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25 15:59:50瀏覽161|回應0|推薦0 | |
南海形勢波詭雲譎。美國高唱「重返亞洲」打出外交組合拳,東南亞各國急速擴充軍備,日本「南進戰略」巨額貸款支援基建,印度與越南提升關係並考慮出口武器給越南。中國外交部對美國與澳洲簽署永久駐軍協議的反應,兩天之內從「值得商榷」變為「不持異議」,顯示中國外交方針轉向「全方位構建利益匯合點和利益共同體」,大打「經濟牌」爭取東盟,設立合作基金,尋求中美共商和平。 南海波詭浪急,亞太風高雲譎。美國高唱「重返亞洲」打出外交組合拳,日本加大推進「南進戰略」力度,澳洲與美國簽署新軍事防務協議,印度「向東看」外交全面展開,東南亞各國急速擴充軍備。在全球,特別是亞太變局下,面對南海之亂,中南海卻顯得出奇淡定,力排種種內外干擾,提出「全方位構建利益匯合點和利益共同體」的重大外交新方針。北京大打「經濟牌」爭取東盟,宣布設三十億元人民幣(約四點八億美元)中國東盟合作基金,向東盟追加一百億美元信貸。有北京學者更提出南海問題新思維:中美共商太平洋,就太平洋區域的爭端問題,加強協商合作,共謀和平。 十
一月十六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在回答中國對美國與澳洲簽署永久駐軍協議的反應時說,「在國際經濟形勢低迷、促發展成為國際社會共識和焦點的背景下, 強化和擴大軍事同盟是不是適合時宜之舉,是不是符合地區國家乃至整個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值得商榷」。北京當局的這一「值得商榷」論,顯示北京對美國和澳 洲這一舉動相當不滿。北京這一表態在亞洲各國外交領域引起廣泛關注。 不過,僅過了一天,北京的說法
就變了。前一天外交部發言人的回應受到中南海高層的批評。十一月十七日,外交部在例行記者會上,又特地安排記者提了一天前已經作過回應的類似問題,劉為民 作出新的回應:「中方對各國間發展正常雙邊關係不持異議。我們也希望各國在發展彼此關係時要考慮到其他國家的利益以及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從「值得商 榷」到「不持異議」,是完全不同的表述,是北京「全方位構建利益匯合點和利益共同體」的新外交方針的體現。 幾個月來,越菲等國就南海主權向中國發出挑戰,相關國家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互相刺激而越發高漲。 中國媒體喊打之聲不絕 在中國國內的媒體和微博、博客,也是喊打之聲不絕。中央電視台主持人魯健在微博上發表「鏡子不擦不亮,越南不打不行」,提出中國對越南應採取「不打則已,一打痛之」的策略,「不能將其海軍打成植物人,也至少是半身不遂」;北京《環球時報》發表社評《中國在南海不想惹事更不怕事》,主張「以武促和」;中共四川省委人民武裝委員會主辦的全國性軍事報紙《國防時報》發表《南海一戰該怎麼打》,文章聲稱「中國是戰爭藝術的鼻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現在的陸地國家沒有幾個敢和中國正面交鋒的,越南恰恰是其中之一」,「要防止把戰爭打成一個高消耗性久拖不決的戰爭。只要開戰,就應當以最猛烈的火力,最快的精準打擊為主」。 十月二十八日,香港鳳凰衛視時事辯論會辯題是「中國有必要武力教訓菲律賓嗎?」節目直播前,鳳凰網互動專區有九萬五千網民投票,高達百分之九十七點三認為中國應以武力教訓菲律賓。 中
國包括經濟和軍事在內各方面的力量都在崛起,但令人不解的是,中國的外交格局似乎受到越來越多的制約,外交全方位面臨巨大的連鎖壓力。對此,國人大多表現 為抱怨和憤怒,不滿身陷外交危機。面對國內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中南海仍極力保持克制,始終呼籲各方以和平手段解決問題。中國如此忍耐,並非軍力不足,用 俄羅斯《真理報》的話說,「中國全殲菲律賓海軍不過是幾小時的事」。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前往印度
