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19 14:14:07瀏覽2693|回應0|推薦14 | |
一、藝術作品的複製方式 班雅明認為人所製作的東西是可以被仿造,而且藝術品的機械複製與原來的作品比起起來會表現出一種創新。過去的藝術品複製方式,古希臘大量製造青銅器、陶器和硬幣的鑄造與製模,以及木刻,十九世紀初新一代複製關鍵的石印術更可大量複製藝術品。現代的機械複製中,照相攝影的出現使得形象複製獲得更大的進展,因此在複製作品中一直是關鍵的「手」獲得了自由,取而代之的是觀看對象的眼睛。靜態的照相攝影可能孕育動態的有聲電影。1900年技術複製達到如此進步,不僅可複製一切傳世的藝術品,還能對公眾施以影響並引起深刻的變化。 二、藝術作品的真實性 即使最完美的藝術作品也會缺少原作品的此時此地性,也就是作品問世地點的獨一無二性,原作的此時此地性組成了它的真實性。獨一無二性構成藝術品的歷史,時間傳遞了作品可遞移的部份,例如其組成物質。如果作品歷史證據也遭到機械複製,原作的權威無疑地遭到迫害。真品在碰到標有膺品字樣的手工複製品便獲得了它全部的權威性,但碰到對應的技術複製品就不是這樣了,有兩點原因:一、機械複製品較不依賴原作。比如攝影可以將原作中不為人眼所察的地方突顯出來,鏡頭還可以挑選拍攝角度。二、技術複製可以將複製品帶到原作可能永遠到不了的地方。藝術作品的機械複製不太會觸及原作的組成成份,這使複製作品喪失此時此地性,致使藝術在技術複製時代中凋謝的東西就是藝術品的靈光 (aura) 。 即使如此,複製技術將複製的作品從傳統領域中解脫,由於太多的複製品去取代了原作的獨一無二存在,讓人們可在自身的環境中自由欣賞,這賦予受複製對象現實活力,卻使藝術傳統崩潰。獨一無二的原作品相對於大量的複製品;此時此地性的原作品相對於可傳遞的複製品。大量與可傳遞的複製品這兩項進程與當時的社會群眾運動息息相關,當中最有力的工具就是電影,可說是一種複製的極致。 三、靈光的要素與它的消失 靈光的要素便是與群眾間的「距離」以及獨一性(此時此地)與歷史性。膜拜價值是藝術發端於為了膜拜服務的創造物,例如石器時代在洞穴畫上的駝鹿就是一種巫術工具,並將畫展示給同伴,並賦予其靈魂。這是以圖像供應祭典儀式的需要。相反地,藝術作品透過技術複製,強化了其展示價值,作品通過展示性成為一種具創新功能的創造物。在照相攝影中,展示價值漸漸抑制膜拜價值,但膜拜價值在攝影中仍有最後一道防線,即人像攝影。早期以人為攝影中心,人們透過相片對遙遠或以消失的愛進行緬懷的膜拜。但是當人像在攝影中消失,膜拜價值徹底被展示價值超越。藝術作品的膜拜價值涉及宗教、神聖的部分,也是靈光蘊含的所在;展示價值成為一種世俗的,資本主義商品的特色。複製品具有雖然使得靈光消失,卻取得一種新的用途,也就是藝術的機械複製性把藝術從對傳統儀式的依賴中解放出來,開始另一種實踐:政治。 四、作為藝術的電影 舞台劇演員所作出的藝術成就,對觀眾來說最終是由觀眾在其自身人格中得到體現。電影演員的成就則是由某種機械體現,是在攝影師的操縱及剪輯師合成畫面後展現演員成就。電影演員無法如同舞台演員一樣親自向觀眾展現其表演,有失去了與觀眾一致(參與感)的可能。舞台演員直接面對觀眾表演,電影演員則是面對鏡頭表演,電影演員的表演因機械介入無法有連貫性,是以分解方式進行表演,不需要沉侵到角色中,演員本人被蒸發,所有的表現似乎都被剝奪了。變得只能滿足攝影的需要,並依據它做出調整。 人們第一次在電影作品中能夠展現完整的個體,但這卻必須要以放棄自己的光暈為條件,因為光暈是來自於此時此地,是不能有任何複製的。電影的演出經過剪輯、片段與重組(蒙太奇)。而電影一方面壓抑靈光,但一方面又在片場外塑造個人特性的藝術來補償靈光的消失,這個性魅力是由電影資本支撐並保存。明星崇拜在資本主義的體制下,造成明星們被塑造成為商品,而具有展示價值。 電影比一般藝術的構成更加豐富,它是一種重新組合的產物,電影的後製作產生二度幻象,消解攝影機介入造成的怪像。電影攝影深深地闖入事實中,它對現實的表現,對現代人來說是具豐富意義的。人們還可以借助攝影機表現客觀世界,電影豐富了我們的觀照世界,比畫作所展示的成就更加精確,也具有更大的可分析性。電影的革命功能之一就是使照相技術和科學價值合而為一。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