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7/10 21:26:35瀏覽1272|回應1|推薦16 | |
夏日的氣溫,大台北地區總是居高不下,幾乎天天獨占全台最高溫的鰲頭。出發日的上午和平常一樣艷陽高照,一早就熱得令人汗流浹背,這種天氣的旅行雖然心裡是舒暢的,但高溫的熱情卻使得身體有點招架不住。上午由台北出發時天氣就有如在烤蕃薯般的熱,沿著國3南下一路大致順暢,心想台中天氣大概也差不到哪裡去,沒料到一進入苗栗縣境就開始下小雨,氣溫也隨之驟降到三十度內,接近苑裡交流道時,因為雨大而高速公路上的車速全都慢了下來。抱著即來之則安之的心情下交流道,往日南車站而來。
來到日南車站時雨勢不大,但到處都是水,天空烏雲密布,但相對的好處是酷暑不見了,氣溫涼涼的,涼得十分舒適。
日南車站建於日據時期大正11年(1922),目前被台中市列為市定古蹟。日南車站與談文車站、大山車站、新埔車站與追分車站是台鐵海線尚存的五座木造車站,這五座車站都採用相同的建築式樣,都是洋和風型式的歇山頂建築。
海線五座木造車站建築式樣大致相同,在車站建築側面的高處,都有著形狀類似牛眼的「牛眼窗」。
日南車站的站體牆壁是以泥土混合米糠及石灰砌成。
車站前方一座紅磚建造的老建築,十分的氣派,大門的圓拱門上貼著敦煌堂,敦煌堂意謂著這是一戶洪姓人家。
來到日南車站後雨忽大忽小的下著,本來期望這只是一場雷陣雨,下一陣後就會停,因而在車站裡躲雨,但一個多小時過去,雨卻始終沒有停歇的跡象。本來安排大甲的路線是由北往南走,但雨下個不停只好變動行程,先往可在室內參觀的地方去,因而改變計劃,離開日南車站先往文昌祠躲雨兼參觀。誰知人算不如天算,不料來到文昌祠卻是四周圍起銅牆鐵壁,連大門都進不去,更別說參觀。
大甲文昌祠的建築規模相當大,可惜無緣參觀,來時建築物外再加上一座保護建築,正在整修中。
文昌祠在整修中,祠中的神明暫時遷移到旁邊的臨時行館來辦公。臨時行館的建築看起來也已經有些歷史了。
文昌祠前的候車亭外觀設計成廟建築的味道,造形有創意,獨樹一格,很有意思。
文昌祠無法躲雨,只好雨中再往前行,轉幾個彎、跨過幾個街道往鎮瀾宮而來。
根據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網上說,大甲區鎮瀾宮據說是清雍正8年(1730)自湄洲天后祖廟恭請媽祖神像來臺。後因香火鼎盛,於雍正10年(1732),在臺中市大甲區大甲里興建小祠,直到乾隆35年(1770)改建小廟為「天后宮」,乾隆52年(1778)重建,才被載於臺灣淡水廳文獻中。往後由大甲士紳屢次發起重建並改名為「鎮瀾宮」。
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鎮瀾宮的廟體建築並不大,但每年農曆三月初「遶境進香」場面浩大,追隨的信眾無數,實在令人感動。
鎮瀾宮創建於雍正年間,雖然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可惜因翻修多次,古蹟、古物多已不復存在,不過位在藻井旁的「護國庇民」扁額和位在媽祖神龕上方的「佑濟昭靈」扁額都是乾隆時期流傳下來的古匾。
還有,位在屋頂高處一長排扁額中的一只「與天同功」古匾,是光緒皇帝所賜。
承蒙媽祖的厚愛,在鎮瀾宮停留的時間都沒有雨,離開鎮瀾宮之後,繼續沿著鎮瀾宮前的順天路而行,來到位在順天路與光明路交叉口的林氏貞孝坊。
林氏是大安區中庄村林光輝的女兒,因家貧,在出生不久,就送給余姓人家當童養媳。林氏在十二歲那年,丈夫余榮長不幸溺死,父親希望她回家,以後再另行改嫁。但林春娘不忍拋棄其婆婆,為奉養婆婆,勤於紡紗織布,幫人洗衣打雜,雖然收入微簿,但是她仍然任勞任怨,常常三餐不繼,總是把好菜留給婆婆,自己以稀飯充飢。她的孝行始終如一,深得鄉里一致讚譽。
林氏貞孝坊屬四柱三間兩層花崗石造牌坊,四周設有圍欄,圍欄門柱兩面及坊柱四面均刻楹聯多對,牌坊頂檐安「聖旨」一方,為最高榮譽表徵。林氏貞孝坊目前列為市定古蹟。
在貞孝坊時雖然天空灰暗,但只有零星雨滴,離開林氏貞孝坊之後再往鐵砧山來。鐵砧山的半山腰處一座長長的階梯接上步道可通往山上的國姓廟。
