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此教育,會有競爭力?
2010/05/19 11:41:41瀏覽2835|回應18|推薦30
引用文章:台灣英文程度不能
Sorry Sorry!


前幾天,因為台北縣的周錫瑋縣長推動「英語活化課程」而引發爭議。有一部份的家長反彈,認為每周增加三節課的時數,會超過課綱的限制 。甚至有家長帶著小朋友出來抗議,只見記者訪問小朋友時,小孩子氣憤的說:「如果要加英語課,那乾脆把國語課減少就好了阿?為什麼要剝奪我們的快樂童年?」旁邊的大人小孩也一致鼓掌叫好。老實說,如果我在那位小學生的年紀,我可能也會講一樣的話。小孩子誰喜歡念書?更不可能對自己將來面臨的社會現實有任何認知。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透過學校﹑老師及家長的努力,讓小孩子在受完教育之後,能具備有進入職場的能力,相信周錫瑋推動這樣的課程,有其正面的考量。

台灣在上個世紀,曾經以勤奮的人民,低廉的成本,製造出高品質的貨品而揚名世界
家庭代工﹑加工出口區,相信四十歲以上的人都還記憶猶新。當時也為台灣創造了驚人的GDP及外匯存底。在經濟起飛之後,產業轉型應該是第一要務。時至今日,代工及低技術門檻的產業早已被人力成本更低的國家如大陸及東協各國取代,所以產業紛紛外移大陸,其實是為了生存下去的合理選擇。就算台灣引以為傲的PC產業及半導體業,說難聽一點也就是高級代工,而且還是高耗能及高污染的產業。台灣,還有幾年好光景?

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台商及勞工在大陸工作,從剛開始時去大陸的「台幹」有兩倍薪水,還要老闆千拜託萬拜託,慢慢變成1.8倍;1.6倍;1.2倍,然後是薪水不變,你不去有的是人要去 ,現在更是慢慢以大陸籍員工取代台籍幹部及員工,失業的台灣勞工在大陸變成「台流」。有人咒罵台商對台灣沒貢獻,其實在商言商,在哪裡生產能賺錢就去哪裡。做生意又不是慈善事業,活下去比較重要!

政府的角色,應該是創造產業轉型的環境,告訴人民未來十年甚至數十年的希望在哪?而不是用口號治國,李登輝跟民進黨執政的二十年間,台灣已經被錯誤的鎖國政策及教改搞得一蹋糊塗。台灣還能有幾個二十年?

至於勞工也是一樣,台灣的工作機會不會也不可能越來越多,看看香港﹑日本﹑韓國及歐美各國 ,大家都是一樣,有越來越多的勞工在國外工作。如果不趁現再好好培養下一代的國際競爭力,這些孩子長大後憑什麼跟大陸人甚至世界各國的人競爭?

歐美的學生從小就要學習至少兩種外國語言,學習中文現在更是熱潮。語言是工具,能熟悉越多語言,才能在國際化的浪潮中比別人有更好的競爭力。大家都在國際化,只有台灣人還在高喊本土化,推動不知所云的「母語教學」!既然叫做母語,讓母親教就好,在家裡還有同儕之間有的是機會練習!何需浪費時間開課?如果大家有機會看到小學生用的台語課本,保證看了以後會搖頭嘆息,因為每一家用的字都不一樣,簡直是開教育倒車!當你在歐洲,美洲或是日本工作時,講台語有用嗎?

