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失智症候群
2017/04/12 22:44:24瀏覽485|回應0|推薦17

身體哪裡怪怪說不出?                                                                      撰文者:陳稚華

每100人就有6人「小中風」...第一名神經內科醫師教你找出失智兇手  

陳右緯,現任壢新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在《良醫健康網》近4萬筆網友票選中,陳右緯醫師獲得

「神經內科」分享數第一名好醫師的肯定,曾創下讓一位在3個月內急速失智的70歲老伯伯,手術後完全

恢復記憶的驚人成績。 在台灣,65歲後每12人就有1位罹患失智,80歲以上的老人更是每5人有1位失智

者。

「失智症」是每個家庭都有機會面臨到的嚴肅課題,有哪些觀念需要被了解,今天就請陳醫師來告訴

大家! 造成失智症的成因有哪些? 在失智症的分類上,大致分為兩類:退化性、血管性。絕大多數造成

失智症的原因都是退化性,就是俗稱的「阿茲海默症」,退化性失智約佔5~6成;另外因血管阻塞造成的

「血管性失智」,則約佔2~3成。

陳右緯解釋,「血管性失智」又可以分成兩種:

一種是比較明顯的,可能一次中風後就影響到患者其他腦部皮質的一些功能。另一種是患者的腦部不斷有

一些小梗塞發生,但每次梗塞可能臨床上沒有明顯症狀,等到發生失智的時候來檢查,就發現患者的腦部

其實已經有過好幾次的小中風。大概一次小中風就會讓患者的腦部功能退化一次,所以患者腦部裡其實是

因多次小梗塞後,造成失智。 「小中風」的專有名詞為

「短暫性腦缺血(TIA)」,腦中風學會登錄台灣約有6.7%民眾有這樣的狀況。小中風的特點在於患者在

半小時至一小時內,狀況就會恢復,但若在一週內頻繁發生此現象,且合併年紀大、高血壓、發作時間

長、肢體無力等現象,就屬高風險區,甚至會引發生命危險。 陳右緯表示,可用中風指標「FAST」來做

初步檢驗,即臉歪(Face Drooping)、手無力(Arm Weakness)、語含糊(Speech Difficulty),

一旦有這三個明顯症狀,要趕快在第一時間(Time)打119。

「因為小中風通常在短期內便恢復正常,讓許多民眾和家屬掉以輕心!」陳右緯提醒民眾應多加注意身體

發出的警訊,尤其現在進入冬天,屬中風高危險族群更需特別留意,勿錯過早期治療黃金時期。目前有幾

項關於血管健康狀況的檢查,包括像頸動脈超音波、心臟功能檢查及腦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要看每個

人的風險程度跟本身的症狀來做判斷。

失智症一開始有哪些前兆可以發現?

從醫24年,陳右緯認為,「失智滿常見的症狀就是近期記憶的退化,比較記不住新的東西,像是近期誰跟

他講了什麼事、誰昨天有給他多少錢等等完全沒印象,還會反覆問問題,但30年前的事情可能記得非常清

楚。」陳右緯分析,若有這樣的症狀,再加上一些判斷力、抽象思考退步的話,可能就要懷疑是早期失智

的狀況。

「抽象思考」是指失智患者出現「分類、歸類」障礙。陳右緯舉例,「我在診間常會問病人:『蘋果和橘

子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有什麼一樣的地方?』、『黃色和紅色,哪裡不一樣?』,患者通常會因無法了

解辭彙本身涵義,而無法回答。」 甚至失智患者也有執行能力上的困難,像是無法順利進行連貫性的電器

操作,如手機充電,要先接上USB線、再插入插座,這樣一個簡單的程序,對失智患者卻是一大挑戰。以

及「空間、計畫能力有障礙」,像是搭公車經過的點會記不得;或是打算出門買筆、到銀行存錢、打

球......一連串的活動,無法找出先後順序、也無法一次出門同時完成。

「失智是一個症候群,目前檢查出來一半以上都是『退化性失智』,但其他有一部分在臨床上常看到,病

患是硬腦膜腔出血,可能是老人家不知道什麼時候不小心撞到,腦部裡面有一些小血塊累積,造成一些記

憶力喪失或反應變慢。」陳右緯表示,只要開刀把血塊抽掉,病患就能回復到原來的狀況。 最後陳右緯也

提醒民眾,若發現家中有初期失智徵兆的患者,可以上台灣失智協會網站,藉由8個問題測驗是否有「失

智症」初步風險:

1.判斷力上的困難:例如落入圈套或騙局、財務上不好的決定、買了對受禮者不合宜的禮物。

2.對活動和嗜好的興趣降低。

3.重複相同問題、故事和陳述。

4.在學習如何使用工具、設備和小器具上有困難。例如:電視、音響、冷氣機、洗衣機、熱水爐(器)、

微波爐、遙控器。

5.忘記正確的月份和年份。

6.處理複雜的財物上有困難。例如:個人或家庭的收支平衡、所得稅、繳費單。

7.記住約會的時間有困難。

8.有持續的思考和記憶方面的問題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662141&aid=10043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