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封溪85公尺,換取49個停車位
2006/06/17 17:01:02瀏覽3287|回應0|推薦16

封溪85公尺,換取49個停車位 

「到玉山山頂,找不到停車位,怎麼辦?」傻傻提問題,必然招來白眼。匪夷所思。但這是不可能的嗎?

「觀光是石碇鄉的命脈…遊客一再反映停車困難。」2006年6月16日,北宜高全面通車同一天,台北縣長周錫瑋到石碇鄉。鄉長殷殷建言。

石碇鄉這樣計畫:烏塗溪床加蓋85公尺,闢建可停放49輛車的停車場,紓解部分停車壓力,還可做為觀光休閒廣場。記者在報導新聞時,劈頭寫道:「遊客假日到石碇鄉,找不到停車位,怎麼辦?」可見是嚴肅問題。

49個車位,顯然無法大發利市。那增加10倍吧,850公尺停車場…490個車位…休閒廣場人聲鼎沸,賓主盡歡。

以下純屬想像,部分文字隨意摘自遊記:

曲徑通幽。

啁啾空翠,劃過寧靜深邃的谿谷;小鎮遺世獨立,仙境美景讓人忘卻俗務,連罵小孩的情緒都不敢產生,唯恐褻瀆了造物主雕琢的藝術珍品。

 遙想當年,不禁神往。

…。

回到現實來:

兩年前,石碇鄉在烏塗溪野放魚苗,全境封溪,如今護魚有成,溪中已可看見魚群悠游。以49個停車位,換取85公尺的「封溪」,心中有沒有掙扎?

拆了新生南路高架橋吧。

台北市曾熱烈討論,讓早年被覆蓋的瑠公圳露臉。靈感來自南韓。首爾花了兩年時間,把六公里高架橋拆除,讓埋了半世紀的清溪川重見天日;如今溪水潺潺,吸引無數觀光客,沿岸溫度比全市平均低了3.6度,

於是,有人提出問題:「我們只開路,不拆路嗎?」

便利,還要更便利,人類不只是對財富貪婪。石碇有了發展觀光條件,接下來也許要煩惱: 49或490輛車湧入,聯外道路無法消化,怎麼辦?「那,闢建八線道吧」,也許將有人殷殷建言。

30年前,1976年冬天,司馬庫斯古道發生山難,一個大學生摔落溪澗,跌斷手腳。這條日本人興建的古道,起自宜蘭縣大同鄉,猶如蜀道,很多路段是架空的棧道,腐朽而青苔滿佈,溜滑難行。那幾日寒流來襲,海拔1600公尺的古道棧木結了冰,學生一腳踩滑,踢斷棧木,跌入谿谷。

司馬庫斯位屬新竹縣尖石鄉,是台灣最深僻的原住民部落,1979年才供電,1995年底才開通聯外道路。如今,可以從新竹開車抵達。宜蘭縣這段棧道,還是曲徑通幽,或者更加荒蕪。

30年前,我懷著敬意踏上古道,去尋找那傳說中的部落,在同學跌斷手腳後,半途而返。直到今天我沒去司馬庫斯,無法想像現代化的香格里拉。

泰雅族人對本族起源有多種傳說,其中司馬庫斯人認為祖先來自大霸尖山,後來延塔克金溪遷徙至此。我自古道攀爬而下,在塔克金溪北側山坡,找到摔傷的同學。

穿山越嶺,揭開神秘部落面紗,我應該贊成闢路,並這樣報導:「遊客假日到司馬庫斯,找不到停車位,怎麼辦?」那,在塔克金溪上加蓋停車場吧。排長龍搭客運,一天才一班車,擠得像沙丁魚,幾小時才抵達山腳、山腰村落,還要徒步幾小時、幾天走進山林。你會想:「這樣的日子已經過去。」司馬庫斯人往外走,也是這麼想。

台北縣長周錫瑋不馬虎,說如果對生態有影響,請石碇鄉另行規畫停車場地點。可是人們會懷疑:專業與民主,你該如何兩全?

1992年10月29日,交通部決定取消興建北宜高坪林交流道,以免污染水源特定區。環保署官員十分欣慰,說這是國內第一宗因環保而停建的重大工程。但是擔心坪林民眾反彈,都希望此事「低調處理」。

2003年9月13日,坪林辦理公投,98%支持開放交流道供大眾使用。10月2日,行政院長游錫堃表示「專業不能凌駕民主」,環保署長郝龍斌請辭。

坪林交流道原先是行控中心,只供公務車行駛。人口不到七千的坪林,希望靠觀光帶來財富,結果以公投扭轉了命運。石碇鄉85公尺的烏塗溪,該由人類或魚群來公坄?

觀光與保育、經濟與生態,並非不能兩全。鐵公路穿越的阿爾卑斯山,美景依舊是絕響,但我們能保證雪山隧道、坪林交流道帶動的觀光嗎?

30年前,大學生登山發現一處山中湖泊,撰文「十七歲之湖」在報端發表。文中表明擔心人為污染,不願透露地點;竟爾藏私為自己的寂寞十七歲。然而終究藏不住,松蘿湖,位於台北縣烏來鄉福山村、宜蘭縣大同鄉松蘿村交界處,海拔一千三百公尺。曝光了。

沒多久…。我們的國民品德,還沒擠進開發國家之林。

回到前頭,「開車直抵玉山頂,沒停車位怎麼辦?」別傻了,山頂蒼蠅嗡嗡,哪有停車空間。這就是台灣。我們一定要開車直抵3997公尺,或任何地方盡頭,才願伸腿下來擁抱大自然;我們願意在烏塗溪「上」,指著停車場水泥地,對孩子說:「妹妹,下面有很多魚喔。」

中村先生太挑剔埔里嗎?觀光是石碇的命脈,也是坪林、埔里…的命脈。檳榔也曾經是雙冬、梅山…很多鄉鎮的命脈,直到土石流揭露真相。朋友,還是去阿爾卑斯山吧。

2006/6/17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k1858camry&aid=31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