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施比受更有福(一)
2008/03/21 08:43:39瀏覽816|回應0|推薦2

         施比受更有福()        常茂 97.03.21

太極拳的教練場裡教導學生練拳確深刻感覺到教學相長的受益.也由於無私的教學生練拳由其中學習到自我要求的態度.這些都不是當初開辦場地能想像得到的好處.更進一步體會到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

很早就知道身體的胯是運動常用得到的地方.尤其太極拳更是無時無刻不在這個區塊作運用.而且用的非常淋漓盡致.其實我的老師在我起蒙教導之初就直指打太極拳須善用你的胯.胯是鼠蹊部位.是身體上半身與下半身的連接處.也是轉折處.身體的轉動.身體的前俯後仰.身體的前進後退.身體的左右移動都要用到它.尤其老師的一句經點名言逢沉必轉受用無窮.直到今天教導學生同樣一序畫弧講到逢沉必轉”.時至現況的學生有善用它否?是值得當下好好討論一番.由於不停的將逢沉必轉灌輸在學生的理念中.因此當我嘴出逢沉如何?學生必定馬上答上必轉”.可是實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否真的將逢沉必轉徹底做到.讓人懷疑?了解當我們沉胯的瞬間.是因為身體重量的重心產生上下的位能差.這位能差直接下沉到地面.地面瞬間立即產生反作用力還給身體.而這反作用蓄存在我們的胯中.這反作用力就是物理學中所謂的外力.由此延伸身體肢體的”.無非就是靠外力作用.當然外力有作用力.反作用力.磨擦力.力偶.衝力等.這些外力一直在我們的太極拳運動中用到它.只是我們忽略而不自覺它的存在.學生知道這個作用原理否?其實都知道.但是打起拳來卻不是這樣.不沉身.要不沉的很勉強.不沉身就轉身.需要去作糾正要求就會很多.重複的講了一遍又一遍仍然依舊做不到沉胯或沉不理想.讓做教練的不知如何去教學.做學生的也許會感覺教練的要求層次過高.似有困難.可是就沉身這個動作而言.只是把身體沉下去而已.應該不會是高難度的動作吧.現在的學生甚至已了然我進一步會說沉胯沉身要沉於自然沉於無形”.所以這裡告訴我們講是一套.實際學生去做又是一套.那又是如何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答案就是需要不停的練習.借由自己練習的經驗中去體會身體沉胯的作用如何?到那時練習出來東西誰也帶不走.那是自己的東西了.就太極拳的力源來講.你不下沉你的胯.你是不是站着打拳.站着打拳你的力從那裡來.那你會說我目前是低架勢.諸不知你之前已下沉你的身體卻不知道當下下沉的定義.嚴格說.沉身與沉胯是有區別的.沉身是膝的下沉.沉胯是胯的下沉.沉胯所呈現的形態是鬆腰坐胯的樣子.胯的落要儘量趨於自然.也就是跨要放鬆放柔.倘若胯不鬆且硬.是如何將身體下沉截取外力?沒有外力的身體手與腿又是如何去動作.值得深醒探討.當然沉胯的最高境界就是沉於無形.它的代表作是胯的內沉.假如胯的內沉稍帶螺旋轉動(丹田的鼓盪或迴盪連結到胯部).也就是螺旋勁及陳氏太極的纏絲勁.依這樣去解釋太極拳.則太極拳的雛型就出來了.就太極拳外形看身體沉胯應該是胯的部位鬆柔有勁.讓沉胯的沉度有深度.愈是鬆柔則身體下沉的效果愈顯著.身體的勁道就愈強.即所謂的得機得勢.身體的手及腳就愈加開展靈敏收放自如.太極拳的陰陽虛實立即顯現在眼前.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120307&aid=171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