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印象台湾 序
2013/01/21 11:41:38瀏覽606|回應0|推薦1

时至今日,初到台湾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 半小时后,飞机将要降落在桃园机场。”听国航的乘务员播送CA185即将到达的通知,我眺望窗外,好像可以看到海了,只不过飘渺云雾间,此时那若隐若现、零零星星的湛蓝色反成了点缀。15分钟后,随着班机下降,梯田、高楼,穿梭的汽车变的清晰可见。“真的快要到台湾了”我心里喃喃自语。待降落、滑行、直至乘务员打开舱门,和很多同行的大陆游客一样,我也早早起身准备,希望快点感知外面的一切,亲见那课本中反复提到却又从未企及的宝岛!

 

到桃园机场的是好友王姐姐,我们偶然相识,却因为彼此对两岸和各自成长背景的关注得以深入交流,当然还有那或多或少机缘,如她说的:“住的最远,感情却最真。两年时间,我从一个落寞无闻大学生,到可以尝试写作,从辛亥百年获奖、到开始从事文字工作,我的心打开了一点点,认识的人也比以前多了些。两年时间,我们曾经聊很多很多:聊父辈的经历,聊两岸的历史,聊世间人生百态,聊那些大时代的悲欢离合,在和她的交流中,我们彼此理解信任,每每生命中一些改变,都愿意第一时间和她分享,我珍惜这份难能可贵的友谊。王姐姐曾半开玩笑的说:海峡两岸,我们最亲。我常想:大陆与台湾,那些政治上的歧见,地域上分野,那些历史上的恩恩怨怨,只要直面过往,注定也会在这样的心灵相通中消弭融合。“从这切身的经历中,我深信不疑!“

 

我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中国千分之三土地上的人和事,有着如此浓厚的兴趣。或许对于整个中国历史来说,那一隅的成败兴衰未必那么重要,但我还是觉得,即便因为现实的客观,但60年来,历经200万人大迁徙的东南海岛,关于它的成长与发展,关于那一代中国人的悲欢离合,关于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国情怀,那些理想与奋斗,挫败与失落,总需要有人去挖掘、记录。

 

30年前,大陆人知道了邓丽君,即便起初被斥为靡靡之音,但当那宛转悠扬的歌声响起,仍阻挡不住的是一拨拨年轻人疯狂的追逐与崇拜。20年前,我们开始认识王杰、齐秦、张雨生、小虎队、当这些闻所未闻的声音,经由央视的《潮来自台湾的歌声》飘过那片精神的蛮荒之地,正如当年红极一时的一张唱片文案中写到的:“献给在爱情中心灵饥渴 在生活中百无禁忌 在音乐中追求个性一代。”那些歌声与歌者成为常驻于70年代人心中的集体记忆,由此,封闭的心灵、悸动的青春找到了宣泄的出口,灵魂的依归。并随着那个渐向开放的时代,一起迎来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新生!

 

60年来,从抗战胜利到内战又起,从大陆到台湾,有人再回不来,有人再过不去,左右的分野或因个人的选择,但对于当中的多数却从不是歷史的主宰。当然哪具体到个人命运的两极,却也离不开这有意无意间的决择。斗转星移、物是人非,60年的隔绝与疏离,就像一根扎向历史和现实的锋利芒刺 ,如何冲破心灵的围墙、丢掉恩怨的包袱,更考验着两岸中国人的耐心与智慧!

 

人们常说: “以古鉴今。”其实明常鉴古,关注两岸的历史,更为展望民族的未来。也因为此,几年时间,因为兴趣、因为机缘,我接触到一些台湾朋友,有学者、老师或普通职员,他们或成长于台湾南部、或出身于外省眷村,但不分年龄与性别,却无一例外对两岸的未来寄予殷切的期盼。

 

《印象台湾》记录了这些,记录了我对宝岛的一点观察、体会。当中有亲身经历的见闻、感悟,也有旁征博引参考、求证。比起专家学者,因为能力,因为主观,我不知道这浅薄的心得,可否为更多大陆朋友呈现一个真实客观的台湾。哪怕这只是中国千分之三土地上的人和事,哪怕这声音不足以诠释多元文化主义下的“现实”宝岛,但我还是想努力的写出来,努力的分享给更多的人。因为我坚信:“倘有天重新竖起民族的标杆,这里终还是一片欣欣向荣的乐土!“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vewang365&aid=7242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