尼西亞巴厘島,出席十一月十八日至十九日舉行的第十四次中國—東盟(十加一)領導人會議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二十週年紀念峰會、第十四次東盟與中日韓 (十加三)領導人會議、第六屆東亞峰會和中日韓領導人會晤。中國、美國、澳洲、韓國以及東盟諸國上演了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外交大戲。 十
一月十七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澳洲對中國再度發表強硬言論,譴責中國沒有恪守「國際準則」。奧巴馬還展示了他對美國重新致力於亞太事務的廣闊願景,並聲言 已經將擴大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列為其國家安全團隊接下來的首要任務。這是奧巴馬首次在演講中用如此明確的措辭表達對亞洲的重視。奧巴馬說,「我們在該地 區永久的利益要求我們在該地區永久存在」,「美國是太平洋國家,我們要在這裏待下去」。 奧巴馬十一
月十六日與澳洲總理吉拉德閉門會晤後迅速對外公布了兩國新安全協議。不過,這一協議不包括美國在澳洲建立永久性基地。根據新協定,美國將擴大在澳洲的軍事 存在,提升美國對澳北部基地的使用權限,在那裏部署更多的美軍士兵和設備。明年年中,約二百五十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將首批派駐澳洲北部、位於達爾文港附近 的軍事基地,這一數量將在數年內達到二千五百人,每批駐紮時間為半年。 近年來,東南亞許多國家紛紛
增加軍費擴充軍備,在各種軍購中,海軍裝備最受重視。在東南亞,方興未艾的潛艇採購熱潮已催生後繼的「反潛機採購效應」,出現擴大到反潛戰領域的趨勢。由 於隱蔽性強、殺傷力大,潛艇已成為東南亞許多國家海軍的新寵,各國在裝備先進潛艇的同時,也開始關注「反制武器」。 就目前發展趨勢看,東南亞各國間的「潛艇攻防戰」已有越演越烈的趨勢。由於東南亞國家海軍的規模普遍不大,裝備少數幾艘潛艇就能成倍提升戰鬥力,這就極易造成「一國挑頭、別國跟風」的局面,這一地區已掀起新一輪軍事裝備更新熱潮。 東南亞軍費增長迅速 斯
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公布的一份二零一零年研究報告表明,東南亞各國正透過採購武器增強軍事實力。該報告稱,在零五至零九年間,東南亞各國的武器採購總 額以每年一成四的速度遞增,零九年的軍費總額達二百五十億美元,到二零一二年有望達三百三十億美元。這期間,馬來西亞軍備進口量爆增百分之七百二十二,新加坡增 長百分之一百四十六,印度尼西亞增長百分之八十四。越南二零一零年的軍費比零五年增長百分之一百七十二。這些國家無一例外地把經費用於研發和採購先進武器 系統。據統計,新加坡零九年用於進口美國軍火的費用就高達八點一四億美元,二零一零年進口美國軍火費用為七點一九億美元。這兩年新加坡從美國購買的武器量 佔美國當時武器出口總量一成,成為進口美國武器最多的東南亞國家,其次是泰國和馬來西亞,分別佔百分之零點四和百分之零點一,美國已將東南亞視為其武器銷 售的主要擴展區。 為了應對複雜的南海主權爭端,美國承諾將在明年為菲律賓提供第二艘軍艦作為海軍力
量的堅強後盾。十一月六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與菲律賓國防部長蓋茲敏交談時提及,華盛頓明年將贈送給這長久的盟友第二艘海岸警衛隊軍艦。之前三個月,美國 首次援助菲律賓的第一艘軍艦駛往馬尼拉,成為菲律賓海軍艦隊中最先進的一艘快艇。前不久,菲律賓軍方已公開表示要購買一艘潛艇,又宣布將從美國訂購另外兩 艘艦隻。 馬來西亞海軍起點不低,從法國訂購的二艘「鞇魚」級潛艇已到貨,其中的「瑞古‧阿卜杜勒‧
