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毘沙門天家庭 / Sam Liu魔王180331
2018/03/31 07:00:31瀏覽2452|回應1|推薦8

毘沙門天家庭    / Sam Liu魔王180331

多聞天王(梵語:वैश्रवण,轉寫Vaiśravaṇa;巴利語:Vessavaṇa),又名「毘沙門天」,是佛教的護法神,為夜叉與羅剎的領袖,居住四天王天,守衛梵天之門。為北方守護神、知識之神、財神,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武神,在日本大多寫成「毘沙門天」。

 

最近看見有法師於寺院中安請供養「毘沙門天Family」,
讓魔王備感欣慰,寫了兩年多的文,也去宣導了幾場介紹「天部」的專題,
總算是看到有些枝枒冒出頭了^^
因此打鐵要趁熱,既然之前已介紹過爸爸「毘沙門天」、媽媽「吉祥天」、二太子「獨健」與三太子「那吒」……
那今天就藉此機會,再來為毘沙門天一家人中的么兒「善膩師」怒刷一波存在感吧XD

首先,毘沙門天王有幾個兒子?官方資料是「5個」。
在《摩訶吠室囉末那野提婆喝囉闍陀羅尼儀軌》提到:
「天王其右邊畫五太子及兩部夜叉羅剎眷屬。左邊畫五行道天女及妻等眷屬。」
在《白寶口抄》中,也認為毘沙門天王有五個兒子,
但排名順序眾說紛紜,有三種說法:
1
、禪彌只、獨健、那吒、鳩拔羅、甘露。
2
、最勝、獨健、那吒、常見、禪膩子。
3
、禪膩師、獨健、那吒鈎拔羅、常見、最勝。

由上面資料可以得知「禪膩師」在日本密教中也被稱為「禪彌只、禪膩子」。
但日本佛寺造像中均稱其為「善膩師」?這應該是因「禪」與「善」發音相同。
而在排名方面,大多採第二種說法,認為禪膩師是天王的么兒。
不過站在譯音上,《一切經音義》則持反對意見:「禪膩師(亦梵語不正也,正梵音云捨儞娑,毘沙門之次子名也)。」
也就是說應該稱祂為「捨儞娑」,例如在《毘沙門天王經》就稱為「赦儞娑」。

在中國方面,由於出現了許多關於天王子的傳說,
例如《毘沙門儀軌》中的記載:「唐天寶年此是北方毘沙門天王第二子獨健。領天兵救援安西故來辭。」
故每個月的11號就是二子「獨健」巡下界日
又說「昔防援國界。奉佛教勅。令第三子那吒捧塔隨天王。」
三子「那吒」則是在每個月的21日與老爸交塔換防。

所以《毘沙門儀軌》說次子是獨健、三子是那吒。
這就與《一切經音義》認為次子是「捨儞娑」的說法不同,
但說句實話,就連上述的「領天兵救援安西」都有「長子來救」與「次子來救」兩種說法,所以除了那吒是三子這"比較"沒爭議外,
其他幾位天王子的排名順位還真是撲朔迷離。(攤手)

不過,撇開天王子們年紀大小的問題,至少從造像上來看,還是有所區別的……

例如在中國,因為解唐玄宗的西安之圍,
所以特別著重北天王父子軍在「軍事、守護國土」方面的功德,
另外在《太平廣記》中也提到道宣律師曾得那吒太子獻佛牙之事。
因此在造像上,多以「獨健」或「那吒」身穿侍官服或武將甲冑出現在天王旁。

但在日本流行的「毘沙門三尊」中,則均「禪膩師」為搭配。
這種手捧寶盒的「童子形」天王子又是從那裏來的呢?

其實「禪膩師」很可能極早便在佛經中出現了呦……
1
在後秦時譯出的《長阿含經》中提到,有一次佛陀在樹下思惟摩竭國人終生處時,忽然有個鬼神在空中熱情的對佛陀呼喊:「佛陀,是我呀!闍尼沙呀!」

後來佛陀才知道,原來這個"闍尼沙"前輩子是摩竭國王。(人仙經則說前生是頻婆娑羅王!)
因為「一心念佛而取命終,故得生為毘沙門天王太子。」
而且這位天王子已經「得須陀洹,不墮惡道,於七生中常名闍尼沙。」

呵呵,「闍尼沙」是不是與《一切經音義》中說的「捨儞娑」發音很相似呢^^

2、在鳩摩羅什譯出的《思益梵天所問經諸天嘆品》中,四天王曾向佛陀表示擁護佛教的行者:「世尊!我是四天王,得須陀洹道,順佛教者。我等各當率諸親屬、營從人民,衛護法師。若善男子、善女人護念法者,能持如是等經讀誦、解說,我等四天王常往衛護。」

當這四位天王老爸各各發願護持佛法之後,這時「毘賒婆那天王子」,名為「善寶」(《持心梵天所問經》則譯為"諦顏")
手持「七寶蓋」一馬當先,奉上到佛前,希望佛陀能答應祂一個要求:
「今奉此妙蓋,願我得如是願成清淨眼,得見彌勒佛。」

