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朔
當代美國主要女詩人瑪莉‧歐立佛(Mary Oliver, 1935-)在〈當死亡到來〉裡有這樣的句子:
當生命結束,我想說:終我一生
我是個新娘,嫁給了驚奇
我是個新郎,
把整個世界抱在臂彎裡
當生命結束,我不要還在懷疑
我是否讓自己的一生
留下什麼獨特
而真實的痕跡。
我不想發現自己仍在嘆息
和恐懼顫慄
或整個人生都充滿爭議。
我不想終結此生,
只是在這個世界到此一遊。
而我相信,舉世滔滔,在芸芸眾生裡能夠歡喜的面對死亡,雖然仍有牽掛,但仍能釋然撒手的人,其實並不會太多,而以馬內利修女肯定是其中的一個。她在這個世界上,匆匆百年,並不是只到此一遊;而是用愛來澆灌人心,而就在用愛澆灌世界的同時,她生命的杯也被神恩所填滿。她可以歡喜離去,因為她的杯已滿,死亡只是一種溢出。
當代傑出聖徒之一的以馬內利修女,她的生平事工,人們早已耳熟能詳,她在百齡高壽前夕,接受了訪問而出了這本小冊,而真是值得感謝。她雖然高壽如此,她那顆被愛填滿的心卻一點都不見老。她的睿智話語如荒漠甘泉般汩汩而出,讓人看了不僅歡喜,更有如被洗滌後,一片清朗。這是我讀了許多各種偉人訪談錄裡,受惠最多的一本。嚴格說來,它已不是訪談錄,而是一本愛人者以她的一生經歷及所思所想為題材的證道錄。
以馬內利修女的這本訪談錄,確實不同凡響。一般的訪談,多半是訪談者提供舞台,讓受訪者作冗長的表演。這是一種單向道、沒有挑戰也沒有火花的訪談。但這本訪談錄則完全不同。兩位作家記者乃是相同俗世傾向的自由知識分子,於是他們的提問和以馬內利修女的對答間,這形同是「俗世—神聖」兩個不同平面上的交鋒。正因受到這種挑戰,以馬內利修女那種基於信仰召喚而無怨無悔愛人類、為弱者工作的心靈成長過程,遂能以一種最動人的方式呈現。聖方濟曾說過:「事奉窮人,如事奉上帝。」以馬內利修女說:「天堂會在你觀看別人、傾聽他者的那一天『開啟』。」這些聖徒都將愛的行動神學做了最直接的表露!
因此,這本訪談錄小冊,表面淺白,實則深邃。兩位訪問者一如俗世的我們,對以馬內利修女這種聖徒式的人物充滿了好奇與不解:她早年發願,無論身心是否有過掙扎或後悔?人生在世,經常都會埋怨,她對自己的事又是否也有過類似的疑惑?因此他們提問以馬內利修女時,總是用世俗的經驗在掙扎、疑惑,是否反悔等方面做文章。這不是惡意,但至少是一種心智上的挑戰。但以馬內利修女在答覆時,卻顯露出她其實早就是個「跳躍進了信仰」中。
她從發願為修女起,就已進入了那個「大寫的絕對」的世界。她幫助窮人與弱者,不是世俗的憐憫或施捨,而是體會到這種無私的奉獻乃是一種神貧愛,一種讓自己富足的恩賜。生命是個禮物,她把這個禮物散發出去,散得愈多也就更加富足。當我們看了她的信仰歷程,對那個愛的世界,或許就會有更多感悟與孺慕!以馬內利修女這位睿智老者,在她百歲前夕,把她自己當成了禮物,送給了我們!◇
本文引用大紀元時報http://news.epochtimes.com.tw/9/12/11/128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