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30、40的人生營運大計
2009/05/02 08:25:56瀏覽810|回應0|推薦4

【一起來寫職涯規劃書】20、30、40的人生營運大計


2008 年,多少人的職涯美夢,一夕崩解。失業、職涯意外中斷,不只是中高齡藍領階級的夢魘。過去以為自己「贏在人生起跑點」的高學歷白領,也人人自危。

由於企業雇用社會新鮮人的意願創新低,職場新手面臨的求職大門更窄。2008 年職場啟示錄:學歷、明星產業或知名企業品牌,不再是「好工作」的保證。

面對未來隨時可能發生的失業風險,必須以更積極縝密的長期規劃回應,而幫助自己釐清外在趨勢、盤點能力的「職涯規劃書」,就是主動掌握人生方向的營運大計。

掌握人生? 先寫職涯規劃書!

「台灣人最欠缺的職場競爭力,不是專業能力,而是職涯規劃能力!」PAC 測評中心( 測驗出版社)執行副總廖郁菁說,「不先做好職涯規劃,怎麼知道要往哪個專業深耕?累積何種軟技能?又怎麼把人生掌握在手中?」

因為缺乏規劃,很多人到30 歲、甚至中年,才自問「我想作什麼」、「我的價值在哪裡」、「為什麼工作得不快樂?」

「這是一種『職涯晚熟』,」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副教授劉孟奇說,「問100 個年輕人畢業後要做什麼,得到的答案可能不超過10 個,其中又以『不知道』最多。」

「不景氣時,這類人通常最先被淘汰。」奧雅國際顧問總經理楊士漢語重心長地說,因為不了解自己的利基(niche),面對變局無法因應,自然成為被淘汰的首選。

「職涯規劃是長期思考,是把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過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說,「缺乏長期規劃的思維,最後會像日本失落的世代,年輕人放棄自我、只想活在當下,對社會而言,是人力資源的浪費,對個人則是生命價值的失落。」

翻過山頭 看見美麗新世界

對不曾思考職涯發展,只是順著社會主流價值盲目前行的人來說,失業,何嘗不是拿回人生主導權的好機會?

「這場危機,是老天爺給台灣職場工作者,最棒的一份禮物,」Google 台灣區總經理簡立峰以寓言故事來比喻。

山谷村落裡一口供養全村人的千年老井,突然乾枯了,村裡的人眼看都要渴死,智者問,怎麼不翻過山頭去找其他水源?村人說,離開的人全都沒回來,死了。智者問,怎麼知道那些人,不是因為翻過山頭後,看到更豐饒的世界,所以不回來了?

「科系選擇和職涯發展跟著主流價值走,就像全村的人都掘著同一口井一樣,」簡立峰說,「職涯走不同的路,從自身的興趣出發,就像翻過山頭去找新水源,你怎麼知道山後面的世界有多寬廣?」

職涯規劃3步驟

步驟1/了解自己的喜歡與擅長
輔助工具:性向測驗、職涯教練、諮詢師

「職涯的規劃,第一個要問的問題,不是『我要找什麼工作?』,而是『我喜歡、擅長作什麼?』先了解自己的興趣、盤點現有能力,」楊士漢說,喜歡、認同工作,是激發成就感與持續力的基本要件。

隨著工作經驗與人生閱歷增加,喜歡的事物、專長會跟著改變,因此,職涯規劃書必須保留隨時間修正發展方向的心理準備。

楊士漢原本學財務,理所當然進入會計師事務所,後來也因工作表現傑出而升任合夥人,但他卻漸漸發現,與數字為伍的審計工作,無法讓自己感到快樂。反而是代表公司與客戶談生意,讓客戶卸下心防時,有無比成就感,「透過溝通達成工作目標,是我過去沒有發現的興趣與能力。」

「了解自己是職涯規劃裡最難的事情,」廖郁菁說,「適當使用性格測驗的科學工具,加上專業諮商師協助,有助釐清興趣與能力盤點。」

40 歲左右的自我了解,是找出職涯發展的瓶頸。精英人力資源副總經理樓翠珍表示,「很多人在中年後遇到升遷天花板,或面臨是否轉職的思考,重新盤點自己絕對是第一步。

步驟2/認識職業,選擇環境
輔助工具: 企業實習機會、社團與打工經驗

向內自我探索的同時,也要向外認識職業類別與市場趨勢,「不知道喜歡什麼,有時候是因為不知道有哪些事情可做。」陽明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黃素菲說,「主動搜尋資訊、參加社團或打工,都是可行的方法。」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中心執行長呂新科說,「選擇職場環境,等於選擇人際關係環境。愈早體驗,愈能降低因不適應組織環境而轉換工作的頻率。」隨工作經驗增長,了解職業與環境愈多,不少人會改變初衷,轉換跑道。30 歲前,104 派遣中心營運長吳麗雪在連鎖餐飲業服務,在深入了解市場後,決定押寶自己判斷的熱門產業趨勢,30 歲後毅然轉向電子商務與人力資源產業。

創業是另一種形式的轉換跑道。楊士漢離開會計師事務所後,帶著過往在組織累積的豐富經驗,選擇人力資源領域,自行創業,開展職涯新舞台。

步驟3/擬定求職策略
輔助工具: 政府與學校的就業輔導機構、派遣公司、獵才公司

經過前兩個步驟的思考,若決定找個工作上班去,接著,就要著手擬定求職策略。重要但常被忽略的第一步,就是盡量搜尋各種就業資源,網路之外,不要忘記免費而有效的政府資源、學校輔導室等。

被視為「資源」,意味這些虛擬、實體單位提供不少就業機會的訊息,仔細篩選自己感興趣、能力也相當的工作,分別為它們寫一份「能得到人資或部門主管青睞」的履歷表,「與其丟1 百份相同的履歷給1 百家公司,不如為5 個你想去的公司精心量身打造。」楊士漢說。求職策略要奏效,一定得找到最好的求職管道。

不同求職者各有合適的求職管道,「例如獵人頭式的人力仲介,適合具有良好工作資歷的中年轉業者;當企業不再雇用新鮮人,派遣工作就是社會新鮮人很好的資歷累積管道。

職涯規劃:享受選擇的結果

職涯歷程是不斷選擇與被選擇的過程,自己可以選擇方向,但找工作卻是被企業主選擇。呂新科說,職涯規劃的目的,就是能承擔自己的選擇,並接受、享受被選擇的結果。

不同人生階段,面臨相異的職涯情境,因此需要不同的職涯規劃書,這張規劃書從二十多歲寫起,此後不斷修正調整,直到自職場卸甲歸田的那天。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pst&aid=2907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