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標題:云何『上三品接引大凡夫』
2008/04/17 16:38:55瀏覽4717|回應0|推薦0

標題:云何『上三品接引大凡夫』

大凡修『淨土宗念佛法門』的蓮友都聽過三輩九品的說法。所謂『九品』是指《觀無量壽佛經》所開示往生的蓮花品位;而『三輩』則是依照《無量壽經》的開示。而《觀無量壽佛經》是淨土宗五經一論之一,乃是 說明西方淨土的理論與修行方法的經典。『念佛法門』由 佛陀開示分為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持名念佛等,其目的在求臨命終時,能夠『九品蓮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至於云何『上三品接引大凡夫』?茲依《觀無量壽佛經疏》所開示,分述之如下:

(一) 【對上上者】。諸師云:「上品上生人,是四地至七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者為三?即(1)但能持戒修慈;(2)不能持戒修慈,但能讀誦大乘;(3)不能持戒讀經,唯能念佛法僧等。此之三人各以己業專精勵意,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相續不斷,各迴所作之業求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放光授手,如彈指頃即生彼國」?以此文證,正是佛去世後大乘極善上品凡夫,日數雖少作業時猛,何得判同上聖也?然四地七地已來菩薩,論其功用不可思議,豈藉一日七日之善華臺授手迎接往生也?

(二) 【對上中者】。諸師云:「上品中生人,是初地四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不必受持大乘(云何名不必?或讀不讀故名不必),但言善解未論其行」?又言:「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善根迴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一時授手即生彼國」?以此文證,亦是佛去世後大乘凡夫行業稍弱,致使終時迎候有異;然初地四地已來菩薩論其功用,如《華嚴經》說,乃是不可思議,豈藉韋提致請方得往生也?

(三) 【對上下者】。諸師云:「上品下生人,是種性以上至初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亦信因果(云何亦信?或信不信,故名為亦)」?又言:「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唯此一句以為正業,更無餘善),迴斯一行求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一時授手即得往生」?以斯文證,唯是佛去世後,一切發大乘心眾生,行業不強,致使去時迎候有異,若論此位中菩薩力勢,十方淨土隨意往生,豈藉韋提為其請佛,勸生西方極樂國也?

由此觀之,如是『上三品』,乃慈父 阿彌陀佛專接引『發大心之凡夫』可知。何以故?蓋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僅此『上三品』去時有異。云何異?即(1)上上去時,佛與無數化佛一時授手;(2)上中去時,佛與千化佛一時授手;(3)上下去時,佛與五百化佛一時授手。直是業有強弱,致使有斯差別耳。

總而言之,『九品』是指《觀無量壽佛經》所開示往生的蓮花品位;而『三輩』則是依照《無量壽經》的開示。由於開示內容乍看來好像很大不同,所以有主張西方極樂世界只接引證果的阿羅漢、辟支佛(因為要念佛至『事一心不亂』而斷見思惑者)或初地以上菩薩(因為要念佛至『理一心不亂』而見思惑和塵沙惑皆斷盡),我們初發心的凡夫菩薩都無希望。其實只要稍加分析,此見解將不攻自破。其理由有下列幾點:(1)《無量壽經》是 阿難尊者所請而說,主要以出家眾為開示對象;《觀無量壽佛經》是韋提希夫人所請而說,主要在開示在家二眾,所謂『因材施教』『隨機教化』,是故並無不同。(2)如《金剛經》所開示:法法平等,無有高下;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所以兩經的『三輩』『九品』內容並無虛實之別。(3)淨宗二祖 善導大師曾在《觀無量壽佛經疏》中,力薦西方淨土乃在接引『凡夫』為主,而相傳大師是 阿彌陀佛示現,故此見解可說是 阿彌陀佛親口所說,我們更應堅定信心才對。(4)如果在家眾不能『上品上生』,何以當時與淨宗初祖 慧遠大師同修的 劉遺民居士(較初祖早往生),能夠跟 西方三聖同來迎接 慧遠大師往生(淨宗往生聖賢錄有詳細記載,可以為證)?(5)又『淨宗往生聖賢錄』有記載許多在家居士『上品上生』的殊勝事跡(如王龍舒居士的『預知時至,站立往生』、夏蓮居居士的『預知時至,無疾安祥,念佛往生』等不勝枚舉),更可證明。願與諸仁者共勉之!Monday, October 03, 2005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mscl&aid=179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