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5/08 16:34:29瀏覽2680|回應5|推薦32 | |
中研院在4月27日由院長翁啟惠帶頭連署的公開聲明「對核四問題的看法與建議」,詳細內容請參閱以下連結,版主也將內容稍做改動,題目也變成「對中研院存廢問題的看法與建議」,黑色部分為中研院原文,紫色部分為版主更改,以搏君一笑為目的,請勿認真!
http://www.sinica.edu.tw/manage/gatenews/showsingle.php?_op=?rid:6621
核電的使用向來備受爭議。不可諱言,核能發電的技術不斷改進、成本穩定,較不會受到國際能源價格波動而產生大幅度的變動,且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對較少。雖然直到目前核廢料處理未獲妥善解決,但在「京都議定書」約束二氧化碳排放的壓力下,各國紛將核能發電視為重要的替代能源。惟經歷了1979年美國三哩島核災、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災,與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後,民眾深切體會核電災害的嚴重性。
中研院有無實質功能一直備受爭議。不可諱言,中研院的預算年年擴增,特聘研究員的薪水比總統高又穩定,除了不事研究,沒多少有新意的論文發表之外,醉心於政治,幫特定政黨代言的陋習一直未獲妥善解決。惟經歷1994年李公遠哲接任院長之後,致力於黑心教改、讓大學生品質大幅降低,又在2000年以不上不下之口號捧紅台灣第一貪腐家庭,民眾深切體會中研院毫無功能之嚴重性。
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明確規定,經濟及科學技術發展,應與環境及生態保護兼籌並顧。然而,102年臺灣每人平均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為11.3公噸,遠高於全球平均的4.50公噸,也超過日本及歐洲國家,受國際節能減碳之壓力極大。依經濟部能源局統計,101年我國核能僅占8.3%,在全國大量減碳的過程中,同時廢核,將會帶來一些困難,但我們如果下定決心發展其他替代能源,同時改變我們的社會結構與生活方式,大量節約能源與自然資源;國家的基礎建設與產業政策,也朝避免費能耗電,增加能源效率的方向進行,必能兼顧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這是一個困難的決定,且會是一個辛苦的過程,甚至影響我們的生活、經濟活動、和國際競爭力。但如果這是大家的選擇,就必須一同承擔。
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明確規定,經濟及科學技術發展,應與環境及生態保護兼籌並顧。然而,102年臺灣每人平均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為11.3公噸,遠高於全球平均的4.50公噸,也超過日本及歐洲國家,受國際節能減碳之壓力極大。但本院南港院區,雖然捷運就在附近設站,但本院面積遼闊,捷運未直達院區內,以本院院士崇高地位,搭捷運上下班恐有安全疑慮。立法院亦未補助本院同仁油電車,故本院員工幾乎都以增加碳排放的汽機車為交通工具,更無節能減碳的理由與決心,呼籲國人節能減碳,當然沒問題,但要本院節能減碳,確實辦不到,只能讓本院以外的國人一同承擔!
由於政府遲未制定節能減碳之能源政策,且對於確保核四廠之安全,又未有讓全國人民信服的數據分析,因此核四廠之續建及商轉與否,迄今爭議不斷。
由於人民遲未了解中研院能做什麼,且對於替代能源之開發,除本院翁啟惠院長呼籲使用生產時會產生高度毒性廢物的太陽能板之外,本院並無任何研究計畫,因此造成中研院存在與否,迄今爭議不斷。
現今各國對於核廢料之處理,並無完善之方法,僅有透過深埋方式置放於海洋或地底,或運至有認證的國家再處理,兩者皆所費不貲。臺灣之核一、核二及核三廠之核廢料目前放置於燃料池中,且早已達飽和狀態。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後,美國著名環保團體—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 NRDC)已點名全球位於極高震災風險區的核反應爐有12座,其中有6座在臺灣。歐盟於去年公布的核電廠壓力測試報告中,亦對臺灣核電廠座落區域,潛藏著天然災害提出警示與建議。加上臺灣地小人稠,核四位處大台北人口密集之首都地區,且緊臨翡翠水庫,萬一天災釀成核電廠事故,或因人為疏失發生輻射外洩,將是不可承受之罪。
現今各界對於本院廢物學者之處理,並無完善之方法,僅有透過退休後轉任特聘研究員,或運至有認證的國家再進修,兩者皆所費不貲。萬一進入政界,釀成事故,將是不可承受之罪。
此外,核四發電廠計畫早在1980年代便已提出,1986年因車諾比事件暫緩興建,直至1999年方正式動工,又於2000年停建,隔年宣布復工。核四廠興建工程並非採取統包方式,而是分由多家廠商合作興建,工程介面複雜,一旦有緊急事故,可能無法即刻統籌因應。
此外,綠色能源計畫早在十多年前就已提出,但綠色執政八年毫無發展,本院秉持只要綠色執政能源就會變綠的理念,當然不會進行綠色能源的相關研究。至於馬政府執政後,能源變成藍色,當然也不在本院的研究範圍之內,無法統籌辦理!
今日的能源困境,是大家所共同造成,因此我們也有義務共同承擔。雖然有些不在地震帶的國家為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核能是他們選項之一,但是在台灣,尤其是核四,我們缺乏足夠的風險評估資訊及發展條件,也缺乏決心去努力發展其他替代能源。
今日的中研院無能,是大家所共同造成,因此我們也有義務共同承擔。雖然無能也是選項之一,但是每年花費幾百億養無能的中研院,人民卻缺乏將其廢除的決心。
據台電最新評估報告,在核四廠不商轉下,我們仍有時間進行理性探討。因此我們建議,儘快透過朝野同意且題目合理設計的公投辦法,尋求共識後,再決定核四是否續建及運轉。
據人民最新建議,請儘快透過公投尋求共識,決定是否讓中研院繼續存在,尸位素餐。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