想要讓孩子有競爭力,最好現實一點!今天不做,長大只有後悔莫及!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untaiyu&aid=4046861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懶得取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國際化是歐美化(西化)?
2013/04/23 00:36
到底國際化是真的讓我們自己可以和全世界各民族文化有更多的交流?還是歐美化(西化)?或是英美化?這攸關了我們外文教育的目的。因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 也是溝通的工具。如果是國際化是英美化,我們的外語教育只要教英文就夠了;如果是國際化是歐美化(西化),則顯而易見的其他歐洲語言,甚至是拉丁文也應該 納入我們的外語教學裡。但身處亞洲的我們真的應該只想著要歐美化(西化),或是英美化嗎?答案很顯然不是的,國際化的真意顯然是真的讓我們自己可以和全世 界各民族文化有更多的交流。 所有的語言能力都是建築在母語能力上的,因為母語是人的思考媒介,英文作文好的原因常常是因為中文作文好,而中文作文好又是因為有思想,所以作文能力的培 養不是只有語言能力的培養,其根源是培養思考能力。目前國文教材的選文只有文學性的篇章,而忽略了許多像《天工開物》、《九章算經》、《水經注》、《幾何 原本》等中國古代科技輿地的作品,這類作品的文言文其實正是中國古文裡論述邏輯的方式,其文言文通常不像文學作品那麼難,許多知識又是學生已經知道的,偏 偏國文不教,數學物理地理也不教,讓我們對先人的認識缺少了一大塊。中文所帶給我們的長處是──文字複雜,所以我們的小肌肉自小就由書寫獲得很好的訓練; 圖像式文字,所以我們掌握圖像結構的能力自小培養,這種對型態的掌握力是我們脈流血中的並且是美術學習的基礎;我們的聯想力也是從小培養的,因為中文的理 解方式是靠觀察字詞之間的關聯來想,而聯想力正是創造力的基礎;從小適應中文的發音裡的音高變化更是音樂學習的基礎。 而英文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呢?西方語文(在此以拉丁文為母語的派生語為主)的文法亦如在其上建立的邏輯、數學、及物理、化學,其實是一套「運算規則」,不管 在我們的眼光裡它是困難還是簡單,其語言是以規定發音所對應的字母符號,以及規定字際關係----也就是文法----來操作的,發音規則和文法其實已經蘊 含了兩項邏輯學裡最基本的方法:歸納----將多端的現象總結為簡單的規則----這是發音規則和文法的開端; 及演繹----依據簡單的規則推斷出複雜的現象----這是發音規則和文法的應用。歸納及演繹同時也是科學的基礎。我們的西方語言教育應該從此面向出發, 藉由西方語言訓練來訓練學生的邏輯觀念。 英語的學習是一種向現實妥協的做法,因為東方人不學西方的科技,要亡國滅種,而美國掌握了世界最尖端的科技,所以我們必須學習英文以便學習西方科技。而且 現在的世界還是西方宰制的世界,全世界人都或多或少生活在西方建構的方式下。但是我們應該認識,英文在歐洲語種裡其實是個特例,因為其發音並非嚴守規則, 文法也不像其他主要西方語言嚴謹,造成其「運算規則」不夠用,必須用習慣用法補足語意,還得強記許多單字的發音。所以國中小階段,我們應該訓練學生可以正 確朗讀出(而不是說,說比朗讀難)英文句子,並以最少的單字操作支配句型結構或時態的文法,而不是要教將孩訓練成和英語母語者一樣的語言水平。這些操作熟 了,高中階段再將常用的習慣用法逐漸加入,同時注重專業分流,並且偏重於理解文意,在現行高中職的課程設計架構下,多讓學生接觸其未來會接觸到的的專業字 彙,而不是像現在英文教育要訓練學生全方位的語言能力,結果樣樣想通,樣樣不精。 但是別忘了,國際化的目的是促進文化交流,而且我們必須發動這類交流,而交流的最基本工具是語言,則我們應在各語文科系及增加培養編譯人才,並改善只以英 文為唯一目的語的怪象。目前所有幾乎所有的高級外文教育都由私立大學擔任,國立大學也必須增設各種語文科系,以培養編譯人才。而國立編譯館也應加強這方面 的工作,編譯出版商業利益較小,但有重要學術價值的作品。 不只是西方語種,也不只是週邊國家日韓語,更不只是英語。我們應該要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如南亞的語言或阿拉伯語這些我們一直誤以為弱勢的各種語言,而非 以國家的力量一昧強調英語。由此不但將我們的好作品翻譯成各種語言,也將他們的好作品不藉由英文而直接譯成中文,讓他們容易跨越文化藩籬,並同時加強音像 出版能力與品質,讓電子媒體可將我們的生活方式傳播至包含中亞、南亞、中美、非洲等世界各地。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3-04-23 08:39 回覆:

謝謝您的意見


洪步浪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幾個商榷
2010/05/21 06:31

感謝您的回應。

這大概是我和您對母語的態度不同的關係吧?

對我而言,閩南語、客語從來就不是誰的方言,尤其不是國語的方言。這個概念,在語言學上也是站得住腳的。最多只能說大家都是漢藏語族的一支,大家又相互影響而已。台灣通用的國語,也混雜了不少的閩客語法在內。

或者是因為一起共用了為數不少的書寫系統,所以被政策弱化的閩客語,就錯誤的被認為是方言,而普通話是閩客語的標準語?

compare:

我已經去過。華

我有去過。台

I have been there. 

