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安靜即是力量─做一個內斂而有自信的人
2015/09/05 22:35:42瀏覽4848|回應0|推薦9

若這世界上用星座來分辨,只有十二種人;又若用紫微星十四個
主星來區分,也只有十四種人;或是一般我們認知的四種血型來區分
。問題是,如果是按這樣的方式來區分,那是否太無趣了呢?那不就
像中世紀歐洲的階級制度以及印度的種姓制度,一出生就注定是要從
事哪類工作,生活在那一個階層裡,想翻身,不可能的事。然而,事
實並非如此,人是非常複雜的動物,不可能單單用星座命理及血型來
區分理解,也就如此,這世界才顯得有趣。

有人相信星座血型;也有人對中國五術姓名學及紫微斗數、易經
八卦深信不已。那我信嗎?我不能說我完全不信,畢竟我自己也以科
學的精神與態度在研究,再說命理科學(
姑且讓我稱為命理科學)的基

礎來源都是統計學,是的,就是數學上的統計學。對於這些資料,我
只作為參考,畢竟我相信自己的人生可以透過自身的力量去努力突破
與創造,就算最後結果不是我預期的,過程盡力就無愧。所以我只問
我自己努力的過程是否真的盡力,而不是去問我這樣做能夠得到什麼。

就像「安靜,就力量」這本書的宗旨即是告訴我們,這世界上並
沒有所謂真正的外向或內向的人,用內、外向分的話,可能就會比星
座命理、血型來得更籠統,只有二分法,這豈不是更不科學了嗎?著
名美國音樂家艾倫‧尚恩,本身患有焦慮及恐慌症,他就曾說過:「
如果每個人都像巴頓將軍,都像梵谷,那麼人類這個物種是不會成功
的。我比較喜歡這樣想:這個世界需要運動員、哲學家、性感女神、
畫家及科學家。這世界不僅需要古道熱腸的人,也需要冷酷無情甚至
軟弱無力的人。……這些人我們都需要。」是的,就像一開始我說的
,如果用這些星座命理血型來區分人類,就太無趣了,我們需要許多
不同個性、不同天賦的人來組成這個世界、社會,這樣這個世界才會
多采多姿、因豐富而充滿美好的經歷。

可以這樣說,我們都是內外向兼具,只是所占的比例問題,就像
基因一樣分有顯性與隱性,但又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讓自己改變原
本的性格趨向。這就像書中一開始提到外向性格的崛起,也就是卡內
基人際學的起源,將人訓練成外向又有自信的趨向,而這也深深影響
了整個二十世紀整個社會發展,將具外向有自信的性格目標理想形成
一種文化,將原本重視品格道德的純樸時代,帶入一個重視個性自我
的時代。

也就因為如此,社會大眾通常會喜歡與外向有自信的人交談、甚
至交朋友,與重視他們的意見,而外向有自信的人就很容易成為具有
吸引力的各種表象,甚至是代名詞。可問題是,我們所有的人真的都
適合這樣過度正向、樂觀與自信到過頭的性格趨向嗎?外向自信性格
的人,也有可能因為過度正向而自我膨脹,很容易吹噓甚至說謊來掩
飾自己的缺點或不足之處。也就如此,漸漸的,開始有人不喜歡這樣
的性格趨向,開始自問內心,是否我真的適合這樣的處世方式,還是
我內心其實有別的聲音在呼喚我呢?作者蘇珊‧坎恩本身是一個內向
趨向的人,但是她在某些情況中,又能夠表現的非常外向與自信,尤
其是身為律師的她在面對訴訟與談判會議的時刻。

藉由作者本身的體悟、研究及訪談幾位大學心理學系教授的心得
,以類似自傳式又帶著學術精神的態度,用許多故事的例子說明,我
們並不需要將自己原本的個性掩蓋或去除,然後讓自己也成為外向而
有自信的人,因為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處世的方式與天性。誰說內向
的人就沒有自信以及樂觀正向的精神與態度?反之,人類發展史上,
有許多偉大的科學發明與藝術作品都是具有內向趨向性格的人所完成
,如牛頓的萬有引力、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還有蕭邦的夜曲。還有小飛
俠、史努比、Google
、哈利波特的出現也都是如此。