「毘賒婆那天王」是誰呢?就是「毘沙門天王」!
佛陀見這位天王子善根發相,便慈悲的應允祂:「汝於此命終,即生兜術天,從兜術下生,得見彌勒佛。」
不僅送祂門票去看「偶像」彌勒菩薩,甚至還加碼授記祂:「於彼修梵行,過六十億劫,汝當得成佛,號名為寶蓋。」

佛陀:「小朋友,我看你根骨不凡,實為成佛奇才!相信不久後,你也可以與彌勒一樣正式出道了^^

看到沒有?爸爸們證初果-「我是四天王,得"須陀洹"道。」
兒子得授記-「汝當得成佛,號名為寶蓋。」
說真的,面對這些天部眾神已經是「四雙八輩」聖弟子的「前方高能!」
現代佛教徒卻口口聲聲說祂們「不究竟」?
那你自己又「究竟」到那裏去了呢?

所以從《長阿含經》來看,這位已證初果的「闍尼沙」=「禪膩師」。
既然已證初果,則《天所問經》中善寶天子難怪能得授記成佛。
又從善寶手持七寶蓋的形象與禪膩師也手拿寶盒的形象來看,
「善寶」是否有可能就是「禪膩師」呢?

但這只是魔王個人的聯想,因為日本並未流行《思益梵天所問經》,
所以不可能是日本「毘沙門三尊」中「禪膩師」形象的出處。
日本這種手捧寶盒禪膩師的出處應該是「護國三經」之一,在日本早期佛教紅到發紫的《金光明最勝王經》!

在經文中提到,如果行者在淨室中設壇持呪千遍,便能感得「薜室囉末拏王子名禪膩師,現童子形,來至其所。」「薜室囉末拏王」即是「毘沙門天王」。
也就是說,當你持誦毘沙門天王的咒語後,會感得禪膩師以「童子形」現身。

此時禪膩師會親切提問:「您好,這裡是天王服務處,請問法師打電話給我爹爹,有何貴幹?」
這時行者可以向禪膩師請求:「我為供養三寶,事須財物,願當施與。」
禪膩師童子在收到申請書後,便向天王覆命去
也就是說,在天界向毘沙門天王「送公文」的是禪膩師童子XD

這時行者在禪膩師返回天庭後,要趕緊準備個「香篋」放在床頭!
就像在床頭擺個襪子聖誕老公公一樣,魔王這樣說,大家那麼聰明應該也懂了吧^^
天王在審核確實後,便會交代兒子:「汝可速去,日日與彼一百迦利沙波拏。」
從此行者每天早上睜開眼,便能在床頭的盒子裡看見天王送給你的供養金!
這下不論要蓋寺廟或香花燈塗果供佛都沒煩惱了^^

「可於床邊置一香篋,每至天曉,觀其篋中獲所求物。每得物時,當日即須供養三寶,香花飲食兼施貧乏,皆令罄盡,不得停留。」

「迦利沙波拏」是印度貨幣,大概是當時的一兩錢,現代的10000……
《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南海用金。當此方一兩。名一迦利沙波拏。」
……天天給一百萬,毘沙門天王不愧是財神呀!()
而在《金光明最勝王經》的註述中還掛個保證:「西方(印度)求者多有神驗,除不至心也!」

從《長阿含經》來看,「闍尼沙=禪膩師」已證初果。
從《金光明最勝王經》來看「太子是修行人的運鈔車。」
所以說,各位鄉親,有智慧又有錢的可愛太子不供嗎?XD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0938767770&aid=111364579

 回應文章

三點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3/31 09:19

金光明最勝王經

在經文中提到,如果行者在淨室中設壇持呪千遍,便能感得「薜室囉末拏王子名禪膩師,現童子形,來至其所。」「薜室囉末拏王」即是「毘沙門天王」。
也就是說,當你持誦毘沙門天王的咒語後,會感得禪膩師以「童子形」現身。

「受持呪時,先誦千遍,然後於淨室中瞿摩塗地作小壇場,隨時飲食,一心供養,常然妙香,令烟不絕。誦前心呪晝夜繫心,惟自耳聞,勿令他解。時有薜室囉末拏王子名禪膩師,現童子形,來至其所。問言:『何故須喚我父?』


三點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3/31 09:19

金光明最勝王經

在經文中提到,如果行者在淨室中設壇持呪千遍,便能感得「薜室囉末拏王子名禪膩師,現童子形,來至其所。」「薜室囉末拏王」即是「毘沙門天王」。
也就是說,當你持誦毘沙門天王的咒語後,會感得禪膩師以「童子形」現身。

「受持呪時,先誦千遍,然後於淨室中瞿摩塗地作小壇場,隨時飲食,一心供養,常然妙香,令烟不絕。誦前心呪晝夜繫心,惟自耳聞,勿令他解。時有薜室囉末拏王子名禪膩師,現童子形,來至其所。問言:『何故須喚我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