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會宋楚瑜說,兩岸之間不存在「誰強迫誰,誰吃掉誰」的問題。這句話源自鄧小平在上世紀八○年代所說「不是你吃掉我,也不是我吃掉你」,歷屆中共領導人皆曾引述,此次則是習近平接篆後的首度引據,且用了「不存在誰強迫誰,誰吃掉誰」的強調語法。
習近平能從「不是誰迫誰,不是誰吃誰」來思考兩岸問題,這是一個正向的路徑。因為,想像中,兩岸問題未來的解決方案,正是應當「不是誰強迫誰,不是誰吃掉誰」。
宋習會上,習近平提出「四不原則」,其中最醒目者仍在「制止台獨分裂圖謀的堅強意志不會動搖」。此際,已是習近平接任中共總書記一年半之後,亦是接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一年二個月之後,而北京的對台政策仍然停留在「反台獨」。但太陽花學運顯現的兩岸情勢,卻是台獨已有「世代交替」的趨勢;可見,只是「反台獨」,終究不能化解兩岸難題,必須對兩岸問題提出大開大闔的新架構。
律師陳長文說,「反台獨不能構成信仰」;引申其義是說,中華民國若「只是反台獨」,不能使台灣人民建立對中華民國的自我光榮感與未來憧憬。同理,北京若「只是反台獨」,也絕不可能說服台灣人民,讓台灣人民直接「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祖國懷抱」。
北京「反台獨」,第一個必須回答的問題是:「中華民國是不是台獨?」若中華民國不是台獨,為什麼不能用「大屋頂中國」的構思來接納中華民國?亦即,反台獨是一個層面的事,但如何定位中華民國則是另一層面的事。
我們一再闡述過大屋頂中國的理路:在大屋頂中國下,中華民國是民主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社會主義中國;二者皆是一部分的中國,同屬一個大屋頂中國,亦即「主權相互含蘊並共同合成的一個中國」。
也就是說,先要確認「中華民國」為大屋頂下的「一部分的中國」,始能使台灣人民認同中華民族、中國人及中國。台灣人民有可能「反台獨」,這是因為出於現實利害考慮;但只是反台獨,卻不必然能使台灣人民接受「一個中國」,或接受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單邊主義」安排的解決方案。兩岸必須先確立中華民國在「大屋頂」下的定位,在台灣內部始能漸趨轉化為對「中國」及「中國人」的認同與信任,而在北京也始能真正實現一個「不存在誰強迫誰,不是誰吃掉誰」的「新型兩岸關係」,並引導兩岸關係軟著陸。
習近平執政一年後,兩岸不但仍陷僵局,且太陽花學運更顯示這猶未必是兩岸最壞的想像情況,即知「只是反台獨」,不是辦法。其實,從兩岸藍綠紅三黨的兩岸政策綱領來看,北京的「一國兩制」(吃掉中華民國)、國民黨的「一中各表」(拖一天算一天),及民進黨的「一邊一國」(毫無可能),皆已出現撞牆現象。因此,「在大屋頂中國下維持兩岸分治政府」,應是可能出現藍綠紅共同交集的中程解方或終極方案。
如果北京確信,兩岸的解決方案「不存在誰強迫誰,誰吃掉誰」,「大屋頂中國」即是唯一可行的思考路徑。只要將「一國兩制」的思維,昇華至「在大屋頂中國下的兩岸分治政府」,自然即能呈現「不是誰強迫誰,誰吃掉誰」的基本架構。畢竟,除非「誰強迫誰,誰吃掉誰」,「一國兩制」無可能實現;「在大屋頂中國下的兩岸分治政府」,卻使兩岸關係有了「軟著陸」的可能性。
北京在二○○五年後的對台政策核心,其實不只是顯向的「反台獨」,而是在潛向的「維持保全中華民國」。因為,北京深知,不能「維持保全中華民國」,即不能保全台灣,此為杯破水覆之理。如今既見「反台獨」的邊際效力銳減,即應回過頭來以「大屋頂中國」的「維持保全中華民國」為顯向政策,則潛向的「反台獨」亦能收正本清源之功。除此之外,寧有其他「不存在誰強迫誰,誰吃掉誰」的兩岸解決方案?
台灣二○一六又將出現政黨輪替的可能性,兩岸關係趨於惡化的情狀已迫在眉睫。如果北京真欲拿出一個大開大闔的兩岸方案,為習近平建立在人類文明及中國歷史上的不朽豐碑,則「大屋頂中國」當是可以思考的路徑,因為這也是「不存在誰強迫誰,誰吃掉誰」的唯一方案。本文的關鍵字是:大開大闔。