內向趨向性格的人通常會較適合單獨工作、行動,如果把他丟到
團體裡,可能會讓他感到彆扭而不自在,但是偏偏他們也是配合度、
適應性很高的人,所以縱使不自在,卻還是可以融入團體之中,合作
協調與配合。但也會有一些人因為害怕過於突出或表達不一樣的想法
與行為,也很容易在團體裡迷失自我,縱使表面配合,卻可能是因為
自己拿不定主意所以盲目的去跟隨與附和那些外向趨向的人。這就是
為何,一個內向趨向的人,若失去自信,很容易隨波逐流的原因之一
。所以蘇珊‧坎恩要告訴我們的,內向的人的隱性力量是很強大的,
甚至有科學實驗研究顯示,孤獨是創造力的關鍵因素,通常都是默默
專注自己的事情,在自己的角落裡有自己的一份自信,那麼成功就會
跟隨而來,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人的性格牽涉了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認知心理學、腦神經
科學,蘇珊‧坎恩為了寫就「安靜,就是力量」自己也花時間研究這
些二十世紀才開始發展的心理學與腦神經科學理論,同時在採訪專研
人類認知發展相關研究的心理學教授時,也將一些相關科學實驗證據
放進書中作為佐證與論述。而這些科學實驗數據也一再的證明,內外
向沒有一定的標準,只是內、外向趨向偏差的向度多或少而已,而內
趨向的實驗對像,從兒童追蹤到長大的行為,亦發現確實在一些需
專心、創造力以及長時間堅持的工作或行為上,較外向趨向者表現
好。

    內向趨向性格的人容易害羞,這一點我自己最清楚,但是這並不
代表我害怕陌生人,當我需要在我的專業上、或我的話語及寫作表述
等外在表現上是深具自信的。書中經典的例子如美國小羅斯福總統夫
人─伊蓮諾‧羅斯福(1884~1962),其本身個性嚴肅,很少笑但卻很
害羞,但是這卻不影響他悲天憫人與熱心助人的本性,在小羅斯福總
統主政時期歷經了二次世界大戰、經濟大蕭條時期,伊蓮諾夫人成為
小羅斯福總統最重要的智囊,幫助他度過許多危難時刻與思考重大決
1921年當小羅斯福罹患小兒麻痺時,對他而言是非常巨大的打
擊,
但伊蓮諾夫人卻勇敢承擔小羅斯福總統與黨內的聯絡管道,甚至
她最
害怕的公開演講也勇於嘗試及表現,在鼓舞美國人,鼓舞世界勇
抗殘酷戰爭與經濟大蕭條的努力上,伊蓮諾夫人成為當時自由世
界國
家裡,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之一。

    敏感、細心、專注、安靜、耐心、創造力,內向趨向者有這麼多
優點,又何必假裝或訓練自己成為外向趨向的人呢?印度聖雄甘地當
年追求印度獨立,發起了不合作運動,用溫和的力量,迫使英國放棄
印度的殖民,誰說追求國家獨立自由就需要用激烈的行為呢?因為甘
地知道激烈反抗只會引起更多仇恨,所以學會忍人所不能忍,在堅定
自己的大目標前提下,所有的小事都可以容忍、妥協而不是去激烈反
抗,因為那對自己心中的理想是有破壞性的。

    亞洲人向來內斂,大概可能也跟幾千年來的教育思想及宗教信仰
有深切的關聯,我們同歐美國家人不一樣的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與
作法較會付出較多的思考與準備,但也因為如此,也往往容易錯失一
些該極力爭取的機遇,歐美國家深受卡內基人際學的薰陶,訓練成外
向而有樂觀自信的性格,所以在做事情的態度上,就較能自主積極、
有話就說,但也容易沒有思考清楚或準備不周導致衝動下的結果引起
後續許多不必要的影響。

