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們的故事—大時代下的新加坡小人物
2017/04/30 08:04:23瀏覽1533|回應0|推薦12

梁智強年輕的時候,很多時間是跟著台灣電影圈一起學習與
成長,早期的電影都能時常看見他的演出身影。

大概是人過中年後,總是會反思自己所在生長土地的發展,
近年最紅的一部片《錢不
2》就是梁智強所編寫的劇本。
這部電影所講述的
容,我就不再贅述,可自行上網詢,
但這部電影當初拍攝時,萬萬
也沒想到,有一天會成為台灣
有史以來放映最久的電
影,此片自2009年於台中市萬代福戲
院上映以來,已
超過五十個月,梁導本人也為此特地來到萬
代福向戲
院老闆道謝,直到今天,依舊持續一天安排兩個檔
上映中。

在錢不用後,梁智強導演反思新加坡教育的《小孩不笨》
系列,之後亦推出了新加坡版的報告班長系列
《新兵正傳》
,兩部電影同樣在新加坡也造成轟動。

而我今天要的這部《我們的故事》系列,是梁智強導演懷
舊系列作品。故事的切入點很簡單,就是帶大
家回到1960~70
年代,新加坡獨立建國初期的故事,不僅反映了早期新加坡
華人、印度人以及馬來人在相
處上的文化、種族中的認知衝
突,也隨著大時代的時
間位移,交代了每一個時間點發生的
故事。

劇情主軸係透過一個華人務農家庭的生活故事,引伸出許多
早期新加坡國情的狀況,從農業時代轉換到工
業時代,從農
村搬到國有住宅,裡面有細微的人物刻
畫,也有令人辛酸難
過的劇情,不知不覺,會跟著感
動起來。

梁導的這部電影,也讓我想到前些年日本導演山崎貴所拍攝
的《幸福三丁目》系列,也是在一個講述日本
戰後大時代的
背景下,以東京夕日町的三丁目巷為背
景的勵志感人故事。
兩個電影所設定的時代背景略同
或許其中也會有些有趣的對
照與設定。

很有趣的是,你還能在電影中,不時地聽到許多台灣早期當
紅歌星的作品做為插曲。在那個當下,會讓你
誤以為在看台
灣電影,但若對台灣與新加坡兩個國家
長期以來交流的歷史
略懂的話,其實這是很正常的事
,台灣的流行音樂曾經是稱
霸華人世界的。

我電影真的看得不多,但印象深刻、或觸動心的電影,一
定會留在心中。尤其特別是劇情片或其他非好
萊塢的其他國
家電影小品,可以讓人思考電影裡面要
探討的容,自己便
會再重新組織與詮釋。

很幸運的晚上開了電影台就看到這部《我們的故事》系列第
二集,非常感人的作品。同時,也讓我思考到
,這故事其實
很簡單,但為何台灣拍不出這樣類型的
作品,更不用《錢
2》的故事,更是台灣就時常在發生的事。

新加坡電影市場比台灣小,但卻屢屢讓我看見許多好電影,
是很貼近生活,可以讓人思考的電影,除了梁智強外,
年輕一輩的陳哲藝、陳子謙,都有不錯
的作品,尤以陳哲藝
於第五十屆金馬獎以黑馬之姿,
拿下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
劇本與最佳新導演最為風
光。

台灣電影圈真的不要小看自己,我們所擁有的能量一定不會
比新加坡少的。最後,還是要
聲:台灣電影加油,我們可
以的!






原寫於2017/04/09
大明崇禎三百九十年     歲次丁酉      四月卅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ason79&aid=101705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