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狂有關的驚悚片 , 這部份是絕對不會讓觀眾失望的 , 很好的娛樂片 , 千萬要放輕鬆看 , 不要推理。
替罪羔羊與Hannibal系列的電影有一個特色 : 它裡面有引導想像的血腥與變態,殺人的手法設計成創新優雅的美學,BUT...仔細觀察...演員真的有演得很好嗎?
還是導演、編劇、燈光、服裝、音樂、剪輯聯合起來付予的魅力??
我覺得所有的角色都很襯職,但怪怪的,不順,但整部電影被堆成蠻有可看性的樣子。
會不會是因為演員以外的人員有太多技術要融入,壓縮掉了演員的自然演出的流暢度。
安東尼霍普金斯、傑佛利迪恩摩根、艾比柯妮許、柯林法洛四位演員,演技稱職無新意。
對於安東尼霍普金斯、柯林法洛所演的一老一少的通靈人,一個叫約翰,一個叫查理斯。
當然約翰比較像通靈人,因為他又老又醜又憂鬱,職業是醫生,喪女又失婚,夾帶著沉默羔羊的魅力,我幾乎要以為他才是連續殺人犯。
他唸台詞總是很好聽 ,但是在電影裡肢體語言過份僵硬多年來沒有改善。
查理斯... 他打那兒來的不是很了解,看起來精神充沛走火入魔又躁鬱,是本片中的帥哥,整個劇情的前半部都完全看不出來查理斯的存在,一點兒都沒有埋梗,
他在後...1/4~1/5處才強力登場。
我不認為查理斯想扮演上帝,人在世界上活著總要找點兒事做,活著的理由要付予它意義,查理斯很快的講了一套蠻有意思的邏輯,
既然如此,那就應繼續活著行善。
沒想到出來沒多久就自己想死,
有張力的殺人邏輯卻尊循世俗的自我結束,唉呀,弱掉了 ,交代劇情而已。
這樣就死了怎麼會叫觀眾傷心不捨??
艾比柯妮許長得可真漂亮,很像年輕時的莎莉賽隆,她辦案的熱情是沒來由的,容易被解讀成高校出身的人格特質。
因為她很漂亮,一出場我就寄予厚望,妳看那安吉麗娜裘莉演1999年出品的《人骨拼圖》Bone Collector 演得多好啊 !!
但是艾比柯妮許只得到花瓶大小的空間。
傑佛利迪恩摩根所演的探員還頗陽光的,對生命充滿熱情的樣子,不知道為什麼,怪怪的 ,驚悚片裡有一位陽光的中年警探也沒跟搭檔之間有曖昧?? 沒戲劇性。
電影劇情的發展通常有一套邏輯,
殺人的動機有一套邏輯,
英雄的形成有一套邏輯,
神(上帝)的形成也有一套邏輯,
未經當事人同意而行使的協助安樂死也應該要有一套邏輯。
這部份值得早一點兒探討的,不用等到劇尾才當成爆點。
辦案的過程只有看到一樁一樁的謀殺與制式的疾病末期的痛苦,卻缺乏對死亡的期待與解釋,又填以大量通靈的片段,
靈光一直乍現,常常乍現,看起來有一點兒擾人。
如果你看過2016年的《異星入境》Arrival 可能也為有同感,剪輯手法跳前跳後不多加解釋,考驗觀眾的解讀能力,真的不好消化,
特異功能的形成在表演世界裡是難呈現的技巧,電影也難拍,算我期望太多了 。
在目前的電影作品裡描述通靈的不少,但對於形成通靈能力的描述還沒有一部像樣的作品,
我所謂的像樣是指比較接近現實的而不是奇幻科幻的。
有它在,電影不是驚悚靈異就是奇幻科幻的,膩人。
2015年拍出的《通靈神探》裡有血腥,沒有多少暴力,沒有色情,有講到通靈,但仔細想想... 這算通靈嗎??
可能福爾摩斯來演通靈辦案也差不多,你會認為福爾摩斯是善於推理還是善於通靈??
約翰和查理斯看起來是不想也不忍再看到那些痛苦了,所以結束了對方的生命。
約翰和查理斯的行為倒底和通靈有啥關係??
還是所謂的通靈者自說自話要幫受苦者脫離苦海的?
那些受苦者可沒有呼喊著求求你動手讓我死啊??
還是通靈者"聽到了"受苦者力求一死的聲音??
2010 電影《死亡醫生》You Don't Know Jack 以及2015 《意外製造公司》The Surprise 裡面至少都由受苦者主動要求希望能結束生命。
電影名稱叫 Solace,
看到最後,不知為什麼,雖然有一點兒出人意表,但是沒有被放鬆被撫慰的感覺,不只苦主需要解脫,活著的人也需要。
反正就是不錯看卻邏輯怪怪的驚竦片。
表面上是和連續殺人狂有關的驚悚片,實際上是在討論另類安樂死--非經過當事人同意予以殺死以解除病痛 。
若有勇氣揭開來看 --- 不管是明說還是偷偷做...
沒錯 ,
是的 ,
死亡是有利的。
書名 : 天堂計劃:陪父親走向安樂死的一段路
書名 : 通靈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