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王永慶─瘦鵝理論
2008/11/15 15:17:04瀏覽488|回應0|推薦1
王永慶的「瘦鵝理論」

鵝是台灣最常見的家禽之一,王永慶因為養鵝的經驗
發展出一套獨特的「瘦鵝理論」,
這套理論也是他給年輕人的第三堂課。

家禽的生命力
 
一九四一年前後,台灣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飼養雞、鴨、鵝等家禽,
並用吃剩的食物和雜糧來餵養。
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緣故(當時台灣為日本的殖民地),
物資極端匱乏,鄉村也嚴重缺糧,人都吃不飽了,
當然也沒有剩餘食物和雜糧可飼養家畜,
只好讓牠們在野外覓食,吃野菜和野草。
一般說來,
農村飼養的鵝,在正常餵食之下,大約四個月就有五、六斤重;
可是,當時一般人家飼養的鵝,由於只吃野菜和野草,
四個月下來,瘦得皮包骨,每隻都只有兩斤重。
看到這些瘦弱不堪、價值偏低的鵝群,
王永慶心中盤算著:
「兩斤重的鵝可說毫無用處,假如我能動腦設法找到鵝飼料的話,
 養鵝的難題必定迎刃而解。」

根據他的觀察與分析,當時農村採收高麗菜之後,
都把菜根和外面一、兩層的粗葉丟棄在菜園裡,
而這些被丟棄的菜根和粗葉,正是鵝的飼料,
可是一般人並沒有察覺到。
於是,王永慶僱人到四處的菜園撿回菜根和粗葉,
再向「共精共販」的統一碾米廠,買回廉價的碎米和稻殼。
把菜根和粗葉切碎,混合碎米與稻殼,
就製成絕佳的鵝飼料。

接著,王永慶到處向農家蒐購瘦鵝,
農家見到養不肥大的瘦鵝竟有人蒐購,正是求之不得。
王永慶把四處蒐購來的瘦鵝集中起來,並用自製的飼料餵食。
瘦鵝飽受飢餓的折磨,看到食物就拚命吞食,
一直到喉嚨塞滿了飼料才暫時停下來;
幾個小時之後,等胃裡的食物消化完畢,
立刻又狼吞虎嚥一番。
每天如此週而復始,原本只有兩斤重的瘦鵝,
經過王永慶兩個月的飼養之後,重量高達七、八斤,非常肥大。

究其緣故,因為瘦鵝具有強韌的生命力,
不但胃口奇佳,而且消化力特強,所以只要有食物吃,立刻就肥大起來。

這一段飼養瘦鵝的寶貴經驗,讓王永慶深深體悟到,

在日本人統治下居住於台灣的中國人,
也要像瘦鵝一樣具有強韌的生命力,才能夠長期忍受折磨,
度過重重難關生存下來。

「瘦鵝理論」的意涵,

他並且逐漸發展出一套運用在為人處世與經營管理的「瘦鵝理論」,
這套理論包括了下列三個意涵。

要學習瘦鵝忍饑耐餓、刻苦耐勞的精神。
一九七五年元月九日,王永慶在接受美國聖若望大學贈授
榮譽博士學位的典禮上,說了一段發人深省的話。
他說:「我幼時無力進學,長大時必須做工謀生,
    也沒有機會接受正式教育,像我這樣一個身無專長的人,
    永遠感覺只有刻苦耐勞才能補其不足。」
   「而且,出身在一個近乎赤貧的環境中,
    如果不能刻苦耐勞,簡直就無法生存下去。
    直到今天,我還常常想到由於生活中受過的煎熬,
    才產生了我克服困難的精神和勇氣,
    幼年生活的困苦,也許是上帝對我的賜福。
 
從這一段話裡,
我們可以知道, 刻苦耐勞不但是王永慶的座右銘,
也是促使他成功的主要動力。
事實上,世界上每個人的聰明才智都相差無幾,
可是為何有人成功,有人失敗呢?
關鍵之一就在能否刻苦耐勞而已;
天底下絕對沒有舒舒服服就會有成就的事,
凡事都有前因後果,下苦功夫才會有好結果。
人人都在追求舒適與快樂,
可是都忽略了追求舒適與快樂,一定要付出代價。

例如,
如果一整個星期都很努力工作,
遇到星期天休息,一定覺得很舒服;
相反的,
如果整個星期本來就無所事事,
星期天再休息,恐怕不但不覺得舒服,
反而覺得很無聊。

再例如吃東西,
偶爾吃一頓大餐,會覺得是一種享受;
如果天天吃大餐,非但不是享受,反而是受罪。
王永慶強調說:
「追求舒適與快樂的代價,就是刻苦耐勞。」
 他又指出,時下的年輕人,
 大都希望做有意義而又容易的工作。
 其實,容易做的工作是不會有多大意義的。
 所以,年輕人不要怕困難,只要下決心去做,
 任何傷腦筋的事終必克服,
 任何乏味的工作也會苦盡甘來。

王永慶舉例說明吃苦的好處。

譬如外行人去參觀別人的工廠,
不是得其皮毛就是一無所得。
但若是自己辛辛苦苦去鑽研一件新產品,
僅欠缺一點訣竅,在窮究之餘參觀別人的工廠,
一眼看到,心領神會,完全吸收,
這樣才會有所得。

就像

求道的人,要嘗盡苦頭,求得那份慧心,才能夠悟道。

再譬如去聽專家演講,
任何問題若不先經過自己努力去研究分析,
就很難有深刻的瞭解,在自己沒有深刻的瞭解之前,
也很難從別人的演講當中,去掌握講詞的精華所在。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ntielabor&aid=2386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