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10 09:14:53瀏覽2609|回應0|推薦4 | |
中國禪宗史報告:六祖壇經心得 未曾修習「中國禪宗史」之前,對「六祖」毫無概念,只知道是佛家經典必讀之書這本書非常陌生,僅知道是禪宗相關書籍。經過課本《中國禪學思想史》的洗禮,對禪宗有了基本的認識,才知道從達摩祖師、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至六祖慧能,禪學的傳承演變與遞嬗關係。《六祖壇經》的全名是《六祖惠能大師法寶壇經》,之所以稱為壇經, 是劉宋朝時,一位求那跋陀羅三藏法師再廣州法性寺創立戒壇,並立碑預言「未來將有肉身菩薩到此壇受戒」。梁朝志藥三藏法師在壇邊種了一棵菩提樹,預言「未來將有肉身菩薩在此樹下開眼上乘度無量眾」,意即將有偉大的頓悟者至此開示眾人,渡化更多眾生。唐高宗儀鳳元年,六祖即在此壇受具足戒,並在菩提樹下傳佛心印,他的門下弟子為重視此壇紀念性,將六祖的前後語錄統稱為「壇經」。[1] 關於本心 「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 有點類似王陽明的心學,一切由心出發,來自於心,亦歸於心。我好奇的地方是,諸佛也曾是凡人,經本身從何而來?如果以頓悟成佛的邏輯來看,經典是頓悟者頓悟的方法與經驗,幫助更多人進入頓悟的境界。 「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這裡提到世人有純真善良的本性足以開悟,但身陷心迷,無法脫身,故需要善知識開導教育。不過,《六祖壇經》中經常提到開悟,什麼是悟?當一個人自覺悟道了,他真的悟到了嗎?有沒有可能是自以為的悟道?想起臨濟宗的激烈禪法,當老師當頭打下去,打到最後徒弟終於了解佛不在老師身上,可是開悟這點又如何呢?即使我知道知識智慧不在老師身上,而在書上生活上,老師是將我們引進門的人,不是道、法存在生成的地方,然後呢?就這樣了嗎?所謂開悟怎麼只有如此呢? 關於法號 「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致會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摩訶是大之意,《六祖壇經》經常提到般若不能只念不想,因為自幼與家人較親近淨土宗。淨土宗唸佛號:「阿彌佗佛」、「南無觀世音菩薩」,都我們唸完之後記得「回向」十方眾生,或特定保佑的人事物,祈禱佛、菩薩能夠幫忙。更幼小時,寺裡的師父更說,唸佛是與佛親近、溝通的方式,也可以算「打電話」給佛祖。也因此對「唸佛」始終保持親近之意。 九二一地震後,母親因為心靈的不安,經常拿記錄次數的小工具默唸佛號,唸一下按一下,虔誠地相信這些佛號能夠讓家人們更平安健康。然而,我卻越來越質疑,唸佛號真的能夠呼喊佛?以禪宗的角度來看,目前淺淺研讀沒幾本書,對我來說,「佛」比較接近「頓悟者」的身分,從書上知道「菩薩」梵音譯名,是勇者的意思,意即菩薩上可達天下渡眾生。如此一來,呼喚祂們幫助的心理,與禪宗裡「佛性存心中」呼喚「本性」的道理相違背。 同理可見:「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無所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長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六祖壇經》中對唸佛的盲點亦有著墨,慧能禪師說:般若代表唐語的智慧,無論何時何地,遵循般若智慧行事,不陷入愚癡……世間常有口唸般若,滿心愚癡的人,說自己在修智慧,念茲在茲反而不了解真空,般若是無形無相的智慧之心,如果有這種認識,就叫做般若智慧。 以上翻譯摻雜自己與講義上的內容,讓我十分疑惑。怎麼樣才是真正的了解「智慧」?沒有人知道對方心裡真正的想法,即使訴諸語言、文字,意義只會減低,不可能精準的表達真正的意思。世間有多少敲木魚狂唸法號的人?暫且不說是何宗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回教都有同樣的問題。我能理解藉由唸誦了解經文的意義,教學經常要求背詩,便是要求同學在反覆唸誦的過程中進而深刻體會詩中意境。但前提是,對整首詩的了解夠深刻,才能夠進入詩的境界。 從佛教角度來看,《六祖壇經》已是極為好懂的書了,父親有一陣子沉迷唸佛,但他唸的《金剛經》是梵文音譯,拿我們熟悉的《大悲咒》來說,也是許多口字邊組成的音譯經(口字邊表示字的目的為形聲,較無意義),我到大學才知道「伽藍」是寺廟,以前早課禮佛時唸過《伽藍讚》、《爐香讚》,看穿著袈裟的師父們沉醉快速地唸著法號,手裡急促地敲著木魚與磬,他們真的理解意思嗎?我們從何而知他理解的意思沒有錯? 又或者,無對錯之分,僅有超脫與看破? 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 這段話讓我笑了,「不可與語」說得真貼切,自認唸佛的人,有時真的很執著,執著得讓人好笑,因為光是這種執著就離真正的頓悟更遠。靜坐時所說的空,是不論大小、深淺、靜鬧,不管出現什麼幻象都能安穩地包容,如此一來,接受自己的所有,是找到心裡佛性的方式?講義中有句話講得很好:「人自身本有的佛性可以包容萬事萬物,這就是大。」儒家的仁是不卑不亢的接受符合利益與道德的事情,接納不完美的自己與他人及眾生,包容每個人的完美與不完美,應用在生活、待人處世方面,也許是圓融、看淡的概念。 關於煩惱、菩提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我很喜歡煩惱即菩提這段,人每天的生活都是一場小小的冒險,心事總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人們每分每秒都有思考煩惱的事情,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可能因心境自然感到曠達自適,幸運一點還能迷你的頓悟一下,我不認為般若是常住心中的居客,當人宥於自限,無法看破執著時,不可能「不以物傷性」,大概只能傷春悲秋了。幸而般若智慧是懸浮游動的,如果身心狀況良好,加上平靜理性的思考,也許能夠暫時參透。生活中偶遇的一場花季,開啟心靈的審美機關,解開受紅塵俗事封印蒙蔽的心眼,也許能算是現代人忙裡偷閒的小頓悟吧! 參考書目 東方佛教學院:《六祖壇經註釋》(台北:佛光,1992年) 講義:《新譯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