拉赫曼」號一年多前在南海海域高調試射潛射型號的「飛魚」反艦導彈,將「區域潛艇競賽」推向高潮。這幾年,馬來西亞還購買了六艘護衛艦和二十六架戰機。據 悉,海軍在目前擁有六架「超級大山貓」反潛直升機的基礎上,再購買六架性能更先進的反潛直升機。 近五年,印尼進口了四艘護衛艦、四架戰機,此外還預訂了三架戰機。印尼二零一零年八月聲稱,斥資二點二億美元自行建造一艘配有對空導彈、魚雷和先進電子設備的導彈驅逐艦。印尼海軍已制定裝備五艘潛艇的計劃,將從俄羅斯或韓國採購。 東
南亞這場軍備競賽中,尤以越南採購潛艇的力度最大,越南已從俄羅斯訂購六艘「基洛」級潛艇,首艇有望於二零一三年建成並交付使用。二零一零年八月,越南簽 署了一項協定,花費二十四億美元購買六艘俄製「基洛」級潛艇和十二架蘇-30MKK戰機。二零一一年四月,越南海軍第二艘「螢火蟲」級巡邏艇在聖彼德堡阿 爾瑪茲船廠下水。隨後,越南海軍表示將再訂購四艘「螢火蟲」。 炒作「中國威脅論」往往是西方一些國
家挑撥東南亞國家和中國關係的手段。有輿論認為,東南亞國家增加軍費擴充軍備,正是劍指中國。其實,這股軍備競購在很大程度上是東南亞國家間的內部競爭, 而「高科技」戰爭更「刺激」軍備升級。有學者認為,東南亞國家軍購規模上升有著複雜的歷史和現實原因。東南亞各國間存在許多種族、宗教和領土問題,有著各 種各樣的「不信任」和源於歷史的「糾葛」。例如: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有白巖礁之爭;菲律賓曾因沙巴爭端與馬來西亞斷交;邊界爭端曾導致泰國和柬埔寨零八年發 生槍戰;印尼和馬來西亞的軍艦還曾在安巴拉海域發生對峙。正因為存在大量爭端,各國間也相互盯緊,比如馬來西亞購買了蘇-30MKM戰機後,新加坡就採購 F-15SG戰鬥機;印尼二零零九年從荷蘭接收到「西格瑪」護衛艦後,馬來西亞也迅速將一艘「吉打州」級護衛艦部署海軍。 印度越南對付中國 由於擔憂中國在巴基斯坦西南部的瓜達爾港建造海軍基地,印度當局欲斥巨資一千億盧比(約十九點一三五億美元)興建加瓦海軍基地,該海軍基地將部署從俄羅斯購買並於近期升級的「維克拉馬迪特亞」號航母、
「鞇魚」級常規動力潛艇以及其他一些前線戰艦共二十七艘。印度擬建一條高速公路,將連接印度與東盟各國,印度媒體將此描述為「印度力圖在中國後院推動『防 中戰略』」。印度發展自身軍事實力正不遺餘力,印度空軍將從二零一七年起裝備與俄羅斯聯合研製的第五代戰鬥機,印度空軍將總共採購二百一十四架第五代戰鬥 機。印度與越南正有意向將兩國「新的戰略夥伴關係」提升一個等級。除了越南向印度開發港口外,印度正考慮向越南出口少量武器,以滿足越南對導彈的需求。據 悉,印度除了與越南越走越近,與日本關係也越趨緊密,提供港口供日本和印度聯合軍事演習。 日本野田政府欲
在亞太推行「價值觀外交」,積極布局「南進戰略」,聯手東盟,配合美國重返亞洲戰略,成為日本朝野一致「共識」,日本與越南、印度、菲律賓等國家已展開密 集外交活動,全面介入南海問題。日本在南海問題上接連打出連環牌,越南總理訪日,日本與新加坡磋商海洋政策。日本目前已是越南最大援助國。 日本承諾向東南亞基礎設施項目提供巨額援助,並呼籲舉辦多邊論壇討論亞洲海事合作。在與東盟十個成員國首腦的峰會上,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承諾,將利用政府援助資金、信貸及民間資金,向東南亞三十三個重要基礎設施項目提供支援,這將創造價值約二萬億日圓的商業機會。 中國應堅持訴諸理性 時
下,越南、菲律賓等多個國家在南海問題上,取態已轉向緩和。「魚與熊掌兼得」似乎成為東南亞一些國家,特別是南海主權聲索國與中國打交道的最新方式。面對 南海問題亂局和亞太區域風雲,有北京學者認為,中南海要改變目前被動局面,開創外交大局,提高外交影響力,中國仍應堅持訴諸理性,理性並非軟弱,更非屈 服,理性是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和使用中國日益增加的外交資源,改變大資源、小外交局面。 被視為中南
