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703 生命故鄉的呼喚心得分享[文 / 周煇康] /2007年/ 生命教育協會
2010/11/21 02:08:05瀏覽250|回應0|推薦2

“生命故鄉的呼喚”心得分享         

                             屏東班  周煇康

     生命的故鄉在哪裡?西方極樂世界、天國或是其它未知的國度裡,在未研讀此書之前根本毫無概念,讀後才知道它是內心自性清淨的顯現。

    從小因家境不好,步入社會後滿腦子想賺大錢來改善家裡的生活,但一直事與願違,學佛之後才了解那是和個人福報有關,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如此順利如願的。參與研討後讓我更了解,人生、生命的意義在哪裡,即使讓我擁有再多的財富,我的生命真的會快樂嗎?身心會自在嗎?

    在第一章「新時代的佛教觀」裡,和上有談到當一個人名利雙收之時,真正能談及內心事的朋友沒有幾個,於是產生失落感,而伴隨失落感的就是所謂的無奈與虛幻,所以它給我一個省思,我們每天花上大多數的時間去爭取一些沒辦法永恆且是虛幻的事,那是否值得呢?因此要稍做調整,放多一點心思在家庭的經營及個人在佛法的學習,來提升法身慧命。

     也許有人會說,家庭成員的組合也不是永恆的,沒錯,它也是因緣生,因緣滅,但我覺得佛法不離世間法,我們要用出世間法的精神來完成人世間的事務,家庭是否和樂、健全,對家裡每個成員的人格是否健康成熟有很密切的關係。在第五章「讓心活起來」,和上有提及,家庭是我們人生最後的避風港,它可以讓我們傾訴、休養生息、重新出發,點出一個健全家庭的重要性與功能性。

    以我個人的例子來說,我跟同修個性都很強,也就是所謂的「我執」都很重的人,常常為了意見不同起爭執,嚴重時甚至還會提議是否要分開,對雙方會比較好,但自從加入華藏工程班研討後,我們開始強調要學習聆聽、欣賞、接納、包容,先聆聽對方的意見、動機及出發點是什麼,去欣賞他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接納不同的看法再提出討論,研擬一套最可行的辦法來共同遵循,不要一意的堅持己見,即使對方的想法真的不切實際,也要給予尊重、包容。這樣一來,起衝突的機會就降低了許多。

    和上開示時常提到修行要解行並重,我們都知道法門殊勝,但是行的力道與恆心卻稍嫌不足,因為我們的習性與惰性都會做些選擇性的懈怠,並找一些不想修正的藉口,所以反而成為我們生命改造的障礙。如果真的有心要改造生命品質,讓它更亮麗、芬芳的話,就要誠實的面對自己,拿掉面具,勇敢的面對挑戰,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成果。在往後的修行路上,希望自己更努力,與同行善友相互勉勵、加油,大家在成佛之道攜手並進。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0938767770&aid=461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