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5/01 19:54:46瀏覽31052|回應8|推薦32 | |
電影《香水》的時代背景是十八世紀中期,當時的巴黎巷道擁擠,是個臭氣沖天的城市。法國歷史學家阿蘭.柯本(Alain Corbin)在《味覺與社會想像力》一書指出,原因之一是巴黎市民亂倒排泄物、垃圾,甚至隨意從窗戶丟出。但在學者力倡公共衛生觀念時,貴族則選擇以香水來對抗臭味及細菌。 香水?洗澡水更有清潔效果吧。 君主專制的名言「朕即國家」,出自法國波旁王朝國王路易十四(1638—1715年)之口。很難想像,這位太陽王、上帝的寵兒一年只洗一次澡。「根據1850年左右的統計,巴黎人每年平均只洗澡兩次。」李遠哲的侄子李政亮博士在「巴斯德、公共衛生與現代浴室」一文,從公共衛生角度分析,認為:「根本原因在於水資源極其有限,一般市民甚至必須買水。在現代衛浴設備普遍化之前,洗浴成為貴族與平民一道重要的分界線。」 不過,貴為國君的路易十四並不缺水,歐洲人不洗澡、極少洗澡,還有其他因素。 路易十四一年只洗一次澡。他並非懶或有「髒癖」,事實是,歐洲有將近百年時間,對洗澡避如蛇蠍。 15世紀發生鼠疫後,歐洲人到處找病源,許多無辜的女人被視為作怪的女巫處死。甚至,洗澡都被看成疾病入侵之源,認為鼠疫透過空氣傳播,洗熱水澡時毛孔完全張開,有毒空氣就會鑽入身體。 17世紀時,歐洲醫生勸健康的人不要沐浴,當時把洗澡視為治療行為,治療對象主要是精神病患。1785年《醫學雜誌》刊載:「躁狂患者應長期泡澡和淋浴,而且如果一天催瀉,一天洗浴,輪流進行效果更佳。」 這些荒誕不經的理論,在17世紀的歐洲廣泛傳播,將近一百年的時間裡,人們避免洗澡,尤其宫廷和上流社會。法國路易十四甚至不用水洗臉,每天早晨只用灑了香水的乾布擦,再用混合葡萄酒的水洗手、漱口。 為了遮蔽身體臭味,當時的人大量使用香水。為防有毒氣體透過皮膚毛孔入侵,人們穿起緊緊包裹身體的衣服。當時又認為,棉、毛織品因纖維縫隙較大,而主張穿絲綢等織得細密的紡織品,它光滑的外表有助於毒物滑落下來,不致侵入身體。 不洗澡也有宗教因素。中世紀歐洲,一些修道院只允許修士每年洗澡兩次。威廉·萊基在《歐洲道德史》一書中説:「肉體的清潔,就是對靈魂的褻瀆。」因為洗浴被當成象徵儀式,帶有宗教復活意味,悠哉悠哉洗澡是對上帝的褻瀆,公共浴室甚至被貶為「罪惡的温床」。 18世紀30年代以後,人們重新認識到水對清潔的作用,才逐漸恢復了洗澡,洗浴的「醫療保健」觀念逐步建立。 在宗教裡,沐浴多半被賦予神聖意義,如基督教及天主教入教的施洗禮,有的將受洗者的全身或半身浸入水中,有的在受洗者的額上灑水或滴水。穆斯林認為浴池是真主阿拉的聖地,洗澡除了清潔身體,也有保持精神健康的功能。而日本最早的公共浴場更是起源於寺廟,人們入浴是利用洗佛像的湯屋,由僧侣為民衆施浴,是有施德行善的佛教教義。當時廣為傳頌的《浴佛功德經》中便有:「入浴可除七病,得七福」的誡言。奈良的東大寺至今仍保存古代為信徒施浴的大浴缸。 拉飛爾前派畫家阿爾瑪-達德瑪(Alma-Tadema)極具考古熱情,他憑著豐富的考古學知識,於1899年完成油畫〈卡爾凱拉浴場〉,再現了古羅馬奢華的生活。卡爾凱拉浴場落成於西元前212年,是古羅馬浴場的代表作。 浴室其實是個很微妙的地方,無論東方或西方,洗浴都與身分有關。古羅馬的元老院喜歡澡堂議政,當然不是要欣賞彼此的健美,恐怕是因褪下衣服後,四體舒泰更能暢所欲言。此外,衣著可以顯示身分地位,一起泡澡時,管你是穿著Prada的惡魔,還是拎著LV的天使,赤身裸體打破尊卑界限,當能無話不説。 在日本,公共浴室是社交的重要場所,被譽為「無遮無掩的交往」。傳統日本人家,入浴順序先是父親,然後長子、次子、女兒,最後是母親。但到了公共浴室,不分社會背景,沒有等級差別,完全是「個人」與「個人」的互動,即使素昧平生,也能輕鬆自然交談。 十九世紀初的《浮世風吕》書中,作者式亭三馬認為:「天下之中,洗浴是教育的最佳捷徑。無論貴人雅士或平民百姓,洗浴時都赤身裸體,同降生時一様,這種裸身的交流,使人忘却高低貴賤,升華到一種無欲無求的佛教境界。」 土耳其浴室內,人們躺在高溫的大理石上。土耳其浴的最原始的用途是在做禮拜前凈身,土耳其浴池因此也被看做是聖潔之地。 不過公共浴室的「去階級化」,在土耳其卻有最獨特的發揮。伊斯蘭婦女幾乎從頭包到腳,怎麼知道長相如何、環肥燕瘦?因此,土耳其浴室就成為婆婆挑媳婦的地方。婆婆由媒人陪同,邀請未來的媳婦一起洗澡,終身大事就這麼決定。婆媳一起洗澡的媒妁方式,目前少數偏遠鄉村還有保存。 羅馬人是愛泡澡的民族,沐浴風氣盛行於社會各階層。共和國初期(約西元前400年),許多有錢人家的浴室大得像室內游泳池。如今在羅馬尚留遺迹的卡爾凱拉浴場,由當時皇帝所建,據説可容納1600多人同時入浴,這已經不單純是為洗浴,而是帶有娱樂性質了。 日本人也把洗浴視為娱樂,但更有其獨特的洗浴文化,認為是至高享受。許多日本小說、散文都曾描述入浴的「極樂氣氛」,哲學家橋本峰雄(1924-1984)寫到:「入浴時的快感是,肌膚被温水緩緩浸透,肌膚和水、内和外慢慢融為一體,無所區分;然後,透過皮膚,有一種被温水包容、漸入佳境的麻木感。」文化社會學家松平誠(1930-)說:「這種氣氛有如春雪漸融的幸福感,彷彿進入『極樂世界』。這裏,時間停止,無我無欲,身心皆溶入净土般的聖境。」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