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博超的來信
2013/09/08 13:29:09瀏覽373|回應0|推薦0

老文:
  關於騎馬的照片都存放在台中家裡,需待爸爸回台後才能提供給你。第一次騎上馬背是在高雄的澄清湖公園,記得是按圈計價。真正的接觸到「騎馬」;則在10歲左右,由父親的帶領下到「遠東騎馬俱樂部」(確切地點已不記得了,都是爸爸開車)。 不知道去了幾次後,第一次騎馬跑步是一匹淺鬃色的白面Pony(這張照片還在),雖然僅是在場內繞外圈跑、但心裡是很興奮的,當時的反應是-「我會騎馬了!」之後在「遠東」的印象就是:野外騎乘(有個粉ㄙㄨㄥ/的講法:騎野外)還記得那時候騎馬是按小時收費的。至於心裡會喜歡騎馬,除了心理的因素外【註一】與父親生肖屬馬也有關係+比賽時的穿著很漂亮+超炫的動物-馬。
 
  學習到「馬術」則在若干年後到了「后里馬場」才開始,那時候的后里馬場還是屬於軍方管轄,但有對外營業。印象中的「二馬廄」除了管制馬之外,還有謝煥祥、倪克宏、柯樺岱……等等當時是在后里服役的軍人,還有幾位士官長。其中有一位是四川人,因為他老叫我「兔崽子」(據當時這位士官長的解釋,這是他老家對小朋友的稱呼),總有人喜歡學他的講話聲音「誰看馬庄~」嚇唬打瞌睡的值班阿兵哥。

  提到后里馬場當然不能忘記「副組」,從教室到馬場、步班到跳障礙,雖然他很嚴格,卻是真正學習到「馬~原來是這樣騎的」。(不知道為什麼,當時我和東明都覺得「副組」長得很像日本的摔角手「豬木」)我的第一次比賽也在這裡,所騎的馬匹是127,也是副組的搖鈴(噹~噹~噹)宣佈選手與馬匹後進場,才跳到第三道障礙也是由他再(噹~噹~噹)宣佈:三次拒跳淘汰。(粉想知道副組的那支噹~噹~噹用了多久?)從第一次緊張到腿會顫抖、進場後直奔第一道障礙的菜鳥騎手,到後來,進場會先向觀眾席揮手,以及調整跑步韻律之後再進入障礙。脫離菜鳥行列的我,當時真的沒有想過會離開馬背。

  退伍後原本有計劃至澳洲學習,從事與此相關的行業(國勳(勛)當時已在澳洲),陰錯陽差,加拿大的簽證先下來。在多倫多的一個晚上,接到父親的電話告知BONBORE(蒙bo磊)走了的消息,在許多因素的考量下(主要是你在文章後段提到的關於運動員在台灣的現狀)選擇了休止符。所以從那時候開始就再也沒什麼機會-慫恿別人去馬場看馬啦!  
Jacky 

註一:我所謂的「心理因素」是指;當人可以駕馭超過自己的體重約10倍的馬匹時的心裡感覺。
※家裡也有Persian Boy「帕厦」的照片
※ 家中參加馬術比賽最早的是我父親(不是我喔!),當年他參加「常春組」障礙賽獲得亞軍。

左起:一定是阿邦的手、東明、博超、無辜的Bonbore(恭耀提供)


 

  這是悲喜交集,高低起伏的一周,和20多年不見的博超透過網路連絡上、得知周明坤已於去年過逝的消息、馬友Jackie告訴我,他曾經和FOX相處過並且參賽過。我的心情很複雜。生離死別對我來說總是難以承受,生命的意義在我,變成了普魯斯特式的綿延,回憶可以無限的寫下去。

  博超真情流露的來信讓我感動許久,20多年沒再碰馬,可是他沒有丟棄年輕時對馬術的感覺,用宛如當年一樣的純真情感,寫出馬背上的回憶。我寫不出比博超更好的內容,所以只做了一點點潤飾,保持原味。

  周明坤英年早逝,他大我3歲,52年次屬兔,阿坤是1994廣島亞運團體障礙賽亞軍成員,在傳舉紀念馬場服務到離世前3周,算一算,也是20多年。在他短暫的45年歲月之中,超過半數的日子都在馬場服務,阿坤用一生見證台灣馬術的發展。我深信愛馬的人們,會把那份感情放在心裡,一輩子忘不了。

2009/02/27

 

( 興趣嗜好運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ime19961112&aid=8385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