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19 11:41:41瀏覽2839|回應18|推薦30 | |
引用文章:台灣英文程度不能
Sorry Sorry! 前幾天,因為台北縣的周錫瑋縣長推動「英語活化課程」而引發爭議。有一部份的家長反彈,認為每周增加三節課的時數,會超過課綱的限制 。甚至有家長帶著小朋友出來抗議,只見記者訪問小朋友時,小孩子氣憤的說:「如果要加英語課,那乾脆把國語課減少就好了阿?為什麼要剝奪我們的快樂童年?」旁邊的大人小孩也一致鼓掌叫好。老實說,如果我在那位小學生的年紀,我可能也會講一樣的話。小孩子誰喜歡念書?更不可能對自己將來面臨的社會現實有任何認知。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透過學校﹑老師及家長的努力,讓小孩子在受完教育之後,能具備有進入職場的能力,相信周錫瑋推動這樣的課程,有其正面的考量。 台灣在上個世紀,曾經以勤奮的人民,低廉的成本,製造出高品質的貨品而揚名世界。 家庭代工﹑加工出口區,相信四十歲以上的人都還記憶猶新。當時也為台灣創造了驚人的GDP及外匯存底。在經濟起飛之後,產業轉型應該是第一要務。時至今日,代工及低技術門檻的產業早已被人力成本更低的國家如大陸及東協各國取代,所以產業紛紛外移大陸,其實是為了生存下去的合理選擇。就算台灣引以為傲的PC產業及半導體業,說難聽一點也就是高級代工,而且還是高耗能及高污染的產業。台灣,還有幾年好光景? 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台商及勞工在大陸工作,從剛開始時去大陸的「台幹」有兩倍薪水,還要老闆千拜託萬拜託,慢慢變成1.8倍;1.6倍;1.2倍,然後是薪水不變,你不去有的是人要去 ,現在更是慢慢以大陸籍員工取代台籍幹部及員工,失業的台灣勞工在大陸變成「台流」。有人咒罵台商對台灣沒貢獻,其實在商言商,在哪裡生產能賺錢就去哪裡。做生意又不是慈善事業,活下去比較重要! 政府的角色,應該是創造產業轉型的環境,告訴人民未來十年甚至數十年的希望在哪?而不是用口號治國,李登輝跟民進黨執政的二十年間,台灣已經被錯誤的鎖國政策及教改搞得一蹋糊塗。台灣還能有幾個二十年? 至於勞工也是一樣,台灣的工作機會不會也不可能越來越多,看看香港﹑日本﹑韓國及歐美各國 ,大家都是一樣,有越來越多的勞工在國外工作。如果不趁現再好好培養下一代的國際競爭力,這些孩子長大後憑什麼跟大陸人甚至世界各國的人競爭? 歐美的學生從小就要學習至少兩種外國語言,學習中文現在更是熱潮。語言是工具,能熟悉越多語言,才能在國際化的浪潮中比別人有更好的競爭力。大家都在國際化,只有台灣人還在高喊本土化,推動不知所云的「母語教學」!既然叫做母語,讓母親教就好,在家裡還有同儕之間有的是機會練習!何需浪費時間開課?如果大家有機會看到小學生用的台語課本,保證看了以後會搖頭嘆息,因為每一家用的字都不一樣,簡直是開教育倒車!當你在歐洲,美洲或是日本工作時,講台語有用嗎? 想要讓孩子有競爭力,最好現實一點!今天不做,長大只有後悔莫及!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