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75/f_12380575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76/f_12380576_1.jpg)
Day4-5
鹿兒島食之味
到達鹿兒島時已經 16:30,在車站外的薩摩義士碑前搭路面電車,目標前往最熱鬧的天文館通,我訂的旅館也在附近。 Check in 後忍不住跑出來附近逛逛,天公不配合竟下起雨來。來到九州一直沒遇到好天氣,到鹿兒島更是悶悶的,聽說是因為櫻島的緣故。位於鹿兒島市區隔海對岸的櫻島是座活火山,自古來都是鹿兒島的象徵。每當風向吹往鹿兒島時,就會帶來大量的火山灰,造成空氣品質變差。盡管有人認為這樣的汙染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是鹿兒島當地的居民卻對這說法嗤之以鼻,她們甚至以行動證明對櫻島的熱愛,除了火山島上住了不少居民以外,鹿兒島上包圍櫻島的錦江灣,沿岸更是人口稠密的地區之一。
我打算到天文館通找名店,據說天文館通南北側是福岡以南最熱鬧的商街。來到鹿兒島一定得嚐嚐當地的黑豬肉和土雞,鹿兒島特殊的土壤和地質,生產出非常甘甜的紫芋,巨大的蘿蔔和世界上最小的橘子,農作物的豐收,連帶提昇畜產的品質,當地的黑豬吃的是紫芋,因此肉質非常甜美且呈粉紅色,不但沒有豬肉的臭味,吃起來的口感也相當細緻。我的晚餐就是要品嘗鹿兒島最有名的黑豚しゃぶしゃぶ,搭配芋頭釀的燒酒。與台式火鍋不同,高雅的豬肉片涮在清湯的鍋底,沾著柚子酸橘醋,清香爽口,但對習慣吃霜降牛肉的人來說,似乎油脂感少了些,清淡的沾醬也和台式的重口味大異其趣。
接著要再去光顧號稱鹿兒島名物的「白熊」。其實「白熊」就是煉乳刨冰,上面加了一些色彩繽紛的罐頭水果與寒天,做成熊的可愛模樣,這是鹿兒島享譽日本的冰品。當我在店裡吃著白熊刨冰時,巧遇一對來自大阪的夫婦,他們是來九州度蜜月的,我問他們接下來要去哪,他們說屋久島。怪怪! 那可是很原始的外島啊,聽他們說那裡很美,倒是引起我的好奇,有機會來研究一下。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84/f_12380584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87/f_12380587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77/f_12380577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78/f_12380578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95/f_12380595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88/f_12380588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94/f_12380594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89/f_12380589_1.jpg)
溫泉鄉的砂浴
6/4 一早我便搭火車前往鹿兒島的恆春~指宿。搭這段火車讓我想到小時候搭火車要到崎頂海水浴場玩水的感覺。火車沿著錦江灣前行,一路上一直能看見對岸的櫻島火山,她與鹿兒島只有4km的距離,比東港與小琉球還要近。
一到指宿車站,全然地發覺這裡很鄉下,我在車站前的巴士站牌等公車時,遇見一位歐巴桑,當她知道我從台灣來後,很高興地要與我說話,雖然雞同鴨講,但卻可以滔滔不絕,這時真恨自己不能多說幾句日語。九州的人非常親切隨和,與台灣人很像。因為這次旅行,我才知道許多日本名人的故鄉都在九州,例如福山雅治是長崎人,妻夫木聰是福岡柳川人,今井美樹是宮崎縣人,還有唱"乾杯"的長淵剛則是鹿兒島縣人。
來到指宿海邊就是想體驗最有名的砂蒸入浴法(砂浴),即是穿著浴衣躺在挖好的砂坑裡,讓工作人員將熱砂一鏟鏟地堆在身上,藉由血液循環來讓身體排毒,起身後再到溫泉會館裡泡海水溫泉,無比舒暢,真的是極大的享受。一般砂浴時間約10~15分,可是我立誓要唸完10遍拜懺文,結果工作人員覺得奇怪,這傢伙真能耐,其實我早己汗流浹背。
約莫在中午洗完砂浴做完SPA後,我決定徒步走回車站,憑著方向感,在小鎮闖蕩並不難。也順便享受指宿市街的寧靜和整齊乾淨的市容。這才發現原來指宿竟是篤姬的故鄉。我想找東西吃,卻找不到食堂,不禁納悶日本經濟真有這麼蕭條嗎?只好先回鹿兒島再說了。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65/f_12380565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79/f_12380579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90/f_12380590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91/f_12380591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92/f_12380592_1.jpg)