海智囊的中國「和平崛起」理論提出者、中共中央黨校原常務副校長、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會長鄭必堅認為﹕「中美之間,以及中國與一切相關國家和地 區之間,全方位地構建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利益匯合點』和『利益共同體』,乃是中國和平崛起發展道路在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的極重要的具體表現。而跨國 公司作為國際投資合作的市場主體,則是擴大和深化這種『利益匯合點』的重要平台,是構建『利益共同體』的重要載體,在形成中國和平發展的國際環境、發展互 利共贏的開放型經濟方面,已經發揮並將繼續發揮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大歷史作用。」鄭必堅認為,「擴大和深化『利益匯合點』、構建『利益共同體』,已成 為中國政府的明確方針」。 「擴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匯合點」,已載入不久前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二零一一年一月在對美國國事訪問時就指出,「中美兩國從未像今天這樣擁有如此廣泛的共同利益」。 北
京政論家、《人民日報》前時事評論員馬立誠提出解決南海問題新思維:中美共商太平洋。他說,南海問題的關鍵在哪兒?在美國。儘管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一再說, 南海問題應由當事國直接談判解決,美國不是南海爭端當事方,不應插手。但問題的實質所在正是美國。因此處理南海問題的重點,是跟美國談。美國是當今世界秩序的主要控制者,美國的力量能影響每一個國家的外交政策。美國的盟友比中國多得多。美國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南海諸國。 向
來苦口婆心規勸國人不能輕易言戰的中國外交學院前院長、全國政協外委會副主任吳建民認為,面對南海爭端,中國克制是一種自信。他認為,「中國要保持發展勢 頭,再有三五十年就起來了,這是中國人在二十一世紀最大利益。保持發展勢頭必須保持對外合作。中國在南海問題上表現出的克制,符合中國和本地區的根本利 益,也符合世界潮流,是完全站得住腳的」。 面對海南亂局,溫家寶在印尼巴厘島表明,中國願意著手探討制訂《南海行為準則》,中國願與東盟「永做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他宣布,中國設立三十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此外,中國還將給予東盟在金融、人才等領域一系列經濟益處。 溫家寶說,中國與東盟應開拓海上務實合作,中方將設立海上合作基金,從海洋科研與環保、互聯互通、航行安全與搜救、打擊跨國犯罪等領域做起,逐步將合作延伸擴大到其他領域,形成中國—東盟多層次、全方位的海上合作格局。 溫
家寶還表示,中方將繼續向東盟國家派遣貿易投資促進團,在廣西南寧設立東盟產品展示中心,促進雙方貿易持續平衡增長。中方願積極擴大對東盟國家的投資,加 大轉讓先進適用技術的力度,共同提升產業競爭力。中國將推進互聯互通等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將追加一百億美元信貸,其中包括四十億美元優惠性質貸款。 當下,亞洲區域和國際社會關注焦點正落在南海問題上,南中國海突然再次躍升為世界熱門問題。熾熱的南海爭端,一時還不會降溫,也不斷挑戰中國的應變能力。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