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分享】心靈的故鄉:靜思精舍巡禮
2014/03/05 12:41:41瀏覽1209|回應0|推薦11

說到花蓮你會想到什麼?麻糬、太魯閣、海洋公園別忘了,還有「靜思精舍」。雖然我父親投入慈濟志業多年,但我自認為不是慈濟人,不過「慈濟」之於我有非常特別的意義。

二○一一年,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第二屆招生,父親在徵求了我的同意後,替我申請了就讀。沒錯!慈濟在我國中生活佔據了十分大的位置,更是我青少年時期重要的回憶之一。國中三年,學校徹底實施人文教育,我們讀靜思語、聽上人開示,當然還有一定要去的靜思精舍,每年都有馬拉松活動要從學校跑到精舍吃早餐呢!

話題扯遠了,我們回歸正題。今年農曆過年時,父親拿給了我一本由天下文化所出版的《心靈的故鄉:靜思精舍巡禮》,國中畢業十年,我也已有七年不曾到過那兒。在翻看書籍的時候,卻突然感覺自己好似回到了國中時期,耳邊傳來老師朗朗念著靜思語:「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讓我在閱讀這本書時,更加的投入、用心。

在《心靈的故鄉:靜思精舍巡禮》中,詳細描述了靜思精舍的歷史、各個空間的用途、常住師父們的作息,與他們幾年來的點滴經歷。慈濟創建四十八年,靜思精舍亦有四十五年的歷史。四十幾年來,秉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度過了辛勤又規律的每一天。凌晨三點五十分打板,起床;晚間九點四十分安板,止靜安歇。與都市中「越晚越熱鬧」不同,靜思精舍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花蓮鄉村夜晚的蟲鳴,是最好的搖籃曲。

許多人或許都覺得,出家人每日要做的只有「誦經」。在靜思精舍,每人各司其職,知客室、蠟燭間、陶藝坊、粉間、香積飯、淨皂廠、大寮、菜園、有機堆肥場……,常住師父們自力更生維持生活所需。書裡寫著:四十多年來,精舍的生活用度、十四次的增建經費,都是靠常住製作豆粉、蠟燭、陶藝等手工藝品所支應……證嚴上人說,靜思精舍是全球慈濟人的家。對於增建工程的費用,始終堅持不接受募款,僅接受慈濟人以建設自己家的心,回來精舍工地付出。

靜思精舍四十多年來發生了許多故事,在《心靈的故鄉:靜思精舍巡禮》一書中也記錄了許多,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描寫導覽師父在帶領精舍巡禮時,根據不同年齡、背景的參訪團,因應不同背景,以不同的故事將理念帶入訪客心裡。對年輕人說孝道,師父是這樣說地:「一天有二十四小時,若你二十四小時都讓父母微笑,你就是二十四孝。」十分有趣又很有道理,不是嗎?

看完這本書,心中蔓延著深深的感動,它讓我知道「願意付出,你可以獲得更多」。證嚴上人、精舍常住師父、慈濟志工⋯⋯因為他們的付出,才有了這樣一個可以讓人平靜、充電的「心靈的故鄉」。下次回花蓮,我也想回這個故鄉走走,我想會跟國中時的感覺全然不同!

編輯◎胡郁婷

----------------------------------------------------------

點石成金,自費出版的貼心好伙伴。圓夢交給點石成金一切搞定!

 加入「點石成金粉絲專頁」 參觀點石成金官方網站

 Tel:02-22829138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astolga&aid=1151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