黑白郎君的列車
日本國的神話源自九州,因此九州很像是日本人拿來實現童心的地方,許多JR車廂開始玩各式"造型"。這次來南九州最想體驗列車之一,就是指宿枕崎線的玉手箱號,看到它,就會想到"黑白郎君",因為它的車廂外裝居然是一半塗白的,一半塗黑的,很特別吧! 黑白郎君? 如果不知道他是誰,那表示你太無知識了 !! 從指宿回鹿兒島的回程,有幸搭到此列車,搭這班車像在辦party,不僅內裝華麗,大部份位子還都是面向窗外的吧台座,雖不好坐,但搭配窗外美麗無敵的海景,真是值了!車剛出站時,看到一個橋段,居然是外面的居民排成一排,向火車內的遊客揮手。快到站前,服務小姐還召集大家聚在一起玩徵答遊戲。我在想JR正在做的事應該就是"感動事業",要讓你永遠記住曾經坐火車度過的美好時光。
指宿玉手箱號只有2節車廂,全車指定席。使用JR Pass,就可免費搭乘。因此,若想嘗試的話,最好一抵九州,下飛機後就去JR office劃位。 我運氣還不錯,除了沒遇到阿蘇男孩開車時間外,都有劃到觀光列車的座位。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67/f_12380567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96/f_12380596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68/f_12380568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69/f_12380569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70/f_12380570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71/f_12380571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72/f_12380572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73/f_12380573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74/f_12380574_1.jpg)
維新英雄聚,鎖國變盛世
如果說到京都是要追溯日本文化堆積發光的理路,那麼鹿兒島便是要看日本如何明治維新現代化的進程。回到鹿兒島中央車站,最醒目的就是屋頂上的摩天輪以及述說著明治維新歷史的薩摩義士碑。提醒著遊客,沒有鹿兒島這些義士,日本不會是今日如此發達的模樣。要更進一步了解,就要到維新故事館去一窺堂奧。
離車站不遠的維新故事館是備受推薦的紀念館,這裡除了介紹明治維新與西南戰爭之外,最重要的是敘述與西鄉隆盛相關的史蹟,還有薩摩傑出女性和人事的回顧。展館最特別的是一個多媒體劇場,利用機器人偶、聲光效果及影片來敘述當時風起雲湧的國際局勢及薩摩人的先知先覺,透過耳機還可即時聽到中文語音翻譯,製作的相當生動,也讓我們對於明治維新的歷史更為熟悉。
若說島津家族的歷史就是鹿兒島的歷史一點也不為過,這個家族統治了鹿兒島長達七個世紀,就連薩摩半島的名稱,也來自他們的家族藩號。他們是日本世襲統治者中最具活力的一支,由於擁有遼闊且遠離政治中心的封地,再加上權勢極大,一直是天皇的心腹大患。為了害怕他們獨立,每隔幾代必定有天皇迎娶島津家的女兒為皇后,穩定他們反叛之心。
因為接近大陸和南方諸島的地理位置,讓鹿兒島人比其他日本人更易接觸到異國的文化和事物,因此當地人擁有相當開放熱情的胸襟,其藩主島津氏更是勇於接受外國新科技和觀念。有人說他是抱著征服的野心,以琉球為中繼站,鹿兒島不但早就是塊活躍之地,更是大陸文化和歐洲文化的門檻,早在16世紀中葉,基督教便由此登陸日本。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02/f_12380502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81/f_12380581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97/f_12380597_1.jpg)
有作為的薩摩藩
19世紀初,第28代藩主齊彬,引進造船紡織電信等事業,在江戶末期,更無懼幕府禁令,派出留學生前往海外留學,讓日本的現代建設往前邁進一大步。如此開放且先進的觀念,不難想像明治維新為何會起源於此了。除了重工業之外,鹿兒島當地的特產薩摩燒和薩摩切子,也是因為島津家族而保留下來,如今他們不再世襲藩位,但當地許多掛著島津家紋的企業,也讓人為這個家族的顯赫感到咋舌。
