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宇宙次元!
2015/05/09 22:52:01瀏覽2218|回應0|推薦0
宇宙:次元探索
我們的世界是個多重宇宙,而我們現在所居住的是第三次元。所謂的第三次元便是指長、寬、高這三度。我們在第三次元里完全是物質世界。因此在這裡的時間是線性的,就是時間只有一直線往前。
而第四次元的第四度便是加上時間,加上時間的話便是過去也是現在也是未來。有些人可以偶而到達第四次元,因此他們有時候不小心可以看到過去或是未來的影像,便是預知能力。
到了第五次元便是之前的長寬高時間再和加上精神,換句話說,只有精神性覺醒的人、覺醒自己不是肉身的人,才是五次元世界的住民的條件。精神性的尺度主要是「善」。五次元世界指的就是善良的人們聚集的地方。
第六次元是在長、寬、高、時間、精神、善這五項之外還要具備神佛的知識,不相信神佛的人,在六次元世界中根本不存在。
第七次元除了上述六個要素之外,還要加上利他的要素。因此第七次元的住民彼此相愛,彼此犧牲自是理所當然的。有時候七次元的住民會以肉身誕生於三次元世界,實踐愛和犧牲的生活。
到了八次元世界,長、寬、高、時間、精神、神知識、利他七個要素之外再加上慈悲。慈悲是給予的胸懷。七次元世界的愛若比喻成「給予的愛」,八次元世界的愛,則是更高層的愛,亦即是「不斷給予的愛」「無限的愛」。
像大宇宙大神靈、佛等,大約存在於八次元,這已經是屬於行星以上的意識了,這也已超出我們所能探討的範圍了。
以上是對多次元宇宙的初探。
因此所謂的次元指的完全是精神上的世界,所謂精神便是指意識。我們每一個人眼睛張開來所看到的全都是物質世界,因此在全世界大多數人的認知裡都以為這便是我們的全部。
科學是人們進展的指針,因此現今的科學,物理學,醫學,太空科技,等等完全是以物質科學為導向,但是現在科學已經發展了到瓶頸的時候了。所有的科學,醫學等越分越細,大有無限大,小有無限小,因此這樣發展根本沒有止盡的時候,到頭來變成只是在鑽牛角尖而已。
但是科學家們如果以多重宇宙觀加上心靈學來探討這世界的話,那大概很多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新時代運動的興起
從我們人類對歷史的認知來看,人類到目前所能探討的範圍僅止於4,5 千年而已。因為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所能找得到的證據和數據范圍也只有到這裡。
以前因為民智未開,並且是個封閉的社會形態,然而最近的50年來心靈學似乎進展得特別快速。所謂的新時代運動非常廣泛,比如盛行於中國的佛學,道家,西藏密宗,印度更是全世界心靈學的搖籃,幾乎所有的主要的心靈學派和神秘學等都起源於印度。而喜馬拉雅山更是大師們倍出的地方。
其實宇宙的奧秘在佛學裡面幾乎已經回答了所有的問題,但只因為佛海浩翰,並且深奧難懂,然而其實佛學不是用「學的」而是要自己親身體驗的,因而千百年來能窺其堂奧的人「不可說」,無法說,因為除非自己親身體驗否則誰也無法解釋,這真的是一門「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學問」。就像即使到現在我要解釋「覺醒」,也是難以解釋,因為除非自己親身體驗。
那我現在就專門講「覺醒」好了。
所謂的「覺醒」就是「醒覺」,覺醒可以分兩方面來說。一是有些人已經了解到人是二元性的,就是人是由身體和靈魂二者所組合而成,人是會死的,而靈魂永不死亡。在體認到靈魂不死之後最重要的事便是修行,因而行住坐臥都是「禪」。奉行八正道--正語,正念,正信,正精進,正思維,正道,正法,正業。虔信禮佛等等…。
而另一方面就是本身被「光」開啟,能與自己的高我溝通,能和整個大自然連結…。這種人本來是很少見的,但是會越來越多了,因為上「光的課程」的關係,我的學生不多,但是卻有不少人已被開啟。
而心靈紀元的時代便是開啟人們自身寶藏的時代,每個人自身就是寶庫。 「嗡嘛呢唄咪吽!」六字大明咒意義就是在你的眉心輪裡鑲有一顆摩尼寶珠。你會說我怎麼沒有?答案是你只要修就有。
在前面我說過這世界是多次元的世界,人在沒有被開啟時是屬然三次元的世界,是個完全只知道物質世界。但是人只要一旦被開啟,就開始進入第四次元,甚至第五次元,甚或正好是顆真主的種子而可以上第六,甚或第七次元凡此皆不無可能。
所謂新時代的重要人物有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奧修,賽巴巴,西藏的喇嘛們,印度的Guru們,一些不為人知的高僧大德們,還有羅桑倫巴。也有更多的不具形體的上師們諄諄不倦的透過靈媒來傳遞新時代的訊息,像是賽斯,克里昂,歐林等等,其中最重量級的應該是「默基瑟德聖團」所傳遞的「光的課程」。因為大部份的只是訊息,讓你知道心靈的重要,但是「光的課程」是可以循序漸進實修的,它的結構嚴謹,面面俱到,而其威力強大,它的深度無限。一個人在整個靈魂的過往,在歷經多世的輪迴,今生有幸遇到這部經典而能親身參與實修的人是非常非常殊勝而且是很難得的,這是有很大的福報的人才得以有此機緣的。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onnywong1210&aid=2296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