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0/22 15:55:01瀏覽4649|回應0|推薦1 | |
故事幾多曲折,真道是天理輪迴,如篇名,此番重會,歷過多少是非。讀完它,不禁讚歎作者安排的巧妙,缺憾中又見圓滿。將興哥重會珍珠衫的橋段自是本文高潮所在,他與王三巧休離而後續緣的橋段也是精采:本是有情人,堪得賊人作弄、傻人痴纏,鏡破釵分;蒙天垂憐,補缺為圓。 王三巧的被休與改嫁,在以往的封建社會,恐怕落不得如今好下場,此文中,作者表現了對三巧的寬容,承認了人性中性慾的存在。這無疑是種新突破,今日時代對性的開放,恰恰可以對比以前的保守,尤其在宋明理學「烈女不事二夫」的教條下,偷情的王三巧怎可能再嫁,遑論最末得與蔣興哥再續前緣了。 薛婆的險惡用心,讓人想起報紙中不曾間斷的種種社會案件,誰能料得一場看似無奇的相遇,竟是包藏如此可怕污穢的用心,如何杜絕得了自己成為待宰羔羊?怕只有自己對愛情婚姻、道德觀念的嚴肅態度,方可能避免。薛婆工於心計,為錢財肯耗費心機設計佈局,步步進逼,持著善良無害、甚且熱心赤誠的表象,做成了三巧的知交,這點真是令人不寒而慄啊! 陳大郎與薛婆聯手,誘姦王三巧,初只為貪圖美色、一親芳澤,後對王三巧倒是動了真情,可惜這樣的真情,來得不是時候。王三巧若能在一步差錯之後,反省作理性思考,而非讓愛情沖昏頭,或許兩人之間又是一則美麗的遺憾: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王三巧不該贈與陳大郎珍珠衫,激情有時淹沒了理智,可做人處事,豈可不存理性?此點可見王三巧的單純無機心、感性勝於理智,心性不堅。 愛情得來不易,在封建社會的婚配下,王三巧應該更為珍惜她與蔣興哥的一番痴情蜜愛,性慾是人與生所俱,不可免卻可克制。貪求一時歡樂,可能枉送一生幸福,怎能不教人行事如履薄冰,片刻懈怠不得。詩云:「昔年含淚別夫郎,今日悲啼送新歡。堪恨婦人多水性,招來野鳥勝文鸞。」好不諷刺!太多時候,人犯了錯即使悔過,也洗不去污點;往事不如雲煙,雲煙可散、往事未必,曾經一步錯,失足千古恨。 蔣興哥對王三巧的背叛雖是心痛如針刺,可臨王三巧再嫁,猶是捨不得彼此曾有過的情意,十六箱籠全數歸還,這般舉動也埋下了日後王三巧為他向吳傑求情的契機:勿將萬事作絕,別時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吳傑一念之德,償了子嗣傳香之願。作者幾乎給每位人物都做了最恰當的安排,除了宣揚因果報應,裡中的所展現的新思想,也是當代社會變遷的實證。 小說的張力讓故事充滿趣味,小說人物的愛恨嗔痴讓讀者沉醉之餘,可做局外人的省思。本文中,我欣賞蔣興哥的厚道、陳大郎的痴心,甚至是薛婆的心機,對平氏的欣賞則是勝於王三巧;作者對平氏的著墨雖不多,某個程度上,她仍是個對比於王三巧的人物,看到尾聲,不禁聯想:平氏成了蔣興哥的正妻,除卻反映陳大郎一事所做的因果輪迴,它所代表的或許是守貞的婦女,猶該比失貞的婦女得個更好的結局,所以,平氏為妻、三巧成妾。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