如果沒有鹿兒島這批先見諸英豪,就沒人還政於天皇,也不會有後來的維新,而這些事情牽扯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 -- 是日本全國不分男女老幼都愛戴的國家英雄-西鄉隆盛,他同時也是明治維新與西南戰爭的引因。
島津家族原擁有隻手遮天的機會和實力,卻因為島津齊彬的早逝而打亂這盤棋,幕府時代末期政局混亂,薩摩氏和長州氏結盟推翻了幕府,將政權還給明治天皇,其中鹿兒島出身的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功不可沒,後來並列明治三傑,他們原本打算在推翻德川幕府後,擁齊彬為王,不料齊彬在位短短八年就去世,於是他們轉而效力明治天皇,為維新運動竭盡心力。
然而二人後來卻因為對韓國的政策歧異起了紛爭,於是西鄉隆盛帶著親信回到鹿兒島,於家鄉興學辦教育,逐漸形成一股和朝廷意見相左的輿論,最後終於和支持新政府的大久保利通兵戎相見,雙方在熊本城交鋒激戰。田原坂一役薩軍大敗,悲憤之下西鄉隆盛在城山切腹自殺,結束精彩的一生。如今在城山一帶,保留許多與西鄉有關的遺址。
一直以來,九州男兒就是熱血的象徵,而日文中還有一個專門用來形容鹿兒島男人的名詞-薩摩隼人,指的是當地男人純真如孩童卻充滿行動力,傳統保守但對新鮮事物滿懷好奇的性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西鄉隆盛。 鹿兒島的街上有非常多的名人銅像,就在記錄這些英雄們的歷史成就。
遊罷維新紀念館,接著再利用巴士我前往石橋紀念公園,中間經過仙巖園,這是薩摩藩主島津氏的舊別邸庭園,也是被極力推薦的旅遊首選,旁邊還有尚古集成館展覽著島津家的歷史。因為趕時間,還需要買門票,所以我過門不入。石橋紀念公園是在平成五年因為水災沖毀江戶年間建於甲突川上的石橋移置到此,橋下是可戲水的親水園區,旁邊有石橋歷史的紀念館。這裡是欣賞櫻島絕佳地方。櫻島火山就在眼前,因為天空轉晴了,這是我在鹿兒島看櫻島最清楚的一次了。剛好目前日本最夯的大河劇「篤姬」的篤姬館就在此開展,吸引了不少遊客。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003/f_12458003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03/f_12380503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04/f_12380504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505/f_12380505_1.jpg)
戰爭與和平
在鹿兒島觀光的同時,我腦海中也不斷想起一些歷史片斷,因而產生疑惑。
19世紀中葉,當因工業革命而富強的歐洲帝國往東方侵略之際,中國與日本都同遭船堅炮利的衝擊,被迫打開門戶。與中國不同的是,逢此國難之時,日本的有志之士呼籲大政奉還,將政權重新回歸天皇,全面西化,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與制度,造就日本偉大的明治維新時代來臨,也結束長達千年的漢化歷史。在30年後的中日甲午戰爭一役中,日本憑蛻變後的成果,將滿清打得落花流水。接著日俄戰爭中大敗俄國,一舉躋身為世界列強中的唯一東方霸主。然而日本非但未思及周遭諸國正遭受西方列強欺凌的苦厄,反而以"脫亞入歐"為口號,反過來強加苦難侵略其他諸國。殖民主義者打著替天行道,要為被殖民國加速繁榮發展,卻極盡奴役掠奪的本質。
自古以來,人類為了資源而爭奪,得到後又貪得無厭,就像有了第一塊殖民地後,又想要第二塊。我思考著人類為何不能互助合作,濟弱扶傾? 為何不能彼此幫助,讓大家一起變好? 卻是存在我優你劣的對立,試圖將對方吃到骨肉不剩。事實證明,侵略並非正道,極盡侵略的日本,終於在二次大戰,兩顆原子彈的轟炸下戰敗收場,最終得將不義所得全數吐回。只是因為貪嗔癡所造成的傷痛,卻是歷史的傷口,很難抹平。戰爭與和平在人類歷史發展中不斷輪迴,歷史卻殘酷地告訴我們,人類從未在歷史中獲得教訓。至今戰爭仍存在地球上的許多角落。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004/f_12458004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005/f_12458005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006/f_12458006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I/dixonnew/PSN_PHOTO/007/f_12458007_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