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培養藝術欣賞
2008/03/17 23:10:49瀏覽849|回應1|推薦7

~所需材料~

現成的環境和喜歡欣賞的意願

~活動步驟~

常常去帶孩子去看藝術品,從孩子的偏好開始看,把欣賞藝術品當作是習以為常事,寶貝慢慢的就會培養出興趣。

~我們的活動過程~

生活在屬於UNESCO文化古蹟的城市中,不趁機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那就實在太可惜了。之前有提到,我會先讓小朋友的第一接觸留有好的印象,這樣接下來的重複欣賞才能引起興趣。剛開始我會籠統的介紹,好美的風景(this is beautiful!)或好漂亮的建築物(nice building!),久而久之兄弟倆也會自己開始讚嘆!像我自己第一次到城堡的頂端欣賞山下一片橘色瓦海的景觀時,真的是被震撼到了,好美!只是這一片景色對三歲和兩歲的小孩子來說目標太大了,所以他們自己自動縮小目標,剛開始會專挑突出的教堂尖塔來認,"哇!好多church喔!"。隔了一陣子再去看同樣的景觀他們的反應就有點不同了,"Oooooh,好漂亮喔!"。最近的一次去看才剛抱弟弟上去看,弟弟就情不自禁的讚嘆著,"媽咪,beautiful!"。另外我也很喜歡帶孩子們坐電車觀光,因為常常可以看到山角下的風景。每次經過我都會指給小朋友看,讓他們學會欣賞不同的景觀。看久了哥哥都會主動告訴我他看到那裡有風景了,而且現在出門哥哥都還會問我"今天要去看風景嗎?",弟弟就接著問"有nice building嗎?",我就回他們"今天會看到漂亮的風景也有很多的nice building喔!"。有時到購物中心的落地窗就可以欣賞一大片望眼無際的大草原,小朋友現在也知道這就可以用"beautiful plain"來形容它。

學會欣賞這些大目標,要看小目標就簡單多了。對於色彩鮮艷的璧畫,不用任何解釋,只要指給孩子看,他們就愛上了。像是教堂裡的彩繪玻璃窗色彩鮮艷,很容易就能吸引兄弟倆。中古世紀的大門更是多樣化,看多了就會去注意門上的花案和立體的動物雕刻。雕像方面我會盡量挑有動物的雕刻去化解他們對雕像的恐懼感(黯淡無色的雕像對小小孩來說看起來真的很嚴肅),這裡很多的藝術雕像都有馬、魚、和鳥參在其中,所以看多就不會怕去接近它了。建築物上的雕刻越多,顏色越鮮艷也很容易就會兄弟倆的注意。現在"nice building!"都快成了弟弟出門的口頭禪了,因為漂亮的建築物真的到處都是! 最令人驚嘆的當然是歐洲的教堂了,不管是哥德式或是巴洛克式的,甚至混合多種建築style的教堂裡裡外外都是那麼的神聖。那種對神的虔誠連這兩個小小孩都感受的到,小兄弟就常常不自主的讚嘆建築物的壯觀和內部的優美。不過像天鵝這種目標明顯的戶外藝術還是小朋友們的最愛(下圖一),除了一目了然之外,也是童話故事中常看到的角色之一呢! 

出門邊看邊欣賞(一定要常去解說和引起小朋友的注意,才不會看到麻木沒感覺),回家再繼續看莫內和梵谷的月曆,這就是所謂浸泡式的學習。我不是想把孩子們培養成藝術家,但是我希望借由藝術的欣賞讓他們的觀察力能夠更細膩,更有深度。而且如果能因此學會欣賞不同的環境,那才是一身最受用的才藝。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oremicde88&aid=1704084

 回應文章

Dreamer Alice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孩子的心靈美學
2008/03/20 09:26

我深信孩子的美學細胞須先經由視野的探索,

然後慢慢薰陶再進入心靈的!

doremi媽咪(doremicde88) 於 2008-03-22 20:52 回覆:

我很感恩能在這個時候來歐洲陪孩子一起欣賞這麼美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