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個小菸槍的青春回憶
2015/06/16 07:14:39瀏覽598|回應0|推薦11

我曾是個癮君子,有著長達十一年左右的菸齡,再回想開始菸不
離手的第一天,已經是十九歲那一年的事情了。

十八歲,剛踏進大學校園,學校位置在雲林鄉下地方,校園內景
色優美、規劃得體,只是那時學校附近不熱鬧,周邊道路都還在
拓寬,要一直到靠近火車站附近才算真正的熱鬧。對當時騎著機
車在路上來回闖蕩的我們來說,能與牛車並肩同行的景象,並不
陌生。那是尚未進入世紀末倒數的年代,不能隨意打卡上傳分享
與牛車合照的奇景,但心裡當下真的會感到:「我到底是來到什
麼地方了?」當然,距離校園時光都十多年過去了,現在母校周
邊熱鬧光景,大概是當時年僅十八歲的我所無法想像的。

因為身在當年全台灣沒幾間的設計學院,所以學生來源想當然各
個背景特殊、奇人怪才。有以前是念電機的,還有冷凍、控制、
木工、製圖、印刷及美工科的,以及當年才剛開放普通高中生來
申請的高中生們。可以說是各色人物皆有,只是裡面到底有多少
人會成材?我自己並不知道,甚至連教授自己也不知道。但是這
些都不重要,因為每個人都是憑著自己的本事〈僥倖〉考試分發
進來的,未來四年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即便都離開母校這麼多年了,真的成不成材其實也不重要了,日
子過得開心快樂才最實在不是嗎?我自己一點也不在乎,而且,
當年被我們氣得半死的教授們,可能也早就忘了你是誰,哪還管
誰成不成材呢?

再說回為何我曾經變成癮君子這件事,事情是這樣的,由於自己
的個性是對什麼都充滿好奇心的人〈很好,已符合身為設計學院
學生最重要的特質〉,再加上長這麼大,是第一次到外地讀書,
終於沒人管了;終於自由了〈放風了〉,當然還要再加上同宿舍
的狐群狗黨....扼,是同甘共苦的一群同學〈確實同甘共苦了四年
,有些到現在還是保持連絡〉,最要的,是最後一劑催心針的打
入─自認念設計就是要跟別系學生不一樣,要有反骨、叛逆與耍
酷的人生態度,尤其是在苦尋不著創意謬思時,就是要來一根解
悶。也就這樣,即所謂天時、地利與人和的條件都符合了,於是
我就開始抽了我人生第一包長壽菸〈硬殼黃長壽,夠老派吧〉。

既然是念設計的,菸盒的包裝設計當然是我會在意的事情,那時
去便利商店買菸時既不害羞也不扭捏,一切是那麼自然不過的事
,現在想起來,確實真的徹底實踐了自以為很酷的人生態度,心
裡會自然的跟著唱起庾澄慶當年那首「我知道我已經長大」來。
所以當看多了形形色色的菸商廠牌,就會開始注意哪一家的包裝
設計好看,當然也會受到周遭同儕的影響,於是很容易拋棄了黃
長壽、白長壽〈因為這老牌子的包裝真的很老土,幸好在多年後
,終於洗心革面,出現了GENTLE〉。

很快的拋棄長壽後,旋即看上的是「BOSS」,那時一包「BOSS
」價格是40元,比長壽多10元的樣子,記得約有三到四款色系設
計,外包裝是富有現代主義濃厚的簡約線條設計,那時還有買過
國際版寬扁型的包裝。當時還不清楚分色系的作用,也或許根本
就沒有別的意思,一直到後來轉換到「Dunhill」之後,才明白色
系在包裝上的作用。而在轉到「Dunhill」之前,大概是大三那年
開始,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在「BOSS」與「MILD SEVEN」〈即所
謂七星〉之間游移,後來是認為「BOSS」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
在包裝設計上變換新款式,反而覺得「MILD SEVEN」包裝有著
很鮮明的封面設計在吸引著我,再加上同儕間開始漸漸有人投向
「MILD  SEVEN」的懷抱,於是乎,一直到大四快畢業時,都是
「MILD SEVEN」的好朋友。

那時「MILD SEVEN」會定期更換包裝款式,軟、硬殼的包裝設
計都很有個性,顯著的商標LOGO讓你對它產生好奇,不管如何
變化,它就是堅持在藍色系譜中去做色系變化,國際版的包裝也
依舊是如此。從淡到濃,真的是無包不買,雖然很多人都會覺得
「MILD SEVEN」濃版味道很臭,卻依然我行我素,不改本色的
繼續與「MILD SEVEN」交陪。

自己在學校時抽菸抽得很開心、很自我,也小心翼翼的瞞著家人
,寒暑假返家時,都是偷偷在抽,雖然自以為家人沒人知道,但
其實父親是最早發現的,但卻沒有禁止我,只有說抽菸是你的自
由,少抽一點就好,反而是母親輾轉知道我在抽菸的事實,當然
是沒到痛罵,但也時常會被念。

