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1/20 07:53:28瀏覽331|回應0|推薦2 | |
淨 行 品 嘉義分會 蘇麗美 華嚴經分信、解、行、證、淨行品乃是解分、在修行法門屬於信位法門、它彰顯不僅是解門亦包括行門是解行並重。 華嚴文句表達法乃大乘佛法之語言模式、思惟模式,海雲和上以相對的語言模式作前題性詮釋,再依之轉換引導大眾逕登華藏世界同入毗盧性海。 和上一直致力於解行並重的華嚴教海,因此提出華藏工程的構想,透過華工使我們釐清不當的觀念與行為,讓自己身心脫胎換骨,因此才有北、中、南、各分會舉辦的華工心得發表會,一會一會都是為了增長我們的法身慧命。 淨行品乃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這兩位菩薩告訴我們自己內心性德有兩種智慧,智首菩薩屬自受用法樂智,文殊菩薩屬他受用法樂智,此乃我們自性海中本具足之性德,也就是自性海中的兩個性德為了成就我們自己有一番激盪,自受用法樂智問他受用法樂智一百一十個問題,他受用法樂智又以十個總答,一百四十一願來回答,亦是我們自性在自問自答,佛陀以最高境界將我們內心自在情境顯現再透過經文回到自己的自性海中銷歸自性。 經文中智首菩薩問文殊菩薩十個問題,十句問第一句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是總說,後九句為別說,如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亦是如何將身、口、意圓滿表達、意業主宰我們觀念,身業、口業則是這個觀念展現的部份、一般人意業乃受貪瞋痴慢疑所操縱、放觀天下貪名、貪利、造成苦業輪迴,曾幾何人悟之,瞋心之因曾幾何人觀之,止之,痴慢疑何幾人視之,觀之,還之,如能在二六時中觀自己起心動念即可得無過失身語意業,身口意清淨表示已得智為先導那無過失,不害,不可毀,不可壞、不退轉、不可動、殊勝、清淨、可染即是您的生命品質。 接下來十問講入菩提道的先決條件:生處、種族、家、色、相、念、慧、行、無畏,覺悟這十具足,提到這裡我相信自己是乘願再來而且累世是華嚴弟子,這些具足讓我全心投入修行無有障礙,當然要感恩善知識海雲和上及眷屬的種種護持,最重要感恩自己善用其心投入修行而承擔讓種種不具足轉具足。 這裡提到十種智慧亦是修行的境界與目標,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圓滿十種智慧:勝慧修此慧能讓我們出三界免生死輪迴,華嚴禪、淨、律、密、華工擇一法門深入主修或輔修,再依和上教奉行出三界免生死輪迴是日可待,生生世世發願修行普賢行,勝慧,第一慧,最上慧最勝慧,無量慧,無數慧,不思議慧,無與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說慧定可圓滿具足,因為普賢行者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為基礎。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告智首菩薩言:汝今為欲多所饒益多所安隱,哀愍世間,利樂天人,問如是義,這裡多美啊!佛境界,菩薩感受菩薩智慧性德對種種境界已了知但又為讓眾生了知而發問眾生的種種對立是因為各各不相知,華工在訓練轉的能力,有此轉圓融能力,那對立緣即是資糧道。 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此願是總說,從行門的立場來看,菩薩在家,這裡的家指一般人的心受到貪瞋痴慢疑的逼迫,亦是自我意識形態,社會意識形態的作用產生執著,無法體悟這種種執著是虛幻的,執著想成那一號人物或貪名貪利的逼迫,豈知種種逼迫來自虛幻的執取,當我接觸淨行品,每當貪瞋痴慢疑一念起或人事物的對立這句知家性空免其逼迫,浮上種種對立為資糧道。 受學戒時,當願眾生,善學於戒,不作眾惡。去年 這一百四十一願每個人面對生命境界,行住坐臥發願來修,能獲得多少入何領域看每個人如何善用其心。 學華嚴的人,福報都很大即使遇挫折也都很堅強克服,有超越智慧能在順境、逆境安身立命。 淨行品一百四十一願,條條是三摩地法,妙舍摩他的清淨行,在此以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共勉之。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