,它是不會發芽生根,生長茁壯而開花結果的)。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mscl&aid=179828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