因為我們設計學院的學生在大學畢業時都要提出個人的畢業設計
作品,平常早已沒日沒夜的我們,為了作品產出的壓力與時間控
制,可能會過上很長一段時間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季節。那時
,可說是菸不離身,要抽時發現菸盒沒半根菸時就變得更容易有
焦慮感,此時比我更瘋狂的同學就出現了,幾個人集資買了好幾
包「Davidoff」〈即大衛杜夫,特濃的就屬紅、黑兩款,台語俗
黑豆仔、紅豆仔〉,一疊的大衛杜夫就放在模型工廠外的公共
水機台上,有需要的人隨手就可拿取,那時連沒抽過菸的同學
因為趕作品的壓力嘗試過,想來真的好笑。而那時一包黑大衛
格是50元,已經算是當時最貴的菸品之一,大衛杜夫包裝設計
著深沉色系、經典線條樣式,因為很貴,所以不是一般人抽得
,所以鎖定消費的族群絕對不會是我們這一群蠢大學生。

快畢業時,開始想把抽菸這檔事隨著大學四年的回憶一起塵封,
逐漸思考起戒菸這件事,但其實那時自己並沒有下定決心,唯一
真的付諸行動的決定就是告訴自己慢慢地戒,於是就從抽慣的〈
七星〉轉到「Dunhill」,而為何選擇「Dunhill」,還真的是看上
它的包裝設計,除了四款色系〈它的色系作用就是濃到淡的代表〉
外,就是它定期更換新款式包裝的頻率比起「MILD SEVEN」來
更快、更常,時常一不留神,就發現又換了新包裝。也就如此
從「BOSS」開始會收集菸盒的我,就注定要定期入手「Dunhill
的款式,而「Dunhill」的國際版則更加令人注目其多變而大膽
風格,現代與後現代都用上了。

出社會工作後,心裡一直揣著戒菸的念頭,而「Dunhill」也變成
最淡的〈就是白色系的外包裝〉好幾年。漸漸的自己也發現拒
絕成
長的菸齡,也跟著年紀悄悄跨過十年線。這期間,什麼戒菸
片、尼
古丁口嚼錠都試過,就是沒法下決心戒掉。不知道是手指
戒不了夾
著菸的感覺;還是戒不了那個自十九歲以來的苦澀回憶
;亦或是戒
不了那些與同儕們一起同甘共苦、晨昏歡笑的大學四
年時光,我己並不清楚到底真的要戒掉的是什麼,還是其實我
心裡在害怕的
:「萬一真的戒掉了,這些感覺、回憶是否就真
的要與它正式道
了呢?」於是在這些很沒有道理的理由前提下
,其實也曾經短暫
功戒了二個月的菸,但是後來在新的工作環
境裡,同事們幾乎各
都是菸槍,這怎叫人按奈得住呢?再度破
功〈心理上的再次破功
但其實也才第一次實際行動的破功〉。

正式結束十一年的菸齡動機其實很可笑,那是正準備過三十二歲
日前夕,患上了感冒。通常過往感冒時,多半都是不理它的,
每次
就是喝溫開水,多休息,不要幾天就會自動痊癒,但這一次
的感冒
卻讓我久久不癒,終於踏進診所求助醫生,醫生原本就知
道我的菸
癮史,正式的警告我說:「你再不戒菸,快則四十歲就
會併發高血
壓、心臟病以及中風的極高機率在你身上發生。」挖
塞!一聽完醫
生這樣說,算算離四十歲好像不到十年,雖不至令
人驚嚇,但也想
到自己超過十年的菸齡,還有當年一塊抽菸的同
儕們也有好幾個都
戒了菸。所以就在拿完藥,離開診所的那一刻
起,決心戒了菸。

整個戒菸行動就這麼簡單,那些什麼感覺、回憶的狗屁理由全部
不成立,就是下定決心讓菸齡不再繼續跟著成長。什麼戒菸片
、尼
古丁口嚼錠完全不需要派上用場。其實說穿了,就是意識到
年紀與
健康的重要性,當然菸品價格越來越貴也許是原因之一,
除了決心
之外,原本就有著戒菸的念頭更是驅使的動力。真的連
上戒菸特約
門診的掛號費都省了,不知道是我毅力強、決心夠,
還是我其實真
的被醫生嚇到了呢?

總之,人在年輕的時候,若沒有做過一點瘋狂的事,真的就青春
白了,至少每當我回憶起那些年當菸槍的日子裡,就能夠從中
勾勒
起許多青春歲月趣事與在校園時和同儕們夙夜匪懈做著模型
的點點
滴滴與酸甜苦辣,這都是一輩子的事,沒有曾經瘋狂過,
怎麼叫年
少輕狂呢?希望可以就此不再讓菸齡成長,繼續保持一
輩子下去。

 


大明崇禎三百八十八年  歲次乙未   六月十六
謹以此文,獻給那些年我們曾經菸不離手的同儕們!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ason79&aid=24530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