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你好》與《吾家》是名作家林太乙女士在世時的最後一本與第一本作品。在十七歲,林太乙就出了第一本英文小説,戰潮。可以說她一生都在研究文學從事寫作。
《吾家》是林太乙與其姊妹一起寫的,三個女孩以非母語的英文寫出這一個不平凡家庭的生活故事,出版於一九三九年。原名為 “Our Family“。這裡放的照片是由潘榮蜀翻譯,德華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出版的中譯本。
三姊妹之中,小名“妹妹“的小妹妹,當時年紀比較小,所以只在書裏寫了一段開場白,另外替姊姊們的文章作一些注腳。文字很可愛。相形之下,林太乙和姊姊就成熟許多——畢竟,她們當時都是少女了。
開端的話/妹妹
父親叫阿苔和亞娜寫日記。她們不久就開始寫了,寫得也很好,所以父親告訴她們,説不定可以出版。我們到巴黎時,他們繼續寫,而且寫得更多。有時候,也居然有人來讀這些日記;因爲覺得有興趣而真實。尤其是亞娜所寫的。我最歡喜那篇「家中的大老鼠和小老鼠」,不曉得你是否也喜歡?每天早上,亞娜坐在房裏寫些東西,她倘若聼得「至為洽當」 "As Pat as Butter"——這種詞句時,明天,她就會寫在日記上。至於阿苔所寫的,我卻有些不大明白。亞娜的一部分,我可以多告訴你們一點。像在七月十四那天,亞娜禁止我們讀書,我想她總有她的理由。不過我卻始終弄不明白,她既然禁止我們讀書,卻爲什麽不去禁止別人讀書呢?有時候,別人讀一個生字時,她卻把面孔藏到沙發裏去。阿苔今年十六歲,亞娜十三歲。
好啦,再會。
《蕭邦,你好》出版於民國九十年,是林太乙用中文寫作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説。在此故事中,林太乙根據當時的社會現象,用不多的文字敍述出一個橫跨美國歐洲與亞洲的情節,我非常佩服她高超的技巧。
藉著書裡面人物的一段話:『現在臺灣一般人不讀純文學作品。要吸引讀者,文章最好不要太長,不要寫得太淒慘,不要太深奧。最好是八百字,文字甜甜蜜蜜,淡淡的哀愁,淺淺的哲學味兒,這樣就受歡迎了。』林太乙表達了對華文世界純文學市場逐漸消失的遺憾。
作爲文學大師林語堂先生的女兒,我想林太乙一定有著不小的壓力。也因此林太乙一直非常努力,無論在求學還是工作上都全力以赴。
臺灣的九歌出版社在民國九十二年,林太乙去世之後半年推出散文遺作,《女王與我》。
資料參考來源:九歌
百度百科
關於《蕭邦,你好》
聰明、純樸的鄭雅琴,單身廣告人,晚上常聆聽蕭邦悠揚的音樂以消磨時間。當她遇上企業家黃大為時陷入熱戀,法國之旅使 他們愛情加溫,當大為帶雅琴回美國矽谷見母親時,世界就不同了,事業、親情與愛情衝突,大為如何選擇?高科技時代,懸殊的家世,仍是愛情的絆腳石? 故事結構緊密,人物栩栩如生,這是一部扣人心絃的愛情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