無法確定老天會不會再突然下雨,因而不走階梯上去,而是來看看階梯下端旁的劍井。
劍井有個傳說,明朝永曆16年近端午節日,延平郡王鄭成功的部將率兵越海北上,由大安港南側登陸,被道卡斯平埔族包圍,水源斷絕,只好向天祝禱:「天若助我鄭軍部隊,平安歸去,此寶劍插地,必得甘泉」,然後拔劍插地,泉水竟然就在劍峰兩邊不斷地湧出來,飢渴得以解決。
劍井位在半山腰,而且井很淺,竟然有水、水質還十分得清澈,這情節真符合「以劍插地而有泉水湧出」的傳說。
劍井旁立了一塊石碑,石碑上金色字碑文寫著:「台北府新竹縣大甲鐵砧山國姓井,相傳鄭成功駐兵處被圍困於山頂缺乏水源,部將以寶劍插地得甘泉。之後大旱不涸,年年清明前,有群鷹自鳳山來聚哭,不至疲憊不止。或云:兵魂固結而成,後山麓田螺斷尾能活。謂當時螺殼棄置者均著奇異,僕曾經其地思古蹟不可磨滅爰集同人建廟立碑為記,以誌久遠云。」
劍井後方往上一階平台上立著一座長方形石碑,石碑上刻著「劍井」二字,為于右任所題的字。
再開車沿著道路往山上行,來到台中軍人忠靈祠前。
進入大門牌樓後,寬敞的步道兩側綠樹蒼翠,在步道的半途一座小圓環,圓環上立著一座高聳的國徽地標,最後方藍色琉璃瓦的建築物就是忠靈祠。
忠靈祠園區的四周有道矮圍牆,圍牆小屋頂上覆蓋著藍色琉璃瓦,漂亮的圍牆高度不高,形成雖有裡外之分,但卻沒有間隔裡外的疏離感。
園區裡的草地上擺設了些汰除的武器。勝力女神力士型防空飛彈,早年的重要防空飛彈。
M一一六式七五公厘山砲、M二四輕戰車。一般陸軍的武器外觀大都漆成迷彩色,為的是融於野戰環境中,一時看到橘紅色的戰車和山砲,不禁令人覺得有點突兀感。
TF-104G星式戰鬥機,雖然已經除役看起來仍然威風凜凜。
服役時除了受訓期間之外都是在海軍的艦艇上,現在看到早年驅逐艦的艦錨、螺旋槳、五吋艦砲,除了喚起當年的回憶之外,對這些裝備也倍感親切。
忠靈祠所在位置海拔高度並不高,但在道路外側就可以一覽山下的市區風光,視線更是可遠到無限遠處的海天交際處。
忠靈祠外的道路旁有一座二層樓的涼亭,名為觀海樓。
觀海樓,當然是觀賞山下景色的最佳地點。登上觀海樓,眼前的視野無限遼闊。
道路的盡頭處是松柏園養護中心,養護中心旁是永信運動公園。
運動公園沿著山坡建,最高處和最低處都有門可進入公園。
在永信運動公園裡逛了一圈,下山後往日南冷泉來,日南冷泉位在順天路與高鐵交叉處附近的田中間。
由順天路叉入往冷泉的道路寬度不寬,很難會車,也不好停車,所以在順天路找處可以停車的地方停車,再步行走進小路。
路旁稻田中的稻穀已成熟,金黃的色彩真是漂亮。
路旁的水田有種稻也有種芋頭,芋頭田一片翠綠,種植的面積大,生意盎然。
冷泉位置距離順天路大約只有一百公尺左右,距離很近,由順天路步行很快就抵達冷泉處。
冷泉四周都是稻田,可能是今天下雨而且早上雨勢不小,再加上下過雨後氣溫變得涼涼的,冷泉沒有人來光顧。冷泉水池的面積不大,但水質非常清澈,水中的大小魚都可看得非常清楚。
晚上打算逛逛大甲夜市,大甲夜市在大甲的蔣公路,蔣公路的一頭端點是大甲車站,即然來了就順道到大甲車站逛一圈。大甲車站創建於民國11年,原為木造站房,由於隨著時間過去而客貨業務成長迅速,為了因應業務的需要,在經歷四十三載歲月之後,於民國55年擴建改為鋼筋水泥建築迄今。
車站裡的屋頂懸掛著兩排紅燈籠,為樸素的車站增添了一股美麗色彩和活潑氣氛。
大甲車站不論是車站裡候車的旅客或是月台上等待火車進站的旅客都比日南車站多了許多,所以車站裡的氣氛比起日南車站熱鬧了許多,也繁忙了許多。隨著班車駛離月台,我也離開大甲車站,沿著車站正前方的蔣公路前行。
蔣公路在較接近大甲車站這一段,黃昏後不見什麼攤商,而在漸接近鎮瀾宮附近,路旁攤商漸多,開始有夜市的熱鬧和趣味。
據當地人說,今天因為雨下得頗久,因而有些夜市攤商沒出來擺攤做生意,因而夜市的熱鬧氣氛比起平常稍微降了點溫,但在我感覺裡還是很熱鬧。
來到大甲,當然不能忘了好吃的奶油酥餅,買了酥餅後結束今天的大甲之遊
看了夜間新聞,才知道今天中南部都下大雨,距離大甲不遠的彰化鹿港,整個鹿港鎮三分之二都泡在水裡,相較之下,大甲的雨算是客氣,也要為今天走訪的是大甲而不是更南的城鎮感到慶幸,比起泡在水裡,只是遇到下雨已經算是很幸運了。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