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二次孟良崮之戰
2013/12/15 21:19:44瀏覽1386|回應0|推薦5

    曾因遺孀王玉齡向國防部申請補發勳章,遭國防部索取費用而登上媒體版面的國府名將張靈甫,最近又因其位於山東省沂南縣的紀念館內,若干馬英九、吳伯雄等人的題字被砸,再度躍上對岸媒體,陸媒「南方周末」甚至以「把張靈甫搶回來」為題介紹兩地之爭,引爆張靈甫的「紅色旅遊」和「藍色旅遊」論戰。

    張靈甫1903年出生,抗戰期間屢建奇功,所部74軍被稱為國軍「抗日鐵軍」。抗戰勝利後,74軍改制為整編74師,為國軍五大王牌之一。19473月,張靈甫及其所部在山東孟良崮被共軍圍殲,張靈甫陣亡。此役被視為中共在國共內戰中的大勝,也被國府視為慘痛的一役。為紀念張靈甫,國府還曾將一艘軍艦命名為「靈甫號」。

    大陸改革開放後,官方倡導「紅色旅遊」,孟良崮作為國共戰爭的樣板地點,山東蒙陰縣成立了「孟良崮戰役紀念館」,入口還刻上「擊斃張靈甫之地」幾個大字。由於「孟良崮」橫跨蒙陰、沂南兩縣,鄰近的沂南縣2005年也成立了「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並在公園內建了「國民黨七十四師指揮部」、「張靈甫自殺身亡處」等景點。負責人還從各地蒐羅題字,包括從網路上下載吳伯雄的「天下為公,人民最大」、馬英九的「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世界和平」等題字,刻成石碑展示。

    對觀光客的訴求上,「沂南孟良崮」和「蒙陰孟良崮」明顯不同。「蒙陰」較偏向「紅色旅遊」的「共軍正義論」,「沂南」則將張靈甫塑造為深情的英雄人物。雖然官方仍傾向認定「蒙陰」是正統,也代表官方看法,但包括張靈甫的遺孀王玉齡、幼子張道宇,以及張靈甫的「張粉」們,情感上較認同「沂南蒙良崮」。

    兩地近年對誰真誰假的論戰,仍無定論,但10月上旬發生一樁意外;兩男兩女的觀光客,拿著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旗在沂南孟良崮合照,被稱為「青天白日再上孟良崮」,此舉引發不同立場者激烈交戰,10月底,吳伯雄、馬英九、王玉齡題字的碑文全被砸毀,在對岸炒起「二次孟良崮之戰」的話題。

    雖然中共官方只有律定宣揚中共史蹟的觀光景點叫「紅色旅遊」,但隨著兩岸交流頻繁、資訊廣泛流通,以及大陸民間掀起對八年抗戰的「平反熱」,以國民黨革命、北伐和抗戰史實為核心的「藍色旅遊」,也悄悄興起。「國軍第一戰將張靈甫」的「二次孟良崮之戰」,就是代表之一。

    過去中共宣傳八年抗戰,都極端誇大共軍表現,把主力戰場的國軍塑造成無能、作戰不力的一方。國共戰爭更將國軍視為邪惡,強調中共解放戰爭的偉大。國府悍將張靈甫,當然是被醜化的標的。

    但無論張靈甫在國共戰爭如何「與人民為敵」,他在抗日戰爭的英勇表現,畢竟無法被抹煞。尤其張靈甫一生極富傳奇色彩,又相貌英俊,這幾年大陸就冒出許多「張粉」,為他成立官方網站、粉絲專頁等。大陸媒體更指出,「張粉」除了戰史迷、軍事迷,更有3成是女性,她們甚至會把張靈甫的歷史舊照和自己的相片合成結婚照。

    這種現象相當程度反應過去中共對八年抗戰、國共戰爭史實扭曲的反彈。在兩岸和解氣氛下,台灣政府不斷要求對岸還原史實,兩岸民眾交流頻繁;而且網路發達,大陸民眾只要能上網,如何詮釋歷史,已非中共官方說了算。

    不少戲劇也都趕上這股「平反」風潮,如「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國兄弟連」等戲,對國軍已不再是一面倒的負面描述。到了電影「喋血孤城」,更毫不保留呈現國軍在常德會戰的英勇表現。

    在此氣氛下,中共雖不會馬上全面更改論述,但時勢所趨,「國民政府史」已是對岸無法忽視的一部份,各地「紅色旅遊」景點,國府表現的史實也越來越吃重。利之所趨,未來必定有更多類似孟良崮的「藍色旅遊」與「紅色旅遊」論戰。只是轉過頭來看台灣,這段史實反而逐漸被淡化,令人唏噓。

2013/12/15 聯合晚報】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nyqao&aid=994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