 私は来たことがあります。直譯:我有去過。

閩語和英語在完成式的語法反而比和同族的普通話語法來得相似。日語也有類似用"有"的表達。

以一個專任的英語國小教師和台灣語言研究者來說,我怎會過份重視您所說的dialect"我眼中的mother tongue呢?她不就只佔國小課程的1/32時數嗎?語言,和技藝不同,它是一種本能,就如同我說的,我只能用我會的語言思考。失去了母語的本能,就代表一個人失去了對自己所屬族群認同最重要的標記。荷西時代活躍在南台灣的Siraya西拉亞語族,在短短的三百多年,就只剩下遺留在荷蘭的西拉亞語聖經了。現在,Siraya的子孫,少了族語這個最重要的印記,在爭取恢復族名的的努力上吃足了苦頭。但這至少是民族融合-長期漢化自然結果。

我以為,國家教育存在的功能,不能是功利的。否則所有偏遠小學就只好全部收掉了。就因為在家裡沒有文化認同,而這種情形又是國家機器强推扶植一種在政治、經濟、教育上優勢語言所造成的結果。强勢語言對弱勢語言表現友善的態度,以Newzealand對於毛利語的語言政策最為明顯,那還是異語族間的語言復育,白種人可沒有因為"國際化,而忘了和毛利人的伙伴關係。如果我們還認為華語、閩、客語有點血緣關係,那麼藉由教育替這些窮親戚留點喘息的空間,真得那麼的"沒有用"嗎?

您(和我)從未在學校學過台語,我還因為在學校講台語被罰過錢,但是可以在日常溝通上使用台語,是因為我們都有母語的環境。而這環境在短短的三四十幾年間,就因為一個强勢語言的興起就消失殆盡。相對於Siraya語的溫水煮青蛙法,閩客語簡直是活生生的被丟進開水裡。至於原住民語,每次我看到我的學生因為語言的喪失造成自我認同上的混亂,就難過得想哭。

我完全同意國家基於政治的必要推行一種所有語族都能使用的"官方語言"、進行外語教學;但對於個人,因為功利的角度,有意識的放棄自己的語言認同,我保留我的反對立場。

言歸正傳,對於周縣長的大膽嘗試,我是著樂觀其成。增加英語的課程份量,一直是我努力的目標。只是,為什麼台北縣可以用1.7的師生比增聘英語師資,其他縣市就得眼睜睜的卡在1.5看台北縣把英語教學的資源"搶走"?這件美事,其實真的需要更全面的計畫才行。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0-05-21 12:21 回覆:
謝謝您詳細的說明,讓我對您的觀點有進一步的了解
我也是小學時講台語被罰過錢的其中之一,不過就像我在前面回覆時季常兄的內容一樣,我認為文化及族群認同,應該是在家庭教育中產生,若是家長本身就沒有文化認同,而去要求學校教育來取代家庭教育的功能,其實是捨本逐末,這也是現今台灣教育最大的問題!
家長把小孩送進學校,就認為學校應該負全責,相信您若是從事教育工作,必然感受比我深刻!
我著眼的是學生在接受完教育之後的競爭力,這是現在的孩子所欠缺的!而且可能影響一生,不可不慎!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認同
2010/05/21 06:24
認同作者的質疑.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0-05-21 12:14 回覆:
文化認同並不是靠母語教學產生的

洪步浪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都得學...
2010/05/20 22:45

國小本土語言課程是把除了華語之外的本土語言全都分班教授的。國小新生入學報到就必須填報自己所屬的語族,以供學校開課參考。

除了閩南語泉、漳腔不分外,客語四縣和海陸腔之分班教學。原住民語更細分至次方言,在師資可以支援的情形之下,儘量聘請教師,就算一對一也要開班。原因很簡單,語言是思考工具,是自我認同重要的依據。何況如果在家裡真的能講自己的母語,就不需要學校開課了。在都會中誰家小孩不是一對閩語父母生下的國語小孩?這個政策是有語言復育的目的。

閩南語和客語不是沒有自己的文字,而是還沒有完全的標準化。當初普通話是以政治的手段取得第一語言的地位,現在用政治手段讓因之瀕危的語言得以延續不也合理?

多會一種語言,世界就為你多開一扇窗,但沒道理先關掉自己原有的一扇窗呀。

蚵仔麵線就得用閩南語說才對味,把牛眼說成龍眼,對客家人來說就怎麼聽都不對勁。

至於國小英語,我認為在第一語言(國語)還未能成為學生有效用以思考表達的工具之前,只宜以部份課室用語出現,不要單獨成科。中年級之後則需要以2-4節的時數,納入課程,以維持課程的強度,以免一曝十寒,白費力氣。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0-05-20 23:43 回覆:
家裡沒有文化認同,又如何能侈言在學校學方言能產生認同?
如果是這樣,那麼所有的本土技藝是不是都該開班授課? 您是不是過於強調方言的重要性了?在我看來,這才是真正白費力氣!
我沒有在學校學過一天台語,但我講台語一點問題都沒有! 現在三十歲以上會講台語的人也沒有上過台語課,就是對您觀點的最好反證!

char..大中華共和國政府總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要活化就要徹底
2010/05/20 22:12
不只台語等母語沒有用.其實很多課程沒有啟發性的價值都在日後用不到而台灣的教育只有應付考試,在現在的社會是用不到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0-05-20 22:35 回覆:
沒錯!
所以我認為教改跟課綱都要大修

殷浦藤熙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Das ist got
2010/05/20 10:44

Ja, das ist sehr gut, aber das ist unmöglich.

