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5/02 09:48:16瀏覽1422|回應0|推薦2 | |
假想一種情況,班上同學正在做健康檢查,同學依序報告著身高、體重以供記錄。突然有人說:「身高350,體重530.」如果你是正在做記錄的人,你會毫無異樣得紀錄著,還是停下筆來,問:「你說什麼?」 這就是直覺,對不合理數字的直接反應。 科學史上就有這麼一樁事件,和前述事件類似,一個與諾貝爾獎擦身而過,一個拿到了諾貝爾獎。 1928年,德國人波特和他的學生貝克利用釙(Po)所放射的α粒子撞擊鈹靶(Be),結果產生一種穿透力很強的中性射線,可以穿過好幾公分厚的鉛板。波特認為是γ射線。 1931年法國人朱里歐-居里夫婦利用他們所製成的特別強的釙放射源,重複波特的實驗,並將所產生的新射線,入射在石臘板上(石臘含有很多束縛微弱的氫原子),結果竟然放射出動能為5.7 MeV的質子。 朱里歐-居里夫婦於1932年1月正式發表這個令人驚訝的結果。他們仍然認定這個新射線為能量非常高的γ射線,將這個新奇的實驗結果解釋為是由於康卜吞效應所致,即γ射線的光子撞擊質子。 問題就在這裡,如果γ射線撞擊中子要使質子獲得5.7 MeV動能,γ射線的能量必須高達52MeV,可是他們所認為的「γ射線」是釙放射源產生的α粒子撞擊鈹靶而來,中間並無加工、加速的過程,沒有道理可以得到能量高達52MeV的γ射線。 英國人查兌克認為從原子核所放出的光子或粒子的能量,一般僅為幾個MeV而已,不可能高到52 MeV,因此他認為波特所發現的新射線不是γ射線,而可能是拉塞福所找尋的中子。他立即進行同樣的實驗,將產生的新射線撞擊氫、氦、氮等氣體,得知此中性射線由質量與質子約相等的中性粒子所構成,即現在所熟知的中子。 1932年2月查兌克正式發表他的實驗結果,贏得了中子發現者的榮譽。1935年獲頒諾貝爾物理獎。 我們常常以為直覺是天生的,但我認為那是後天學習的結果。知識的學習並不僅只是一張考卷所顯示出來的分數,是點點滴滴的累積,不斷的閱讀、學習、思考,匯積成一個人的「思考背景」。直覺,是一個人大腦在「非自主、潛意識」下運作的結果,而大腦運作的素材與潤滑油就是平日學習、思考的累積。 依此,一個孩子若只讀課內書,即使成績極為優秀,那也是不夠的。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