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22 15:06:40瀏覽1791|回應19|推薦154 | |
2009/10/16(五)晨: 繁華人生,過眼雲煙,智慧靈性,永垂不朽。 儒家有一個重要思惟,是要知識分子或士大夫在一生中達成「三不朽」,即「立功、立德、立言」。就在這一輩子裡,總是要做到「三不朽」的任何一項,人生才沒有空過,生命才算有交代。對於現世的關懷及投入,成了儒者最重要的精神依歸。但是如果一個知識分子在僅有的一生最終未能立功、立德或立言,那他的良心及價值體系勢必產生巨大的傷痛。 在古代王朝中,士大夫之抱負、見解及貢獻的欲求,經常轉化為黨爭、政爭,此等因積極入世的趨使所產生人與人激烈爭執的人性劇碼,在歷代王朝中層出不窮。然而這樣的心理壓力,讓儒者充滿了胸懷治國平天下的道德勇氣,一方面也為自己巨大的成就動機造成壓力,以致知識分子擠在朝廷裏,一生為君王、為國家奔忙,或挫折、或哀傷、或失勢、或憂鬱,沉沉浮浮的宦海生涯,折磨著每一個士大夫,這多半和淑世的強烈企圖心有關。 與儒家「三不朽」之嚴肅使命相比,佛教有一個觀點說「菩薩遊戲人間」,藉種種身形教化有情眾生,其實,繁華人生所經歷的一切功名成就,都是假象,都是短暫的過眼雲煙,一切只為歷練一個永垂不朽的智慧靈性。一個人不可以不擇手段地立功、立德或立言,因為今生造業,來生還要再報。佛教思想給予個人更高遠、更嚴謹的思惟,也是更為徹底的道德境界。 善與惡,作為與不作為,都會在宇宙因果定律中兌現,都會在心念意識中永駐常存。不管世俗世界對你的作為知不知曉或如何評價,惡業或善業一切都有其因緣果報。我們的心念,生生世世迴繞在永恆的意識及慧命中不斷鍛鍊。 體悟這一點,一個人自然能夠以更超越、更自在,或者更悠久的方式為生命努力。並非求功名、求文采、求美名才是不朽;不朽來自於內在自性的清淨無染,永恆的追尋和奮鬥,是不離內在自性的。不管身處貧窮或富貴,仕途得志或不得志,都只是為歷練心無所執的過程。這種思惟及境界,讓人們從世俗世界的綑綁中釋放開來,不致被世俗環境無止盡的牽扯,載沉或載浮。這種思惟,為人們指出一條更加寬廣,更加超越的自省之法和究竟覺悟之道。(資料來源:慈濟宗門的人文精神與思想略說)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