大部分的人,從父母師長開始,都以英文不好當作不學第二外語的藉口了。我們送孩子進補習班,讓他們跟著總體教育的規範政策,成為不會思考的順民。不讓他們思索,不讓他們認識世界,能怎麼樣?下一代的國際觀,等死一條路而已。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0-05-20 11:34 回覆:
Unmöglich?

其實教育政策是可以改變的! 重點就在執政者的意志!
李登輝及陳水扁時代不就為了去中國化而實施教改嗎?
只不過改得更糟罷了!


瑩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父母寵壞的草莓族
2010/05/20 09:31
尊重您的看法, 但不論時代狀況如何, 知識分子還是有其社會良心, 相信這是為何大家要關心討論, 如果不是如此, 閣下也不會在此發言, 必也是愛之深, 責之切, 有討論就有溝通,有溝通便能交集.謝謝您如此不厭其煩地解釋., 讓人了解想法, 草莓族的形成是社會腐敗的結果,但身在時代的我們也有責任吧, 不論如何, 如版主意見, 盡其在我吧, 不過其實我們也是說說,, 對整個現狀也是無能為力...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0-05-20 10:29 回覆:
寫評論,就是希望影響更多的人
如果只能覺得無能為力
也就不會花這樣的時間精力寫評論了

starpi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RE: 吃足了苦頭窮怕了
2010/05/19 23:54
這樣說也許會讓人反感 我必須很沉痛地說 可能是無可避免的

告訴我 要如何有效地改變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中心思想?
教育的根源 就在於此
而技能和知識的獲取 都是教育的旁枝末節
我們當年怎麼被教出來的? 我們那時候在想在思考的事情 已經不在是現在這批年輕人心中的CONCERN

台灣現在這群被父母寵壞的草莓族 要如何能改變他們?
台灣人這十幾年來 被政客和媒體灌輸的觀念變成驕縱自大不知感恩 如果沒有為此付出代價 反而是很奇怪的事情

看看歷史上
任何奢華荒誕沒有節制的時代之後 都是毀滅性的改朝換代 民族才能重生
台灣能再創造一個歷史的奇蹟嗎?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0-05-20 00:52 回覆:
有改比沒改好

瑩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吃足了苦頭窮怕了
2010/05/19 23:23

吃足了苦頭窮怕了
自然就有可能翻身
不要怕
___

這樣的作法不是很消極的無為而治嗎?當然如您所言教育是百年大計, 不是一下子的事, 但總要有有心人做這樣的百年大計, 否則永遠達不成目標.電腦的發達如何而來, 不也是好多年的努力, 如今我們可以不必大量砍樹, 如果大家都看電子書的話, 也因為電子化我們做到了部分環保目的. 只要方向方法正確, 現在就該努力, 然後百年後才有大樹...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0-05-20 00:29 回覆:
早一天開始就早一天有希望

starpi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Re: 父母都比子女有錢 希望卻看不到
2010/05/19 21:31
我不認為有甚麼 SILVER BULLET
就像台灣的教育(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 也是教改十幾年來才被摧殘到完蛋
現在這些當年執行教改的這幫人 都還在檯面上
能做甚麼改變 我完全不期待
你不承認錯誤 就沒有可能改變!
更何況 教育制度就算知道是錯的  也不可能一朝一夕說變就變
要知道"教育是百年大計"!
(PS: 歐巴馬在兩個月前的一個演講  公開承認美國數學和科學教育失敗; 他認為亞洲的填鴨教育是絕對必要的  但美國可能開始填鴨嗎? 就我觀察  只有某些大都市華人比較多的地方 家長和SCHOOL BOARD 才可能會接受  都市以外的SCHOOL BOARD開始要求小孩背九九乘法表? 慢慢等吧)

中國人說 窮不過三代 富不過三代
等著台灣這一代(和他們的下一代)吃足了苦頭窮怕了
自然就有可能翻身
不要怕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0-05-19 22:18 回覆:
我可不想看到這種結果!
所以寧願二次教改

像李遠哲這種不負責任的教改不如早點廢掉!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