    那麼,到底內向趨向的人該在何種情況表現外向呢?這是需要訓
練與自我監控的,訓練甚麼?我們每個人其實並沒有真正核心的自我
,大多數的時候都是由許多分身去建構我們自己,這就像我們是個演
,每參與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演出時,我們就是劇中的角色,隨著劇
不同,我們就轉換不同角色。例如在公開場合時、在工作時、在朋
間、家人間、夫妻相處、扮演父母與兒女相處時,訓練自己做好角
調整轉換的時間點。像這樣的角色轉換訓練與方式有個名稱叫「自
性格理論」,是哈佛心理學教授─布萊恩‧利托個人所創立的,他
為固定不變的特質以及自由性格是同時存在的,也就是說我們天生
及所處的文化環境,會造就一些特定的人格特質,如內向與否,但
們可以為了達成「個人核心志業」,而改變或演出不同的性格。

    那自我監控又是什麼呢?書中同樣也有個自我檢測量表,例如:
你覺得模仿別人容易嗎?/你可以為了取悅別人或是為了讓人留下印象
而做一些表演嗎?/你可以看著別人的眼睛,面不改色說出善意的謊言
嗎?等。如果肯定的答案越多,表示自我的監控能力很好,又例:要
你改變行為來應付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情境,你會感到困難?/你是否常
會流露自己內在真正的感覺、想法或態度?等。如果你肯定的答案越
多,表示你的自我監控能力就越差。所以也就是透過角色性格轉換的
訓練與自我監控去達成所謂的「自由性格理論」,讓自己可以游刃有
餘的將性格輕鬆轉換來面對生活的一切。

最後,我們可以為了什麼樣的「核心志業」專心逐志,勇於承認
自己內向趨向性格其實是深具自信的人呢?蘇珊‧坎恩以己身經驗去
分享三個關鍵問題提供思考:一、想想小時候你最喜歡做什麼;二、
注意什麼樣的工作會吸引你;三、注意你羨慕什麼東西。當然,若當
你檢測後發現你已經走在自己的核心志業的道路上時,也一定要注意
,不要做出太多不符合自己個性的事,或至少不要花太多時間在假裝
。而書的最後兩章,是蘇珊‧坎恩提供了內想趨向與外向趨向的夫妻
應該如何相處,以及如何教育內向趨向的小孩,如何幫助他們發展他
們內心強大的穩定力量與天賦。

    記得念小學的時候,自己很內向,很害羞也很容易臉紅,然後被
同學笑,雖然到這個年紀依然容易感到害羞與臉紅啊。記得以前每次
上台說話,對我而言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也因為個性隨和的關係,
知道怎麼角色轉換,在同學之間的人緣還不錯,於是從小學、國中
高中、大學,當遍了所有班級幹部,尤其是班代一職,甚至大學時
還當了系上學生自治會的會長,從領導一個三、四十人的小班級,
一整個系所兩、三百人的發聲者。

    我想這可能是從小學起一直不斷的當班級幹部被訓練得角色轉換
很強大,人際越來越廣,了解的事情也越來越多,但我一直知道的是
,沒錯,我是個內向趨向性格的人,但我內心強大,沒有什麼可以阻
擋我。到了出社會工作後,也逐漸將那演出來的外向趨向性格逐漸收
斂起來,因為多了一些歷練之後,學會做自己,並且也認知到真正的
朋友不需要那麼多,終於回到那個內斂的自己。而現在工作上,同樣
還是在面對形形色色的人,角色轉換的經驗是不會失手太多的,畢竟
過去訓練經歷還算游刃有餘。

    敏感、細心、專注、安靜、耐心、創造力這些特質也在自己身上
表露無遺,就像每次在寫作時,時常會進入忘我專注的境界,專注推
敲文字與內容的順暢與用字遣詞,也習慣選擇安靜的地方做閱讀思考
與設計工作。初讀「安靜,就是力量」時,常會誤以為蘇珊‧坎恩寫
的是自己,應該說,多年來心中的疑問有了一些解答,而且是有科學
證據佐證的。很榮幸可以推薦這本書給與我同樣是內向趨向性格的你
我。是的,我是內斂的人,但我內心強大到你無法想像!

    噢,對了,「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作者路易斯‧卡洛也是內向趨
向性格的人,如果沒有這部作品,我們就看不到強尼戴普飾演的瘋狂
帽客了。



大明崇禎三百八十八年  歲次乙未   九月初五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ason79&aid=2953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