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090204陌生的新世界 by 袁劍
2009/08/25 13:54:35瀏覽269|回應0|推薦0


20090204陌生的新世界 by 袁劍



 GDP從一季度的10.6%急劇跌落到四季度6.8%,PPI從8月份的10.10%陡降至12月的-1.1%。2008年中國宏觀經濟的走勢無疑是十分讓人驚駭的。與此相應,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也同樣讓人驚駭。爲了防止經濟過熱,上半年中國經濟管理當局連續加息五次,不斷提高準備金,甚至不惜祭出計劃經濟時代的貸款規模控制,而到了下半年,宏觀政策則突然變成了截然相反的操作:連續減息、不斷降低銀行準備金,並在極短的時間?推出了史上最爲龐大的經濟刺激計劃。轉換之快,令人瞠目結舌。



這種過山車式的體驗,讓2008年成爲中國過去三十年中最充滿意外的一年。而其背後透露出的資訊則相當令人難堪:我們對這個我們一直以爲已經透徹瞭解並可以熟練駕馭的經濟實際上相當無知。這可能是動人心魄的2008年留給我們的最大遺産。而它的另外一項必須馬上予以重視的遺産則是:實體經濟的穩定性已經越來越低。資産市場的大起大落我們可能已經司空見慣,但實體經濟及政府經濟政策如此大起大落則相當罕見。其中原因,我們不得而知。這或許與全球化越來越深化有關——它導致經濟體系趨於高度複雜;也或許與媒體及互聯網日趨發達有關——它讓資訊的流動速度越來越快,微觀主體的預期和行爲可以在短時間內發生劇烈波動。但不管如何,實體經濟穩定性以及可預見性的大幅降低是日益顯見的一個事實。如果這個判斷多少有點道理的話,那麽很容易聯想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在未來,或者更具體地說,在2009年,我們會不會再經歷一次經濟以及經濟政策的大起大落,再來一次過山車式的遊戲?



這個想法聽上去有點荒誕不經, 聳人聽聞,但也並非全無理據。其中最重要的一條理由就是,在經濟危機最終爆發之後,全球貨幣當局以前所未有的賭徒心態在放鬆貨幣供應。資料表明,在金融海嘯之後,美國的基礎貨幣在短短三個月之內翻了一倍。只不過由於貨幣乘數的急降,這些高能貨幣暫時沒有發揮作用而已。其他國家的情況也大致相同。而在中國,貨幣供應的翻轉情況也同樣驚人。在12月份,M2在連續多月下滑之後,急速反彈,環比增長3.02%,M1也呈同樣趨勢,12月份環比大增2.26%。在貸款方面,12月份貸款增速高達18.76%,比上月末高2.73個百分點,而根據溫家寶在達沃斯會議期間所披露的數位,在1月份前20天之中,中國的新增貸款就已經猛增9000億元。難怪溫家寶很有信心的說,我們已經看到了經濟復蘇的初步迹象。



不過,是不是復蘇還很難說,但全球印鈔機在瘋狂運轉倒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貨幣供應的泛濫可能推動經濟儘快復蘇,但這只是一種可能(貨幣政策完全無效的情況越來越常見,日本在1990年代之後貨幣政策失效就是這方面的明證),另外一種可能是,它可能帶來通脹甚至是惡性通脹。據此,一位美國作者評論道:由於順差的持續所導致的基礎貨幣增加以及中國最近採取的各種增加流動性的措施,到2009年年底,中國基礎貨幣的供應將在目前的數位上翻倍。他進一步非常肯定地推測到,屆時,中國將出現惡性通貨膨脹。的確,只要目前全球經濟增長模式不變,各種資源及大宗商品的緊缺就是一個長期趨勢,泛濫的貨幣就可能在一個適當的時機以一個適當的藉口,重新點燃通脹之火。這個預言如果成真,那我們在2008年所經歷的過山車體驗可能就只是熱身而已。顯然,這也只是一種可能性。但既然全球經濟已經變得如此難以理解和變幻莫測,作爲宏觀經濟的管理者,對這種可能性就不能不查。



常識告訴我們,泛濫的貨幣總會尋找出口,不是往這個方向,就是向那個方向。現在,貨幣之虎已經蹲伏在暗處,只等適合的獵物進入它的伏擊圈。在我看來,在2009年的中國,泛濫的貨幣最有可能尋找到的獵物就是中國的資本市場,並造成這個市場的暴漲暴跌。與實業相比,資本市場具有更高的流動性。對於充滿恐懼但同時也充滿發財欲望的貨幣持有者們,短期牟利的最佳去處無疑就是資本市場。果真如此的話,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就可能會經歷絲毫不亞於2008年的腦震蕩。或許,所有這一切都不會發生,在2009年走完之後,呈現給我們的,是另外一幅完全超出我們經驗及想象之外的圖景。但無論如何,我們已經瞭解: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已經變得越來越不穩定,越來越難以捉摸。而籠罩在我們前方的不確定性,也從未像今天這樣讓人惶恐。或許,我們唯一清楚的是,這將是一個陌生的新世界。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vid3549tw&aid=3256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